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柔佛苏丹王朝

 神经飞扬 2022-08-03 发布于重庆

柔佛王国一共经历3个朝代更迭,分别是“旧柔佛王朝”、“柔佛首相王朝”,和如今的“柔佛天猛公王朝”。

1511年,马六甲被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围城战)后,苏丹马末沙逃至柔佛民丹岛,并且还企图从葡萄牙人的手中夺回马六甲。基于苏丹马末沙的不断反攻,葡萄牙终于于1526年从印度果亚派遣舰队攻击并摧毁了民丹岛(宾坦岛之战),苏丹马末沙仓皇逃到苏门答腊甘帕(Kampar)并于1528年驾崩。

1536年,苏丹马末沙的长子,即苏丹阿拉乌丁二世(Sultan Alauddin Riayat Shah Ⅱ)放弃马六甲苏丹的称号,并于1540年创建具马六甲王室血统的柔佛王朝(亦有史册认为苏丹马末沙为柔佛王朝创始人),定都旧柔佛(马来语:Johor Lama);其兄弟苏丹穆沙法沙(Sultan Muzaffar Shah)则远赴霹雳州建立新王朝。

自此,原来马六甲王朝统治区域一分为二。柔佛王朝除了需要应付葡萄牙,苏门答腊北方也出现了劲敌-亚齐国。三方之间互相攻伐,多是柔佛王朝占下风,当中亦曾发生几次国都遭亚齐焚毁、苏丹遭掳杀的屈辱事件。

1564年苏丹阿拉乌丁二世被亚齐俘获,终于死于亚齐。随后相继即位的苏丹有:目札法沙二世(Muzzafar Syah Ⅱ)、阿都查利拉雅沙(Abdul Jalil Riayat Syah)、阿拉乌丁利雅沙三世(Alauddin Riayat Syah III)、阿都拉马雅沙(Abdulah Ma’ayat Syah)、阿都查利沙(Abdul Jalil Syah)、伊伯拉欣(Ibrahim),最后一任具马六甲王室血统的柔佛苏丹为马末二世(MahmudⅡ)。

1699年,柔佛苏丹马末二世由于残暴过度,一天坐轿外出时遭其臣属海军元帅刺杀,享年仅24岁。

柔佛的马六甲苏丹王朝血统正式断绝,由在任首相敦阿都查利(Tun Abdul Jalil)继位,开创了柔佛首相王朝。由于血统问题,首相王朝立国不久就遭宣称苏丹马末二世遗腹子的锡国(Siak,苏门答腊小国)王子攻击。

为了赶走锡国王子,继任的苏丹苏莱曼(Sulaiman)与来自苏拉威西岛望加锡(Makassar)的武吉斯人(Bugis,又译布吉人)合作,导致了武吉斯人卷入权力斗争中。随着武吉斯人取得最后胜利,武吉斯人首领被委任为副王,掌控大权并与马六甲的荷兰人争夺马六甲海峡及锡矿贸易的经济利益;而苏丹则沦为傀儡。

1796年,在位的苏丹马末三世(Mahmud III)派遣天猛公阿都哈密管辖柔佛,其子天猛公阿都拉曼随后也受到英国承认,为柔佛和新加坡的天猛公。

1812年,苏丹马末三世的幼子苏丹阿都拉曼穆阿占沙被武吉斯人立为苏丹。

1818年,英国人斯坦福·莱佛士抵达新加坡,并欲与天猛公阿都拉曼签订协定,在当地建立殖民据点,但是根据廖内柔佛苏丹和荷兰之间的条约,天猛公无权代表苏丹与外国定约。

当时新加坡正由柔佛廖内苏丹阿都拉曼穆阿占沙统治。当莱佛士得知苏丹阿都拉曼穆阿占沙的兄长东姑胡先(Husain)本该是王位继承人(由于其父王驾崩时不在身边而被取消资格),他随即觐见并宣布支持东姑胡先出任苏丹,声称英国只承认东姑胡先为合法的廖内苏丹,而东姑胡先则于1819年2月6日和英国签署条约,租借新加坡予英国为商港用途。

