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1”,新的开始

 陈之秀 2022-08-03 发布于北京


搬家时,在大门口留影,一个大叔说,这有什么值得留影的啊,房子破旧。我说,我在这里工作了近9年,这里有我的故事呢!
辞旧迎新是每个人都向往的。搬离这栋老房子,再搬进新的办公区,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硬件设施都远远胜过这里,但离别时,还是有些惆怅,毕竟,人都是有感情的,在这里呆久了,已经熟悉了周边的一切。比如,出门向左,步行十来分钟就是天坛公园;出门向右,步行十来分钟就是陶然亭公园。我常常在午饭后,独自换着去这俩公园溜达。特别是今年春节第一天上班开始,我每天坚持健步走,从初春走到了盛夏。

夏天来了,雨水多了。老房子在雨水的袭击下,我所在的五楼的办公室逐渐漏雨了。再加上这老房子被政府征收,用于教学,会变成学校的操场,因此,搬家提上了日程。


私底下,同事间会讨论,会搬到哪里呢?有人说,可能买栋楼,才能把大家安置进去;也有人说,要是搬到某农场就好了,那里自然环境好,夏天瓜果飘香……对于那样的环境,我甚至充满期待。毕竟,出身农民的我,还是有农民的特质。再加上那里离我家更近,上班路程也近了;也有人说,可能直接搬进食科院(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最终,杂志社(中国食品杂志社)整体搬入食科院里。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成立于2010年5月,隶属于北京二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北京市食品研究所、北京市食品酿造研究所、国家肉类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市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二站、北京市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三站、北京市茶叶质量监督检验站、中国食品杂志社等单位共同组成。

中国食品杂志社创办于20世纪70年代,主管单位为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单位为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为中央在京报刊社。现编辑出版七本食品类期刊:《中国食品》、《食品科学》、《中国酿造》、《肉类研究》、《乳业科学与技术》、《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和《食品界》,覆盖了食品行业各个方面的作者和读者群,是目前国内食品行业办刊规模最大的期刊社。而我所在的部门则是《食品界》。《食品界》是由当初的《天下美食》改刊而来的。


我是2013年4月1日加入《食品界》的,那时正是改刊初期的筹备阶段,第一期的封面策划《乳品安全问题频现,国内乳企如何突围》和人物专栏的《食味人生》是我撰写的,还有其他栏目的个别稿子也是我撰写的。从1到100期,都是在老房子里完成的。100期,单从人物这块,我采访了100多位专家学者。再往前倒,我2007年来京,一开始就介入人物专访,算了一下,仅在北京,人物专访就做了14年之久。工作之余,我喜阅读和文学创作,但偶尔也会写些其他事务性的相关题材的稿件。比如,前段时间参写建党百年的相关稿子,近期又写与冬奥会、残奥会相关的。为此,生活范畴属于简单的快乐!真应了那句,小时候快乐是简单的,长大后,简单是快乐的!

这些年来,外面的写作诱惑不少,但我钟情于我的单位。首先,是我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没有热爱,工作就不会快乐。人物专访可以从不同角度,听到不同声音,学习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人物专访可能在有的人眼里,就是一个人物对话,然后写成稿件。如果这样认为,只能说没有真正干过这份工作,或者干的时间太短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往往比写稿花的时间还多,因为需要对采访人的了解,对他的专业方向的了解,以及相关话题的了解,如果他还有专著,尽可能要看一遍等。再有就是,要随时关注国家相关政策,找到热点话题。比如,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等。这些都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的。除了人物专访,其他话题的采访也可以拓展我的视野,比如,对企业方面的采访,它涉及到管理、经营、质量、安全、科技成果等。总之,你既要是个百事通的杂家,还得写出有料的东西。我的工作性质是编采一体,因此加班是经常性的。每每在家干活,先生戏称是看不见的加班!

其次,我有好的领导、好的办公环境,所以在这里工作虽然辛苦,但自我感觉舒心。

最后,我有好的同事,相处起来轻松、愉快。比如,我喜欢一年四季都开窗户,因此,办公室也是常年开窗。如果不开窗户,我呆一会儿就头晕脑胀的,窗户附近的位置就成了我的首选。说到开窗,我不知开了多少次别人的窗户。外出采访,被采访人办公室如果关着窗户,采访差不多20分钟左右,我就感觉心里难受,头不舒服,就请对方打开窗户。他们也会宽容地说,其实我也喜欢开窗。

如今,101期杂志的出刊就到食科院里办公了,仿佛是一种天意。1是万物之始,是个吉祥数字。在此,祝愿食科院的明天越来越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