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世名画《五牛图》的流转和鉴赏

 蓝鹰书院 2022-08-03 发布于北京
《五牛图》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古老,最早出现的纸本中国画,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而享誉世界。作者是唐代中期的画家,政治家韩滉,太子韩休之子。他初为主簿,因行仁政而步步高升,也因此被一贬再贬,最终在较为平淡的一生中病逝于长安。
唐朝社会风气开放,农业发展迅速,经济增长稳定,一派盛世安定之景。就在郊外踏青时,韩滉瞥见耕地里憨厚忠诚的老牛,顿时挥毫泼墨,落笔拭色,历经数月,才绘制出名传千古的《五牛图》。千百年来,特意赴宴来观赏这幅画的名家不计其数,可见《五牛图》的珍贵与受宠。在观赏的同时,除了注意画面,还须得揣摩动物的心理世界。
细细端详这1.84m长的画卷,五头硕壮,惟妙惟肖的老牛跃然纸上。左起,是头极具代表性的黄牛。眸里透着灵光,双角朝前微翘。四蹄分立,褶皱的皮毛慵懒地顺着脖颈垂下,骨架清晰可见。
右边的黄牛体色更浅,头部向后扭转,目光正视前方,双角曲折蜿蜒,线条流畅,一对小耳挺立,牛舌伸出唇外,呈舔舐状,顽皮又俊俏。
位于中间的牛儿正立于前,面着观者。脊梁高耸,牛角向两边撇去。眼周臃肿,鼻口刻画精致。腿蹄整齐,憨厚逼真。
右侧的两头牛呈同样的偏右侧状态,姿势像是咀嚼着中低处的植物。一只白底黑斑,角则向上延伸,尾端仿若银钩。一只角部圆钝,钝角状垂下。炯炯有神,姿态千娇百媚,栩栩如生。
纸本的用料是短日照作物——黄麻。纸张粗厚,防虫防蛀,经久耐磨。《五牛图》是唐代极少数的珍品真迹之一,赵孟頫、项元汴等名家观赏《五牛图》之际,还赋诗题句,赞美夸耀《五牛图》及其作者韩滉。这件作品线条流畅,粗墨线勾勒,工笔完整,极其适合小品一番。观感刚毅,墨色五分。鹅黄、赭石、硃砂等国画颜料的运用出神入化,还原度和识别度都极高。
这幅画能够流传至今,受到关注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创新。《五牛图》没有循规蹈矩,而是打破常规,独树一帜,弱化了刻板形象,非半侧面,多种角度进行刻画,解决了困扰中国绘画史多年的透视问题。正如鲁迅先生对白话文的贡献,奠定了他文坛的地位。《五牛图》也正是如此,渊渊细流,润了千古,直击人心。
在唐朝中期,鼎盛时代,作为宰相的韩滉,大力鼓励农耕。以牛,马,羊等家畜入诗入画,也正是鼓励耕织的体现。专家指出,韩滉用牛寓意他们兄弟五个人,表明他们爱国爱君,爱同忠君的决心与志向。
2021年,牛年,中国邮政推出了《五牛图》的邮票样式,呼应生肖主题。
清朝乾隆(爱新觉罗·弘历)年间,乾隆帝用几十块方章盖了许多款识。1900年,八国联军烧杀夺掠,劫走了宫廷典藏《五牛图》。流失海外后,杳无音讯。至于《五牛图》的回归,20世纪50年代,香港吴氏集团破产,以高价拍卖未公布的藏品《五牛图》。周总理(周恩来)委派团队不顾一切地拍回了流失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但完整度不及当年,虫洞腐蚀处甚至达到了百处之多。《五牛图》入选义务教育美术课本,今天我们可以在七年级上册课本中相见。
牛自古冠以勤恳,劳以致富,朴实,亲切的形象。也正是因为诸多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精神灌溉了人心底深处的泥沙,方使《五牛图》的价值和受喜爱程度最大化。默默声里,诉说着它冥冥之中的真正含义。朴素,真实,毫不修饰。
恰如片状石子,在无风泊面激起的簇簇浪花,在无人的深夜,牛声铿锵有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