尽管英国承认苏丹胡先为柔佛和新加坡的苏丹,但视天猛公阿都拉曼有实质统治权。

1824年,英国与荷兰签署英荷条约,苏丹胡先统治的柔佛本土(包括新加坡)归英国人,而苏丹阿都拉曼穆阿占沙掌控的廖内群岛范围则划归荷兰,至此柔佛首相王朝一分为二。

1844年,天猛公达因依布拉欣还创立了港主制度,开发柔佛。

1855年,苏丹阿里(苏丹胡先的继任者)与新加坡的英国人签署条约,同意将柔佛统治权交予天猛公阿都拉曼之子天猛公达因依布拉欣(Daeng Ibrahim),而苏丹阿里本身的统治仅限于麻坡地区。

天猛公达因依布拉欣在华裔富商黄亚福的协助下,在正对新加坡的柔佛南部建立新都 - 丹绒布蒂里(Tanjong Puteri)。

1866年,达因依布拉欣之子苏丹阿布巴卡(Abu Bakar)正式登基为柔佛天猛公王朝第一任苏丹,他在1868年受英国册封为“马哈拉加”(Maharaja)。苏丹阿布巴卡于1877年苏丹阿里驾崩后收回麻坡的统治权。苏丹阿布巴卡将丹绒布蒂里改名为新山(Johor Bahru/音译柔佛巴鲁)。他把新山由一个渔村发展成一个市镇,接着将发展计划逐一延伸到其它的小地方,大力发展港主制度。苏丹阿布巴加采用了称之为“柔佛政府文职机关”的西方制度来管理内政的工作,也将这先进的管理制度提倡给公众。

1887年苏丹阿布巴卡册封麻坡为香妃城(Bandar Maharani)。

1895年苏丹阿布巴卡颁布《柔佛宪法》,是柔佛州第一位宪法条规的设立者。以后他被冠上“现代柔佛之父”的称号。

第二任天猛公王朝苏丹依布拉欣(Ibrahim)于1895年即位。

1900年,苏丹阿布峇卡清真寺开幕,会上演唱的“Bangsa Johor”正式成为柔佛州歌。由于柔佛的发展有赖于各族群、阶层子民,因此歌取取名为“Bangsa Johor”,亦即柔佛子民不分种族。他重视教育,于1902年颁布法令,规定子民皆必须接受教育。

1912年,设立行政议会(部长由苏丹委任)。

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终于独立,柔佛成为其中一个州属。

1963年9月16日,柔佛随其余马来亚联合邦成员州和沙巴、砂拉越与新加坡共同组成新君主立宪制国家——马来西亚。

保留了柔佛苏丹及其王室,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成立新加坡共和国。

1981年5月11日,天猛公王朝第四任苏丹依斯干达(Iskandar)继位,并于1984年至1989年出任第八任马来西亚最高元首,然而当时经济不景气没有举办苏丹登基加冕仪式。苏丹依斯干达与马来西亚华社关系密切,曾赠送新山宽柔中学多驾风帆。在他任内柔佛州发展蓬勃,包括设立马来西亚依斯干达经济特区。他也于2009年为位于依斯干达公主城(Iskandar Puteri,旧称努沙再也)的柔佛州新行政中心开幕。

现任苏丹

柔佛州苏丹是柔佛州的宪法统治者。

2010年1月23日上午10时21分,已故苏丹依斯干达之长子,即苏丹依布拉欣(Duli Yang Maha Mulia Sultan Ibrahim Ibni Almarhum Sultan Iskandar)在柔佛大王宫依据1895年柔佛州宪法宣誓就任柔佛苏丹。

他是柔佛州天猛公王朝第五任苏丹,也是柔佛州第二十三任苏丹。

2016年10月,马来西亚马来统治者理事会特别会议一致推荐柔佛苏丹依布拉欣出任新任国家元首,唯苏丹以“必须专注柔佛主权”为由婉拒担任国家元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