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常开的「 血清总 IgE 检测」,你解读对了吗?

 想象派武者 2022-08-03 发布于四川


通信作者:申昆玲,Email:kunlingshen1717@163.com

作者单位:1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45;2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过敏反应科,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45

本文刊发于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1,36(6):443-446.


摘要和关键词

2020 年世界过敏组织发布了关于免疫球蛋白 E(IgE)介导的过敏反应诊断及检测方法的文件,对最常用的体内和体外检测进行了新的全面评估。本文就血清总 IgE、过敏原特异性 IgE(special IgE,sIgE) 检测、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basophil activation test,BAT)3 种试验方法做重点解读,旨在帮助医务工作者更好地理解立场文件,进一步了解过敏反应相关的检测方法,以做出准确的诊断,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 E;过敏;体外检测;检测方法



一、IgE 概述


1. 简介 

过敏性疾病是全球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疾病负担持续增加。对患者做出过敏诊断主要是建立在识别出引起过敏性疾病的致敏原(通常是一种致敏蛋白)的基础上。

对致敏性生物源的鉴定可以追溯到 100 多年前[2],数十年来,通过皮肤试验及经口或黏膜的激发试验,证明了过敏原的原始提取物与临床的致敏作用相关。自 1967 年纯化出 IgE 以来,血清学检测已经成为评价过敏性疾病的常用方法[3]

随着高性能 IgE 检测方法的引入,sIgE 分析在简单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展为可以提供相关定量信息的检测方法[4]。在疾病管理过程中要确认患者的过敏状态以确定引发过敏症状的过敏原具体种类,从而获得准确的诊断,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2. 诊断策略

经典的诊断策略是「自上而下」 的方法,欧洲过敏与临床免疫学学会(European Academy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EAACI) 曾对自上而下的诊断策略做出过具体的解释[5]

首先进行临床评估和检查,包括过敏相关病史(症状、鉴别诊断)及临床检查;

然后进行过敏原提取物的致敏试验,如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IgE 试验和 BAT(如需要),提供关于过敏性致敏的信息,即「过敏风险」;

其次应用过敏原 sIgE 试验,包括单项和多价检测;

最后识别过敏原是否与病史和临床相关,可以选择性进行激发试验来确定过敏原,确认最终诊断后再对患者进行治疗。


3. 皮肤点刺实验(SPT)与体外 sIgE 检测的比较 

在过敏原 sIgE 检测的实验室方法建立后,不同的学者对体内 SPT 和体外 sIgE 检测这两种检测方法的支持度不同[6-9],由于两种方法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不能直接比较出更具有优势的方法,对两种方法持不同支持度的学者所列举的优缺点见表 1。

图片

4. 体外试验适应证 

体外试验可用于预测食物过敏的「疾病概率」,还可在过敏原免疫治疗(allergen immunotherapy,AIT)开始之前应用体外试验,目的是为了检测是否存在与临床表现相关的 sIgE,进而更好地确定患者的过敏情况。

WAO 撰写的《过敏反应白皮书》报告中提示当患者出现以下情况应使用体外试验:

(1)皮肤试验结果与病史不相关或无法进行;(2)不能戒除抗组胺治疗;(3)不合作或有高过敏风险的患者;(4)体外试验是使用高度纯化的天然或重组过敏原组分进行的基于组分的过敏诊断,有助于检测患者对过敏原组分致敏情况[10]

5. 体外试验特点

向上滑动查看

3种体外试验的特点对比

(1) 实验室方法分类:

a. 非特异性总 IgE 测定:只提供粗略信息;b. 血清 sIgE 检测:针对过敏原及其组分,是最常用的体外诊断方法,包括单项及多价试验;c. BAT:特异性高,但操作流程很复杂,因此仅限于特定情况。

(2) 结果分析方式分类 

a. 定性分析 只能得出阴性或阳性结果,不提供具体的 IgE 浓度,分析结果是通过被检物高于给定的阳性阈值确定的。

b. 半定量分析 结果依据反应量的大小分为一系列递增的级别(如单项检测结果 Ⅰ~Ⅵ 级)。但这些分析不具有定量分析的线性、稀释回收率或平行性的特征,即检测结果以级别表示其反应量的所在区间,而不是具体数值。

c. 定量分析 测定 IgE 抗体浓度,血清总 IgE 测定结果以重量法(μg/L)或国际单位(kU/L)报告;过敏原 sIgE 抗体测定以国际单位(kUA/L)报告,其中「A」表示过敏原特异性(allergen-specific)[11-12]


二、血清总 IgE


1. 血清总 IgE 检测方法

中华医学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免疫学分册)[13] 中指出血清总 IgE 检测主要有 3 种方法,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radio allergo sorbent test,RA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间接血凝试验。

总 IgE 检测是测定人血清或血浆总 IgE 水平。由于 RAST 和 ELISA 检测方法精确度更高,因此在临床广泛应用。

2. 血清总 IgE 的临床意义

在早期的研究中,总 IgE 含量被认为是鉴别过敏性受试者的最简单方法[14-15],但很快就发现总 IgE 水平不能作为判定过敏状态的可靠标志[16-17]

大约一半过敏患者的总 IgE 在正常范围内。血清总 IgE 浓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年龄。脐带血清中 IgE 水平极低(< 4.8 μg/L),15 岁时逐渐升高,后又呈下降趋势。

在寄生虫感染中可以观察到非常高的 IgE 水平,但在产生 IgE 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及一些原发性免疫缺陷患者中则很少出现[18]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与总 IgE 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19]。ABPA 诊治专家共识提出血清总 IgE 水平是 ABPA 诊断、随访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大多数学者建议总 IgE 大于 1 000 kU/L 有意义[20]

