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编辑如是说

 桃李庭芳 2022-08-02 发布于河南
编辑如是说
——陆续收到小编回复审稿意见小记
河南省濮阳市实验中学 李茹
既为编辑很“毒”的眼光而胆怯,又为编辑提出的建议而叫好!
——题记
“老师好,这段时间休假了,抱歉拖了这么久才给老师回复稿件意见,需要老师修的内容不多,只有名著阅读部分需要老师修修,其他的一些小问题我就擅自修改了,作文也批注了一些想法,您看看!我们及时沟通,辛苦老师了。”这是本周一(1116日)收到的焦编的一条回信息。
 


说实在话,看到这则信息时,我心里还是比较激动的,至少这么一套完整的试卷,只提出了需要修改的两个方面的内容!我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战战兢兢地打开了回复的稿件——
只见上面这样写道:名著阅读出成语段的形式是没有问题的,但中考对于一些机械性记忆的内容的考查越来越淡化,而更倾向于整体感知、对比勾连、情境分析等,考查考生整本书阅读的能力。老师选的名著都是红色经典(2021年也是),但两部作品的文本形式却有不同,教材中对这两种不同的文本都做了导读,老师能否从这个角度切入命题,或运用语段批注的形式具体分析不同的文本如何阅读。看到这里,禁不住为小编独特的见解、超前的眼光而叫好!只是自己又要耗费大量的脑细胞了!脑子里总是在想着应该如何设计问题,如何组织答案,只希望能尽快完成此项任务!
对于作文部分,小编这样写道:老师好,这两个关键词相对比较常见,而且议论文很容易会立意为“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您看“遇见(相遇、邂逅)”和“转折(改变、变化)”这两个关键词怎么样。
下面的具体要求,老师可以写成两个任务的形式。比如:任务一: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题目中需包含“遇见(相遇、邂逅)”和“转折(改变、变化)”两个关键词,讲讲你“遇见(相遇、邂逅)”了什么人(什么物、什么事……),你发生了怎样的“转折(改变、变化)”。
任务二: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遇见(相遇、邂逅)”或“转折(改变、变化)”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①按文体要求作文。600字左右。
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说实在话,我之所以以“青春”“奋斗”为首选词,一是因为手头有学生现成的文章可以解析,二是因为这两个词也是出题频率比较高的词,而小编给出的两个词也未尝不可,不过对于学生的作文也是比较好找的,如果不让现在的学生写,以前的学生的文章修改后也可以使用。
时隔一天,龚编也发来了我周一发给他的《金题演练》稿件的审稿回复意见,对于我写的解析部分,倒没有提出什么问题,只是对于我选择的三篇例文,给出了这样的回复信息:李老师,所选的第一篇和第三篇,选材上有些雷同,都是写勇于追梦的,建议保留一篇。如果有备选资源,可以再选一篇关于《逆风飞翔》的议论文。第二篇,我有些没看太懂,文中对“逆境”的描写有些弱。尤其是2-6自然段,感觉跳跃性很大,逻辑上有些不严谨。您可以再读一下。
 


看到这里,一是为小编及时的审稿与回复而暗自称赞,二是为能留下一篇文章而庆幸,对于其他两篇修改即可。经过我的一番权衡,我留下了李婉莹同学的那篇关于勇于追梦的文章,因为这篇文章更有生活气息与细节描写;而考虑到让思瑞同学进行修改为一篇议论文,虽然孩子没有写过这样的文章,我先给孩子进行了写作指导,同时给孩子提供了以前学生所写的《逆境出人才》例文,可以让孩子结合平时所写过的议论文与例文进行仿写,不管怎么说,我会尽力抓住这次机会的,一定要给孩子们的习作一个展示的机会,哪怕我再费力的修改也在所不惜!对于于金同学的作文,我把我修改过后的稿件以及编辑的建议一并发给了她,让她再次修改,如果实在改不成,明天我就又有了新的重大的任务来做了。
每每读到编辑对于稿件的审稿回复意见,我都有一种莫名的感慨,既为编辑很“毒”的眼光而胆怯,又有编辑提出的建议而叫好,于是就产生了想着搜集相关编辑的审稿记录,于是就有了这次的随笔题目:编辑如是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