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南疆,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喀什,而和田总是被忽略,喀什作为千年古城光芒四射,和田人们想到的似乎只有玉石。 和田作为万山之祖昆仑山脚下的千年玉都,这里是黄沙漫漫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千里绿洲,其实和田远不止只有玉石。 和田的老三宝: 玉石 ▼ ![]() 丝绸 ▼ ![]() 地毯 ▼ ![]() 也有新三宝 阿胶 ▼ ![]() 大芸 ▼ ![]() 维药 ▼ ![]() “于田小花帽”被誉为“世界上最小的花帽”,并被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 ![]() 于田县达里雅博依号称“沙漠里的原始部落”,这里妇女身穿的 “箭服”像个谜团,至今为外界津津乐道。 ![]() 和田的维吾尔药号称中国五大民族医药,声名远扬全国和中东以及东南亚一带。 ![]() 艾德莱斯绸手工作坊被誉为“21世纪最后的手工艺”。 ![]() 桑皮纸被誉为“活着的历史”。 ![]() 策勒县的“高皮帽子”被当地誉为“人品和威望的测试器”。 和田的“麦扎甫”被赞为“西域威士忌”。 ![]() 和田的“库买琪”被称为“南疆的比萨”。 ![]() 和田玉龙喀什镇的“烤包子”被人戏称为“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 ![]() 和田维药“伊木萨克”被全疆誉为“新疆男宝一号”。 ![]() 和田夜市被称为最有温度的夜市。 ![]() 但要说和田最神奇的是这里聚居着长命百岁的维吾尔族老人,这个奇迹曾引起国内外的关注。 早在1985年,新疆已经被国际医学会列为世界四大长寿区之一 。到2009年底,和田在民政部门登记享受政府生活补贴的百岁老人有370名,成为中国百岁老人最多的地区之一。 2009年,中华老年学学会在全国发起了第二届“中国十大寿星排行榜”评比,和田墨玉县吐外提乡120岁的努日·喀日成为举世关注的长寿老人,与他一起被评为十大寿星的还有和田县拉依喀乡118岁的艾萨·吾苏尔、洛浦县恰尔巴格乡116岁的多来提·麦麦提敏。 和田地区最著名的长寿老人集中在号称长寿之乡的于田县拉依苏良种场和号称长寿村的于田县巴格其镇恰勒瓦西村。拉依苏位于和田县城西部36公里处,这里是由拉依苏泉形成的一片独立绿洲。 ![]() 1995年9月,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研究生命科学和长寿之道的8名专家和国内外的媒体来和田做了一个半月的调研,恰遇和田县巴格其镇的百岁老人阿不都拉·卡乃依即将结婚,8名日本专家当场决定出资8000元为老人操办婚礼。 阿不都拉·卡乃依当年已经107岁了,新娘子吐送尼亚孜汗45岁,比老人的女儿还小两岁。
在和田,有关百岁老人的传奇故事还真不少。于田县拉依苏良种场有一位百岁老人牙库甫.阿吉,在他103岁时,全掉光的牙齿又重新长出新牙来,一时成为全村最大的新闻。 民丰县的亚森有这样一段故事:20年前,他去沙漠深处的牧业村阿克敦调研,当走到一户牧民家门口时,只见103岁的买提卡斯木正蹲在门边,肩膀一抽一抽地哭得很伤心,问缘故,他说他的妈妈刚打他了。亚森忙和村长进屋看个究竟,只见一位更老的老妇人正坐在土炕沿上气哼哼地生着气,村长忙问怎么了,老妇人用微弱的声音发了一大通牢骚,村长听完被逗笑了。随后,村长一边笑一边对亚森解释说:老妈妈说儿子都这么大了还不懂事,把她前天藏在土陶罐里的一块羊腰子偷吃了,她就生气地用扫把打了儿子一顿。一了解老妈妈的年龄,原来已经整整120岁了! 艾买尔·安江于2005年3月15日凌晨8点在沙漠小城民丰县离开了人世,终年101岁。 他是一位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和生命张力的百岁老者,一个足迹遍布前苏联、中亚诸国和我国西北东南广大地区的丝绸古道上的骆驼客。他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见证人,是新疆南部地区的“活地图”,也是塔克拉玛干人居百年兴衰变迁的一个坐标。他还是尼雅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和保护者。
某作家在和田地区探寻老人们的长寿之道。一位100多岁的维吾尔族老人用并不流利的汉语说:早上一个馕,中午一个馕,晚上不吃馕,而且只吃玉米面的馕。另一位95岁的老人,在50岁之前没得过什么病,只是近几年偶尔患感冒。她早晨喝茶、吃馕,中午吃拌面、汤饭和馍馍,晚上吃半个馕。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田老人们保持着最为正常的生活规律。 他们心态平和自然,精神压力很小,天天呼吸的是极为新鲜空气,一辈子没有接触过防晒霜,但他们却能够保证体内非常高的维生素D水平,不知道皮肤癌为何物。 曾经于阗乐舞美誉的西域三十六国,于阗国正是今日之和田,大漠胡杨、驼铃叮当、绿洲田畴、瓜果飘香,丝路文化和西域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中原文化和本土文化在这里融合共生,百岁老人目睹历史变迁,组成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多元文化的生活画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