3. 结果解读

目前检测结果中总 IgE 浓度单位以国际单位 IU/mL 表示,换算系数 1 IU = 2.42 ng,也可用等效值 kU/L 报告结果。

IgE 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阈值,通常与过敏性疾病有关,但并不一定是过敏性疾病。相反,低值或正常值并不能排除存在 IgE 介导的疾病。因此,应结合临床病史和 sIgE 检测结果具体解读总 IgE 水平。


三、过敏原 sIgE 检测


sIgE 测定指的是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过敏原的 sIgE。识别过敏原抗原表位,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进行测量:

a. 通过使用单一试剂(单项检测),此检测是基于单一的、特别或指定的过敏原;b. 使用预先确定的多个可同时测试的组分构成的包被测试板(多价检测)来实现[21],此检测是基于过敏原阵列,在免疫固相表面点状附着 100 多个过敏原,同时进行检测。下面对单项检测和多价检测方法做具体介绍。

 · 单项检测 · 

1. 适应证

(1)一方面单项检测的应用与 皮肤点刺试验(SPT) 结果相关联,可通过检测过敏原 sIgE 来验证 SPT 出现的阳性或阴性结果。这种方式使医师将注意力集中在非常精选且少量的过敏原上。

显然,通过单一的组合和审查选择相应的过敏原试验,只能检测出所需的过敏原 IgE。如果一个多发性过敏的患者 SPT 有大量阳性结果,需要检测的过敏原和成分列表可能很长。

(2)另一方面单项检测的应用与使用过敏原包被测试板有关(主要侧重于初级保健)。试剂盒的包被测试板由吸附不同过敏原的检测条构成。在日常使用中,存在成人使用的包被测试板不同于儿童的包被测试板,呼吸道过敏的包被测试板不同于食物过敏的包被测试板等情况。

过敏专科医师可针对不同地区、年龄组及临床表现选择不同的检测包被测试板,制定适合自己患者的包被测试板清单,但在初级保健中普及还存在一定难度,因此目前包被测试板的使用仍是有限的。

2. 临床意义

特异性血清 IgE 抗体测定的敏感性与用于呼吸道和食物过敏的 SPT 敏感性相当,而与用于药物和毒液过敏诊断的 SPT 敏感性互补。研究人员可依据定量结果及概率风险评估血清中 sIgE 抗体水平与临床不良反应风险之间的关系。

根据食物过敏诊断参考标准评估(双盲安慰剂对照食物激发),食物不良反应的高风险与食物特异性 IgE 抗体确定的诊断临界水平有关[22]。但其他研究者在试图复制类似研究后,得到了与之前研究相互矛盾的结果[23],这可能是因为每个特定的人群应该具体规定自身的预测值[24]

 · 多价检测 · 

1. 适应证

(1)多价检测特别适用于具有复杂致敏模式或症状的患者,如对吸入和食物过敏原多重致敏和特发性过敏反应,区分真正的和交叉反应性过敏原致敏;

(2)多价检测有助于评估食物过敏中严重的全身反应和轻微的局部反应的风险,可避免进行有危险的体内激发试验;

(3)多价检测有助于预测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性[10]

(4)在生命早期进行多价检测有助于预测成年期出现过敏症状的风险[25]

(5)多价检测允许在非常少量的血清中同时测试 100 多个组分,且不受高总 IgE 水平的干扰,当需要检测 12 或 13 种以上不同的过敏原水平时,多价检测较单项检测方法更具成本效益;

(6)多价检测有助于识别适合进行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患者,并在治疗中进行监测[26-27],以及对治疗不满意的患者的评估。


2. 局限性

多价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在于过敏原清单的灵活性差和可能缺乏相关的过敏原。尽管基于过敏原阵列的方法符合现代「精确医学」的概念。然而,这种方法有时可能会产生更多的问题而不是得到答案,并使特定患者的管理和建议复杂化[28]



四、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BAT)


近 20 年来,BAT 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BAT 可用于食物过敏、药物过敏和毒液过敏的诊断。但由于 BAT 检查方法基于流式细胞术,对技术要求较高,同时对于结果的解读又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在临床应用并不广泛。


总结


对于 IgE 介导的 Ⅰ 型过敏性疾病,单项检测和多价检测可作为替代皮肤点刺试验的诊断方法,该法除了抽血外对患者没有任何风险。适用于病情复杂、过敏反应高风险、正在服用干扰检测的药物、年幼或皮肤状况受限的患者。

多价检测通过评估真正组分或交叉反应组分致敏,为 AIT 治疗提供了支持。多价过敏原筛选试验可以用少量的血样识别多种过敏原组分,更适用于年幼的儿童。此外,诸如 BAT 等细胞检测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检测诊断的准确性,特别是对食品、毒液和药物的检测。然而目前 BAT 技术尚未标准化和统一化,因此临床应用有限。

随着组分诊断试验和信息系统的进展,对诊断结果进行解释越来越容易。然而许多致敏组分的临床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所有的 sIgE 检测,包括基于过敏原组分的诊断试验,均应在患者临床病史的框架内进行评估,过敏原致敏并不代表患者会出现相应的过敏反应,即患者可能不存在临床表现。

任何检查结果的解读均应建立在对患者病史情况充分评估的基础上。因此,过敏原检测试验的最终价值取决于医师在试验前通过病史和体检得出的临床判断以及对过敏原检测试验的选择和预测。

本文首发于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转载授权联系原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