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得发行者,得天下

 唐长泉 2022-08-03 发布于广东

“得发行者,得天下”。这句话是我在出席多次报刊论坛会上,谈论最多的一个话题,也是最让报业领导烦心的一块。

发行作为报纸新闻传递的对接口(新闻终端传播及创造社会效益的重要环节),决定了报纸经济效益(也称市场效益,在这里一般指广告),正因为这些原因的存在,报社领导不得不重视报纸发行。当然,这和他们对报纸发行的认识不同,总是站在战略的眼光要求发行。也就是人常说的:“重理论、轻落实”。经常用一些理论的东西,来操作市场;用战略的思想来强迫战术就范;加上没有一些职业发行人能把毕生精力投入做工作中来,最后只能以应对似的来操作发行市场。

北京《新京报》之所以发展如此快速,它在创办之初,在一次领导座谈会上,就提出来,新闻、广告、发行同时起步,尤其说到发行有优先权。其经营理念是:新闻──负责报道一切、广告──运用网络优势抢占市场、发行──以长城为起点的精确发行操作思想。特别在布置发行工作上,做到了战略与战术上的衔接明确:以长城作为起跑点,北京的一至四环,采用不同的营销手法,在政策上给予不同的倾斜;特别是针对重点客户(广告商最看的窗口单位)采用了不同的战术,真正做到了投入少,产出多的经营思想。

广州《广州日报》在经营上,成功地借鉴西方的经营理念,并结合当地的实际,大量宣传送报早,服务好的发行理念,成功地占据了广州市场。正因为它在发行上的成功运作与广告经济实力的强劲,使它们明白一个不变的道理,不论报业的发展形势如何变化,其根本在于抓住读者的心理。

广州《南方都市报》在发行操作上,采取的又是另一种经营战略。南方都市报的成功,源于他们的经营理念,在没有取得较大发行份额时期,成功依托宣传报纸品牌的营销理念,利用广告业务员的情感销售来达到发行品牌(有效发行)在高端客户心中的宣传,在做好新闻的同时,再大力地投入发行,才得以发展到今天的南方都市报,真正做到了有效发行与无缝发行的兼营。

一份报纸的经营在领导的心目中,始终认为,只要把新闻的资源利用好,广告量上去了,就有更多的资金去经营发行,还怕做不好发行。这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是有一定的道理,报纸发行是根据报纸自身的发展阶段来调整经营战略,报纸发展的初期,主要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来量体裁衣。由此,报纸的三驾马车(发行、广告、采编),从哪一块先行都可以,主要在于领导提出发展战略后,紧接着要在战术上有人才衔接,尤其是报纸发行。

一、发行先行。

有些报纸前期只注重发行(如价格战、礼品战等),最后把发行量做上来了,随后的问题出来了,发行量过于偏大,在发行成本上增加了,而广告与发行又不匹配(按现行的报纸经营理念,一个亿的广告额,只能支撑十万份的发行量),最后只能在发行量上做文章,这时,才发现发行带来的隐患不小,再进行战略上的调整,才明白管理成本的浪费。

二、广告先行。

在本报新闻未完全得到社会与读者认可的初期,以及发行量不大的情况下,采用大量的广告人员情感销售,在一段的时间里,广告量上来了,运作资金也有了,这时,引发的问题来了,大量的广告客户再也没有信心选择这份报纸,因为广告的效果离不开真正的发行量,广告客户第一次投放广告是出于这份报纸的营销手法与经营的理念,当然还有人情上的交往等,待广告客户明白过来,第二次投放广告的信心急流勇退,用广告商的话说:“总不能拿自己的企业和事业当儿戏吧!”。

三、新闻先行。

新闻先行在某种意义上是最比较科学的,有些报纸在新闻上,先利用读者的心理,刊登一些能满足读者另一种需求的新闻,其效果也不错,很快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读者,这时,应报社发展战略上的要求,要求在新闻上提高一个层次,才发现报纸在读者心留下一个根深蒂固的思想,虽然采取了很多的补救措施(如改版/提价等),才发现这个补救的管理成本太大。还有一种是,刚开始就定位高端读者,经营了一段时,才发现成本过高,再加上需要调整经营战略,这时,才发现调整期的管理成本太高。

针对上述提到的三点,主要是报社领导缺少对发行的真正认识,发行在某些领导的心里认为,什么人都能做好发行,只要花钱就能把发行做好,甚至有人认为:“发行不需要优秀和专业的人”,只要利用社会资源(邮局、零售商等)就能把发行做好,正因为有领导这样认为,才导致大家没有用充足的时间去了解和研究发行(用终身研究报纸发行的人更少),怎么能把发行的核心融会贯通呢?有许多的学者与报业领导,始终认为,邮局比我们专业,应该让他们来操作发行市场,报社既节省钱,又省力,何乐而不为?当然,我不否认在某个市场或报纸发展的某个阶段,是有一定的效果,时间长了,一切都会发生改变,何况邮局又不是为你一家报纸服务的。

现实中的报纸发行需要用毕生的时间和精力来感悟发行的核心,许多有着高学历,对新闻、广告有很丰富经验的报业精英,大多数没有把报纸发行当作自己的事业来经营管理,甚至用毕生的心血来投入发行,这就导致报纸发行被很多假象蒙骗(理论可行,执行起来有困难的),这种问题的存在,为报纸在发行管理成本大大的浪费,最终还是不能把发行搞上去。在这里,我要提醒报业领导,在推行任何战略前,要把发行落实到行动中,不是像过去一样,口口声声说重视发行。

在现实中,总制定一些理论上可行,用在实际操作上行不通的一些想法来经营发行,更谈不上用90%的时间和精力来考虑发行的精心运作,这就是我要表明自办发行的重要性,更主要的是广告商需要、正是这种自办发行团队在发行业务过程中推广的品牌效应。目前,广告额年收入最高的报纸都有自己的专业发行团队。(唐长泉完稿于20055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