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亚楼受林彪责备不解,笑问林彪:你是不是想和粟裕比高低?

 sdhenry 2022-08-03 发布于广东

伟人日志2022-08-02 16:58“粟裕打仗真行,他打的仗我都不敢下决心。”当参谋长刘亚楼来到林彪面前时,林彪突兀地说了这么一句话,让刘亚楼有些摸不着头脑。伟大的中国革命,造就了灿若群星般的一代将才,而粟裕大将就是其中最为璀璨的将星之一。当然,粟裕的军事才能也让一向骄傲的林彪也不得不甘拜下风。每逢粟裕打赢一场又一场胜仗时,林彪总会让刘亚楼帮忙搜集资料。有一次,刘亚楼还没来得及搜集就受到了林彪的责备,刘亚楼不解,笑问:“你是不是想与粟裕比个高低?”那么,一向自信的林彪是如何回答刘亚楼的问题的呢?毛主席对两人不同的评价林彪和粟裕的身上有着很多相似点。从家庭上来看,他们都出生于1907年,而粟裕也只比林彪大了四个月。他们两人一个生于洞庭湖以南的湖南,一个生于洞庭湖以北的湖北。他们两人又都出身于地主家庭。粟裕是爷爷辈的田产众多,几个兄弟均分下来后,也都是上中等的地主,粟裕家里搬到县城时,还能盖小楼。林彪家也是当地有名的大地主,湖北的大将徐海东就曾现身说法,说林彪家是非常有名的大地主。当年他还带着农民打过林彪家,还把他家的织布机拿出来分给了贫苦的人。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林彪相同的家庭情况也让他们有了相同的读书经历,两人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且都是在1925年结束教育。但两人加入共青团的时间却不太一致,1923年,林彪就加入了共青团。“五卅运动”爆发之后,林彪被推举为湖北学生联合会代表,出席了全国学联第七次代表大会。相比林彪,粟裕起步较晚,出了学校之后才在1926年加入的共青团。而粟裕入党的时间也比林彪要晚一年,但从实战经历来讲,粟裕要比林彪早一些。林彪出生于黄埔军校之后,蒋介石很快发现了他的军事才能,想要伸出橄榄枝,让他加入国民党。当时林彪已经加入了共产党,所以对于蒋介石的“好意”,林彪也并没有回应。直到后来蒋介石知道林彪的身份之后,这才打消了念头。后来林彪担任红一军团第四军军长时,粟裕还在给毛主席当警卫连长,在毛主席的熏陶下,粟裕也学了不少毛主席的军事思想也为他以后的战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毛主席对他们两人有着不同的评价,却有着相同的态度。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林彪和毛主席毛主席评价林彪,是无与伦比的常胜元帅。可以说,林彪是在毛主席的教导下,一步步成长的,是毛主席一手提拔出来的将领。林彪在刚刚加入红军的时候也只有十几岁,敏锐的毛主席很快发现了他出色的军事才能。如果说林彪是属于少年得志,风光无限,那么,粟裕则属于大器晚成,后来居上。起初,粟裕只是毛主席身边的一个小小的警卫员,渺小到毛主席也没能一眼看到他的才华。随着在毛主席身边的时间越来越久,粟裕的细心周到也让毛主席有了些许的察觉,随着两人交往的深入,1930年粟裕出任红六十四师师长,正式开始跟着毛主席学起了打仗。毛主席也从战斗中发现了粟裕不俗的才干,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也让毛主席对粟裕刮目相看,他极富远见地对在场的人说道:“粟裕同志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粟裕毛主席也没想到,粟裕给他的惊喜还在后面,随着全面内战的爆发,粟裕七战七捷,首创打败了国民党美械装备,粟裕从毛主席身边的一个小连长,成了南天一柱的“护国大将军”。从粟裕的身上,毛主席看到了革命的成功和未来,他大力称赞全军如果都和粟裕一样痛快地挖蒋介石的命根,革命的成功也就指日可待了。当然,毛主席对粟裕有着前所未有的信任与倚重,甚至为他破例。毛主席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党内同志上门,不管地位高低,资历大小,从不出门迎客。但有两个人让他破了例,一个就是林彪,另一位就是粟裕。林彪伤病痊愈后从苏联返回延安,毛主席亲自前往迎接。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粟裕1948年8月,粟裕前来商议华野战略行动,毛主席非常激动,拉着他的手迎出门外,热切地说道:“我们的英雄回来了!欢迎你,粟裕同志!”