分享

电影《烽火塘田》在我母校塘田市战时讲学院开拍了

 唐白甫grpj8q5p 2022-08-02 发布于新疆

电影《烽火塘田》在我母校塘田市战时讲学院开拍了

陆秀

昨天(八月一号),电影《烽火塘田》在我的母校——原邵阳县第四中学,塘田市战时讲学院旧址举行了开机仪式,我在县文联主席王建平老师和县作协副主席刘博华老师的帮助下,我有幸进去观看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幕。

1938年,日寇的铁蹄越过长江后,战火逼近湖南。当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吕振羽受中共湖南省委指派,回到家乡邵阳县塘田创办了塘田战时讲学院,旨在培训基层抗日骨干力量。电影《烽火塘田》就是以此为故事背景,以吕振羽为人物主线进行创作,着重塑造一群青年学子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云集塘田,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走上抗战前线的英雄形象。

我是早上8:10从家里出发的,到塘田市还不到九点,下了车来到出口处,却被拦下了,被告知,今天的开机仪式没有在邀请名单内的不准进去。我那个急啊,我马上打电话给老同学刘博华,她和李清明老师跟随县作协和文联代表先进去了,然后再打电话给吕开虎校长求助。要知道,当刘博华老师两天前告诉我这一消息时,我是多么的激动和兴奋,多么渴望能作为群众来观看这个庄重的开机仪式啊。我在外面焦急地等待着,不一会儿,我看到刘博华和一位戴眼镜的中年男人出来了,刘博华介绍说那是县文联主席王建平老师。来不及打招呼,王老师就去跟那几个保安人员交涉了,我很快被带进去了。刚刚进去,吕开虎校长也赶来了,非常感谢。然后在通道里看到了李清明老师,第一次见到李清明老师,好像非常熟悉的老朋友,感到很高兴,也很亲切。打了招呼,我趁仪式还没开始,马上进了现场去拍照片。

开机仪式现场就在广场,面朝芙蓉峰,台上一块巨大的宣传广告牌直立着,上面写着电影《烽火塘田》开机仪式,下面配有图片,导演,制片,演员表……台下是几十排红色的供嘉宾们坐的红色背靠椅,火热的阳光照下来,发出灼灼的光芒,几位工作人员在摄像机前忙碌着,汗水如雨。

我拍完照出来,和刘博华老师,李清明老师来到学校大门口拍了照,站在夫夷河畔的树荫下期待着开机仪式的开始。九点半,开机仪式正式开始了,可惜我们不能进去,外面有保安人员守卫着,我们向保安人员求情,让我们走近一点,只拍点视频和照片,他们面露难色,我们只好站在外面,远远地看着,趁他们不注意,偶尔溜进去拍一下。虽然没有进去近距离拍摄开机仪式的全过程,但是从高音喇叭中听到了各位发言人铿锵有力的声音,他们清晰的,充满激情的发言仍然震撼着我,感动着我,我的心也跟着燃烧起来,仿佛自己也投入了那个火热的革命年代,参加了革命,走上了抗日前线…… 

开机仪式上,影片导演周琦发言说,塘田战时讲学院的创办,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果,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在党史特别是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电影《烽火塘田》的投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烽火塘田》剧组将秉持着塘田战时讲学院“忠诚、勤敏”的校训精神,潜心创作,讲好革命故事,带领观众重回那个热血年代。

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蒋伟在讲话中指出,邵阳县是一方红色热土,每一个历史时期,都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革命先辈和仁人志士,书写了光辉灿烂的红色故事,塘田战时讲学院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最富典型性的一段历史。期待电影《烽火塘田》将塘田战时讲学院的革命精神热血再现,以电影的方式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期待该片的上映能极大地提升邵阳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邵阳文化旅游新品牌。

其中好几位领导都在上面讲了话,他们的站在火红的太阳下,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来,他们没有擦拭一下,满怀激情和希望。希望电影《烽火塘田》拍摄工作顺利进行,电影如期在人民大会堂首映,希望《烽火塘田》不仅仅带动邵阳县经济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打造邵阳县塘田市战时讲学院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让我们这一代,下一代,代代相传这红色薪火。

在开机仪式上,吕振羽亲属代表吕坚向邵阳县委捐赠了吕振羽本人及其夫人江明同志的部分手稿与亲笔书信,这些珍贵文物将作为塘田战时讲学院馆藏重要历史文献陈列布展。开机仪式完成后,我们三个跟作协主席夏启平,文联主席王建平,还有几位我不认识的领导汇合,夏主席还给我们每人一顶印有“塘田市战时讲学院·忠诚勤敏”字样的白色太阳帽,我们迫不及待戴上,很精神气地站在台上合影。

然后夏主席,王主席他们跟嘉宾们一起去讲学院,我们三个坐车回家,在路上,我回想这一上午的经历,颇有感慨。现在的塘田市战时讲学院是我的母校,我最美好的年华在这里度过,留下了许许多多难忘的记忆,现在的母校成了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红色旅游文化基地。电影《烽火塘田》的开机仪式在这里隆重开启,据说实景拍摄今天也在这里开拍,我心头不由得涌出一股自豪感。我们的青春和吕振羽领导的热血爱国青年都在这里度过,这里是他们革命成长的摇篮,这里也是我们梦想的起点。希望电影《烽火塘田》成为弘扬爱国主义、传承红色精神的代表力作,成为展现邵阳县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的传世经典,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文化艺术精品,让“南方抗大”精神永放光芒!

作者简介:陆秀:湖南省邵阳县河伯乡人,邵阳市作协会员,广东东莞市作协会员。喜爱文学,跳舞,听歌。致力于乡土文学创作,写有多篇散文.小说和多首诗歌发表在各网络平台和报刊杂志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