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茹:隐忍,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桃李庭芳 2022-08-02 发布于河南

隐忍,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读梁晓声小说《重生》小记

文/李茹

以退为进,隐而不发,在雌伏中积蓄力量,在屈辱中等待机会,这才是一个智者所拥有的深刻智慧。

——题记

喜欢读梁晓声的作品,缘自于看过《人世间》这部电视剧。近期又阅读了他的《重生》这部小说。

这是一本描写抗日战争时期的小说,书中的人物故事大多在韩王村,主要讲述了儒雅斯文的主人公王文琪,在一次日本鬼子进村扫荡时,为了挽救一莽撞少年的生命,情急之下他暴露自己留日归来的特殊身份,从此陷入不得不违心与日本鬼子周旋而引|发当地村民仇视的艰难处境之中。他表面对日本人顺从甚至讨好而遭受欺凌与侮辱,却从不敢轻易暴力反抗,但实则内心充满对日本人的愤恨,最终亲手斩掉当地日军长官的头颅,走向重生。整个故事体现了主人公内心隐忍坚韧的性格特征,而这种性格形成的根基正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古语说:“小不忍则乱大谋”,意思是小细节上不能忍耐,就容易坏了全盘大计。文中的王文琪一次又一次地在日军面前卑躬屈膝,目的就是为了绝地反击,一举歼灭日军,更是为了我们中国人更好地活着。

隐忍一:藤野面前的下跪擦鞋,彰显对生命的敬畏。国难当头,身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本应该为祖国奉献一切,包括生命。书中的韩柱儿面对日军的入侵表现出了视死如归的英雄本色,请看文中的情节:藤野带小分队来到韩家庄扫荡,韩大娘的小猪横空出世被抓了个正着,韩大娘爱猪心切,拼死保护被藤野推倒。韩柱儿见状赶忙护奶奶,结果被藤野绑在树上想活活烧死。在千钧一发之际,王文琪挺身而出,跪下给藤野擦鞋,还给他们送粮食,教他们疏通烟道,才把韩柱儿从死亡路上拉回来。王文琪的这种做法,虽显“汉奸”气息,但是只为救韩柱儿的性命。虽然惹怒众人,还把自己送往虎口,但是也铸就了他的隐忍性格。

隐忍二:尽心尽力为池田治病,彰显对和平的向往。他在日军司令部为池田老鬼治腰,表面上看风光无限,其实内心有着无数的煎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吃早餐时,能喝到甜的豆浆,竟以为自己要死,知道能多活一天,高兴到不能自己。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活着是他最大的梦想,但却为了大义,他委曲求全,天天尽心尽力地去为池田老鬼服务,只是等待更大的机会将他杀死,彰显出他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当然,王文琪也是一个有着性格缺陷的人,他做不到顶天立地,只能卑躬屈膝,但他那么做自始至终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活着。有这样一句话说的好:“大丈夫能屈能伸,才能尽显英雄本色”,书中的王文琪不就是这样的一个大丈夫吗?他身上流露出的那种隐忍不发的人生智慧,以柔顺反抗强横,以柔弱展现力量,置之死地,而后重生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常言说的好:“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隐忍,不是让你真的去当懦夫,而是以忍待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这是缓兵之计。大家都听说过古代“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吧,其实韩信并非像众人所说的,因胆怯而受胯下之辱,只是以胯下之辱来免受其害,并期待着更好的反击,文中的王文琪不也正是这样的人吗?古人尚且如此,何况我们今人呢?韩信后来成为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的代表人物,被萧何称为“国土无双”,刘邦也给予他最高的评价:“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这本小说对我们也很有教育意义:现在的社会,可能不需要我们上刀山下火海,但需要与人交往,面对对自己不利的情况时,不妨先让着对方,以卵击石,伤的必定是自己,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等日后强大,再来一较高下也不迟。

最后还是想回到书的题目上,重生,不只是一个生命的起死回生,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自我救赎。只有当王文琪手起刀落,手刃敌酋时,一个曾经被压抑至极点的心灵才能得以解脱,逆境中的忍耐只为了最后的逆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