在饭桌上,毛主席也谈起了粟裕的杰作,孟良崮战役,这场战役让两个人没有想到,一个是蒋介石,另一个就是他。这样当面的褒奖,让粟裕激动不已。此后,毛主席对粟裕更加重用,甚至屡屡将大权交给他,每当大战前夕,毛主席总会电示粟裕:“独立处置,不要请示”,“机断专行,不要事事请示。”林彪年少成名,粟裕后生可畏,尽管两人成名前后相差十多年,但两人的军事才能并驾齐驱、旗鼓相当。那么,林彪又是如何看待粟裕的呢?刘亚楼笑问林彪:是不是想和粟裕比高低1946年底,粟裕取得苏中连续大捷,毛主席便将他的战例通报给了各战区,林彪当然也收到了一份。粟裕七战七捷,能用3万兵力的劣势挑战12万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这让林彪在钦佩的同时也对这个战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林彪于是他便让参谋长刘亚楼搜集了更多的苏中战役的资料,随后便将自己关在屋里,仔细琢磨了整整两天。当刘亚楼再进去的时候,林彪突然说道:“粟裕尽打神仙仗。”他的一句话让刘亚楼摸不着头脑,林彪这才解释道:“粟裕打仗真行,他打的仗我都不敢下决心。”刘亚楼也能从林彪的话语中听出他对粟裕的欣赏。从那以后,林彪对粟裕格外关注,而粟裕也不断地创造着一项又一项经典的战例,无不让世人震惊,也让林彪惊讶。一直到淮海战役,林彪对粟裕的赞赏也越来越不加掩饰。当时,林彪向刘亚楼索要淮海战役的资料,刘亚楼还没来得及搜集,林彪就责备起了他,对此刘亚楼有些不理解,便笑着问道:“林总,你对华野的作战情况,特别感兴趣,是不是想与粟裕同志比个高低?”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林彪和粟裕林彪不生气也不恼,直接说刘亚楼:“你这个人说话欠考虑。”随后仔细地解释了他对粟裕感兴趣的原因。首先,他是对打了大胜仗的兄弟部队都很感兴趣。其次,他对粟裕的了解,并不单单是表面上的,相比其他人,他对粟裕的了解要更多。因为从南昌起义开始,到井冈山时期,就是他们两个人打仗最好,后来由于不同的经历形成了不同的风格。而他自己因为压力太大,所以打仗就比较慎重。而粟裕长期孤军奋战,一般都是在敌人包围的态势下打仗,只能打冒险的仗,这就养成了他敢于冒险的特点。比如淮海这一仗,没让杜聿明跑掉就值得他学习和研究。林彪的这些分析切实中肯,话语间充满了对粟裕的欣赏。但事实上,粟裕对林彪也非常钦佩。在解放之初,毛主席将台湾战役交给他,粟裕觉得这场战役影响比较大,于是便建议派刘伯承或者林彪来主持,尽管毛主席没有答应,但也能够看出,在粟裕的心中,是非常敬重林彪和刘伯承的。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刘伯承军事上的粟裕和林彪难分伯仲,也让两人成为了惺惺相惜的挚友。或许有人疑惑,这两个不善言辞的人是怎么成为好友的呢?除了家庭情况的相似,两个人多数时候都是病恹恹的。林彪曾被阎锡山的小兵当做日寇误伤,留下了一辈子的后遗症,怕风、怕光、怕声音,经常头痛。而粟裕在多年的征战生涯中,更是负伤六次,两次伤在头部,三块弹片始终留在头颅内,所以也经常犯头痛,总是说脑袋发胀,后来还不能左后环视,吃饭的时候都要把饭菜摆在一条直线上。他们两人是毛主席最倚重的爱将,掌管着两大野战军,因此也只有他们两人让毛主席打破了不迎送党内访客的原则,亲自迎出门外。两人也都敢于向毛主席斗胆之间,甚至和毛主席掰手腕。林彪谏言时,情急之下会说道:“请主席头脑清醒考虑之。”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毛主席和林彪粟裕虽然没有这么直白,但也脾气倔强。毛主席三番五次让他过江南下,粟裕深知不妥,再三斗胆直谏,起初毛主席也非常恼火,说道:“林彪不南下,粟裕不过江,我们这个大戏难唱喽!”但在最后还是听了他们的话,同意了他们的谏言。除此之外,他们的爱好也都大致相同,都不抽烟喝酒,不下棋打牌,性格都比较内向,唯一的乐趣就是看地图,一坐就是半天。林彪和粟裕就像是复制出来的两个人,他们都是彼此的影子,而两人之间的关系也有些惺惺相惜的感觉。就连林彪的女儿都说林彪在高级别的军事干部中,与粟裕来往是最多的。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粟裕粟裕有难时,林彪还和叶剑英等人一起冒险帮他说话,顺利解救粟裕。而粟裕也对林彪知无不言,把林彪视为可以交心的人,向林彪谈论军事工作方面的意见。林彪听后连连称赞,说粟裕的意见很有战略眼光。但因为历史等客观因素,也让两人有着不同的命运,林彪成为政治新秀,粟裕仅仅成为开国十大将之首,未入帅星之列,让世人为之遗憾。亚楼受林彪责备不解,笑问林彪:你是不是想和粟裕比高低?

