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克玲:成长是什么?

 WE的诗和远方 2022-08-02 发布于河南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大家下午好,我是常袋镇姚凹小学的高克玲。今天很高兴有缘相聚在席延飞名师工作室。俗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在读书与写作的道路上,我缓缓而行,慢慢成长。我的《成长是什么?》与你们分享。

宫崎骏曾说过:成长是一笔交易,我们都是用朴素的童真与未经人事的洁白交换长大的勇气。

01 成长是什么? 

成长是与书结缘,与友为伴

2018年我遇到一位很特别的校长。他爱看书,就在自己读书前进的道路上,让学校里的师生一起读书,他为学生们买书,为老师们推荐书。就这样我与很多书结缘,与许多爱读书的人结伴而行。

粥佐罗说:一个人的坚持很难,一群人的结伴而行,会让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多一些积极向上的力量。2021年12月我终于加入“乐享读书会教育写作第六期”。

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微信群里,看着一段段早起打卡的励志名言,一篇篇坚持的日更文章,还有每天晚上的读书汇报,我的心开始紧张了起来,为何同样都是24个小时,别人都有时间来读书,而我的时间去哪里了呢?

不会写励志名言,我就提前一天在网上找一段,记录下来,等到第二天一早就不那么慌张。白天忙于工作,晚上陪伴孩子,没有时间看书。

校长就建议把读书的时间固定下来,于是每天放学后,我都主动留在学校,看半个小时书,也只有放学后的那段时间是属于自己的,所以就特别的珍惜。让自己的大脑高度紧张,让自己看书的速度尽量加快,因为时间就是成长的资本。

读《教师的高效阅读秘笈》,我学到了阅读时间与阅读方法的管理。读《教室里的正面管教》,我学到了温和而坚定,读于洁老师的《我就想做班主任》,我学会了与学生共情......

渐渐地我发现,平日里遇到的很多问题,都能从书中找到答案。

书像是黑暗中的灯塔,为我指引方向,书像是我的故友,总有一些地方产生共鸣,书更像是蓝天白云,让我心旷神怡。

书带给我的是安静,是放松,更是成长。成长的路上,愿自己在书中找到前进的那股力量,让迷茫中的自己寻到光亮。

02 成长是什么? 

成长是与时间和解,与文字谈心

还是在2018年,校长在一次例会上,说道可以用简书这个软件来记录文字,当时,毫不犹豫的就下载了,刚开始还觉得挺有意思的,就用来记录日常的所思所想,字数少的时候就几十个字,多的时候五六百字,可记了没几天,就坚持不住了。

等2021年,再次打开简书的时候,看到自己仅有的3256字的随笔,才意识到,我错过了好几年成长记录的时光。

再校长的又一次督促与引导下,我注册了自己的个人公众号,开始了我的随笔之旅,简书和公众号成了我每天一道必不可少的菜。这道菜并不是自己喜欢吃的,可为了精神的成长,我耐住自己的心,坐在屋里的那个角落,逼着自己去不停的敲击着键盘。

当不知道写什么时,我就回忆一天当中的班级故事,或是最近看了哪一本书,也或是一节课的反思,也就有了公众号的一系列合集:班级故事82篇,生活感悟50篇,教育叙事46篇,家校之桥22篇,读书感悟30篇,自己成长力27篇,班级管理15篇,还有记录自己孩子的成长20篇,写给学生的信15封等。

近一年的记录,30多万字的积累,我还是苦于语言的匮乏,时间的紧迫,成长的艰难。可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成长本就是一层层的蜕变,一次次的怀疑自己,在漫漫长夜的痛定思痛后,又再一次的履步为坚。

当我想放弃文字记录的时候,看看校长的每日的千字更文,再想想和学生们的约定,我们说好的坚持写每日一记,这些都成了我身后那股潜在的力量。

在写作这条道路上,我以100万字为目标,以日常的所见所感为内容,以文字的组合为练笔,坚持日有所思,夜有所文。让写作成为一道精神成长的佳肴!

我特别感谢能遇到一位督促自己成长的校长,在校长的引领下,遇到更多结伴而行的同路人,彼此共同携手远方前行!

最后愿自己:

在读书中学会反思,

在写作中学会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