“粟裕打仗真行,他打的仗我都不敢下决心。”当参谋长刘亚楼来到林彪面前时,林彪突兀地说了这么一句话,让刘亚楼有些摸不着头脑。

伟大的中国革命,造就了灿若群星般的一代将才,而粟裕大将就是其中最为璀璨的将星之一。

当然,粟裕的军事才能也让一向骄傲的林彪也不得不甘拜下风。每逢粟裕打赢一场又一场胜仗时,林彪总会让刘亚楼帮忙搜集资料。

有一次,刘亚楼还没来得及搜集就受到了林彪的责备,刘亚楼不解,笑问:“你是不是想与粟裕比个高低?”那么,一向自信的林彪是如何回答刘亚楼的问题的呢?

毛主席对两人不同的评价

林彪和粟裕的身上有着很多相似点。

从家庭上来看,他们都出生于1907年,而粟裕也只比林彪大了四个月。他们两人一个生于洞庭湖以南的湖南,一个生于洞庭湖以北的湖北。

他们两人又都出身于地主家庭。粟裕是爷爷辈的田产众多,几个兄弟均分下来后,也都是上中等的地主,粟裕家里搬到县城时,还能盖小楼。

林彪家也是当地有名的大地主,湖北的大将徐海东就曾现身说法,说林彪家是非常有名的大地主。当年他还带着农民打过林彪家,还把他家的织布机拿出来分给了贫苦的人。

林彪

相同的家庭情况也让他们有了相同的读书经历,两人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且都是在1925年结束教育。

但两人加入共青团的时间却不太一致,1923年,林彪就加入了共青团。“五卅运动”爆发之后,林彪被推举为湖北学生联合会代表,出席了全国学联第七次代表大会。

相比林彪,粟裕起步较晚,出了学校之后才在1926年加入的共青团。

而粟裕入党的时间也比林彪要晚一年,但从实战经历来讲,粟裕要比林彪早一些。

林彪出生于黄埔军校之后,蒋介石很快发现了他的军事才能,想要伸出橄榄枝,让他加入国民党。

当时林彪已经加入了共产党,所以对于蒋介石的“好意”,林彪也并没有回应。直到后来蒋介石知道林彪的身份之后,这才打消了念头。

后来林彪担任红一军团第四军军长时,粟裕还在给毛主席当警卫连长,在毛主席的熏陶下,粟裕也学了不少毛主席的军事思想也为他以后的战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毛主席对他们两人有着不同的评价,却有着相同的态度。

林彪和毛主席

毛主席评价林彪,是无与伦比的常胜元帅。可以说,林彪是在毛主席的教导下,一步步成长的,是毛主席一手提拔出来的将领。

林彪在刚刚加入红军的时候也只有十几岁,敏锐的毛主席很快发现了他出色的军事才能。

如果说林彪是属于少年得志,风光无限,那么,粟裕则属于大器晚成,后来居上。

起初,粟裕只是毛主席身边的一个小小的警卫员,渺小到毛主席也没能一眼看到他的才华。

随着在毛主席身边的时间越来越久,粟裕的细心周到也让毛主席有了些许的察觉,随着两人交往的深入,1930年粟裕出任红六十四师师长,正式开始跟着毛主席学起了打仗。

毛主席也从战斗中发现了粟裕不俗的才干,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也让毛主席对粟裕刮目相看,他极富远见地对在场的人说道:“粟裕同志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

粟裕

毛主席也没想到,粟裕给他的惊喜还在后面,随着全面内战的爆发,粟裕七战七捷,首创打败了国民党美械装备,粟裕从毛主席身边的一个小连长,成了南天一柱的“护国大将军”。

从粟裕的身上,毛主席看到了革命的成功和未来,他大力称赞全军如果都和粟裕一样痛快地挖蒋介石的命根,革命的成功也就指日可待了。

当然,毛主席对粟裕有着前所未有的信任与倚重,甚至为他破例。

毛主席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党内同志上门,不管地位高低,资历大小,从不出门迎客。

但有两个人让他破了例,一个就是林彪,另一位就是粟裕。

林彪伤病痊愈后从苏联返回延安,毛主席亲自前往迎接。

粟裕

1948年8月,粟裕前来商议华野战略行动,毛主席非常激动,拉着他的手迎出门外,热切地说道:“我们的英雄回来了!欢迎你,粟裕同志!”

在饭桌上,毛主席也谈起了粟裕的杰作,孟良崮战役,这场战役让两个人没有想到,一个是蒋介石,另一个就是他。这样当面的褒奖,让粟裕激动不已。

此后,毛主席对粟裕更加重用,甚至屡屡将大权交给他,每当大战前夕,毛主席总会电示粟裕:“独立处置,不要请示”,“机断专行,不要事事请示。”

林彪年少成名,粟裕后生可畏,尽管两人成名前后相差十多年,但两人的军事才能并驾齐驱、旗鼓相当。那么,林彪又是如何看待粟裕的呢?

刘亚楼笑问林彪:是不是想和粟裕比高低

1946年底,粟裕取得苏中连续大捷,毛主席便将他的战例通报给了各战区,林彪当然也收到了一份。

粟裕七战七捷,能用3万兵力的劣势挑战12万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这让林彪在钦佩的同时也对这个战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林彪

于是他便让参谋长刘亚楼搜集了更多的苏中战役的资料,随后便将自己关在屋里,仔细琢磨了整整两天。

当刘亚楼再进去的时候,林彪突然说道:“粟裕尽打神仙仗。”他的一句话让刘亚楼摸不着头脑,林彪这才解释道:“粟裕打仗真行,他打的仗我都不敢下决心。”

刘亚楼也能从林彪的话语中听出他对粟裕的欣赏。从那以后,林彪对粟裕格外关注,而粟裕也不断地创造着一项又一项经典的战例,无不让世人震惊,也让林彪惊讶。

一直到淮海战役,林彪对粟裕的赞赏也越来越不加掩饰。

当时,林彪向刘亚楼索要淮海战役的资料,刘亚楼还没来得及搜集,林彪就责备起了他,对此刘亚楼有些不理解,便笑着问道:“林总,你对华野的作战情况,特别感兴趣,是不是想与粟裕同志比个高低?”

林彪和粟裕

林彪不生气也不恼,直接说刘亚楼:“你这个人说话欠考虑。”随后仔细地解释了他对粟裕感兴趣的原因。

首先,他是对打了大胜仗的兄弟部队都很感兴趣。其次,他对粟裕的了解,并不单单是表面上的,相比其他人,他对粟裕的了解要更多。

因为从南昌起义开始,到井冈山时期,就是他们两个人打仗最好,后来由于不同的经历形成了不同的风格。

而他自己因为压力太大,所以打仗就比较慎重。而粟裕长期孤军奋战,一般都是在敌人包围的态势下打仗,只能打冒险的仗,这就养成了他敢于冒险的特点。比如淮海这一仗,没让杜聿明跑掉就值得他学习和研究。

林彪的这些分析切实中肯,话语间充满了对粟裕的欣赏。

但事实上,粟裕对林彪也非常钦佩。

在解放之初,毛主席将台湾战役交给他,粟裕觉得这场战役影响比较大,于是便建议派刘伯承或者林彪来主持,尽管毛主席没有答应,但也能够看出,在粟裕的心中,是非常敬重林彪和刘伯承的。

刘伯承

军事上的粟裕和林彪难分伯仲,也让两人成为了惺惺相惜的挚友。

或许有人疑惑,这两个不善言辞的人是怎么成为好友的呢?

除了家庭情况的相似,两个人多数时候都是病恹恹的。林彪曾被阎锡山的小兵当做日寇误伤,留下了一辈子的后遗症,怕风、怕光、怕声音,经常头痛。

而粟裕在多年的征战生涯中,更是负伤六次,两次伤在头部,三块弹片始终留在头颅内,所以也经常犯头痛,总是说脑袋发胀,后来还不能左后环视,吃饭的时候都要把饭菜摆在一条直线上。

他们两人是毛主席最倚重的爱将,掌管着两大野战军,因此也只有他们两人让毛主席打破了不迎送党内访客的原则,亲自迎出门外。

两人也都敢于向毛主席斗胆之间,甚至和毛主席掰手腕。林彪谏言时,情急之下会说道:“请主席头脑清醒考虑之。”

毛主席和林彪

粟裕虽然没有这么直白,但也脾气倔强。毛主席三番五次让他过江南下,粟裕深知不妥,再三斗胆直谏,起初毛主席也非常恼火,说道:“林彪不南下,粟裕不过江,我们这个大戏难唱喽!”但在最后还是听了他们的话,同意了他们的谏言。

除此之外,他们的爱好也都大致相同,都不抽烟喝酒,不下棋打牌,性格都比较内向,唯一的乐趣就是看地图,一坐就是半天。

林彪和粟裕就像是复制出来的两个人,他们都是彼此的影子,而两人之间的关系也有些惺惺相惜的感觉。

就连林彪的女儿都说林彪在高级别的军事干部中,与粟裕来往是最多的。

粟裕

粟裕有难时,林彪还和叶剑英等人一起冒险帮他说话,顺利解救粟裕。而粟裕也对林彪知无不言,把林彪视为可以交心的人,向林彪谈论军事工作方面的意见。林彪听后连连称赞,说粟裕的意见很有战略眼光。

但因为历史等客观因素,也让两人有着不同的命运,林彪成为政治新秀,粟裕仅仅成为开国十大将之首,未入帅星之列,让世人为之遗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