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朝第十一位皇帝 妥懽帖睦尔失去汉国而镇守蒙古国 继续传承元朝

 梦想童年594 2022-08-03 发布于江西

 孛儿只斤·妥懽(huan同欢)帖睦尔(Toghon Temür,蒙古语意为"铁锅",公元1320年----1370年),元朝第十一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五位大汗。元明宗长子,元宁宗长兄。生母是圣裔迈来迪。在文宗谋害了妥惟帖睦尔的父亲明宗以后,又怕他成为后患,便将他迁居高丽,后再迁移到广西静江。妥懽帖睦尔在静江居住了一年左右,在这期间他寓居于大圆寺中,受该寺的秋江长老教导,学习了《论语》《孝经》,并每日练习写字两张。妥懽帖睦尔性格亦活泼好动,常常掘地为穴,撒尿其中,然后活成泥,做成各种玩具。他还经常做孩子王,带领二三十个小孩做纸旗杆,插在城上。秋江长老还注意培养妥懽帖睦尔的言行举止,教导他:"太子乃国家金枝玉叶,不比凡民,见大官人来,切不可妄发言,亦不可不自重。"于是每当有官吏来寺里巡查时,妥懽帖睦尔就正襟危坐,官吏一旦离开,就嬉戏如初。妥懽帖睦尔即位后,为报答秋江长老的恩德,不仅大加赏赐,还将大圆寺改为万寿殿(现址为靖江王府)。宁宗于公元1332年11月病死,太后即命河南平章伯颜接他回大都即位。后因伯颜的反对,他又闲居宫中3月。伯颜病死,他才于1333年6月已已日即位,称号为兀哈笃汗,改年号为"元统"。在位36年。

妥懽帖睦尔登基后,是一个"深居宫中,每事无所专焉"的傀儡皇帝,继燕帖木儿而兴的权臣伯颜以右丞相的身份专擅朝政,但是燕帖木儿家族的势力仍然很大,其弟撒敦为左丞相、儿子唐其势为御史大夫,女儿答纳失里还拥有皇后之尊。到元统三年(1335年)时,撒敦死去,唐其势升为左丞相,欲与伯颜争权,遂与撒敦弟答里密谋发动政变,杀伯颜,废顺帝,另立元文宗的义子塔剌海(燕帖木儿之子,唐其势之弟)。同年六月,伯颜粉碎唐其势的政变,消灭燕帖木儿余党,同时将答纳失里皇后逐出宫中,并将她杀害。同年十一月,顺帝以"祖述世祖"为名改年号为"至元"。

进入至正时代,元顺帝"图治之意甚切",脱脱为挽回元朝统治危机,亦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史称"脱脱更化"。脱脱恢复了科举制度,颁行《农桑辑要》,整饬吏治,征召隐逸,蠲免赋税,开放马禁,削减盐额,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编修三史。中国历来有修前朝历史的传统,元朝建立以后,由于正统之争,辽、宋、金三朝的历史一直没有正式编写过。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妥懽帖睦尔诏修辽、宋、金三史,脱脱担任总裁官。脱脱决定辽、宋、金皆为正统,并组织了汉族史学家揭傒斯、欧阳玄,畏兀儿族史学家廉惠山海牙,党项族的余阙,沙剌班(汉名刘伯温),蒙古族的史学家泰不华等人一起参加修史,开创了各族史家合作修史的先例。实行儒治,包括开经筵与太庙四时祭、亲郊祭天、行亲耕礼等活动。在顺帝的励精图治与脱脱的勤勉能干之下,至正初年的元朝一度呈现回光返照的局面,在伯颜时代受压抑的汉族儒生也为之振奋。

妥懽帖睦尔在位后期,先后有脱脱、哈麻等弄权,政治腐败,宫廷奢侈挥霍,水早灾荒又很严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公元1350年实行"变钞",发行"至正宝钞",使物价飞涨。公元1351年大举"开河"((治理黄河),激起了农民大起义。后来,大将扩廓帖木儿和孛罗帖木儿又纷争不息,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也企图夺取皇位,他已不能控制朝政。

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建立明朝。闰7月,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北伐,攻克通州后直指大都。8月,妥懽帖睦尔慌忙任命淮王帖木儿不花为监国、庆童为丞相,留守大都,自己携后妃和太子逃往开平(今内蒙古多伦北面石别苏木),元朝灭亡。公元1369年,明军攻克开平,他又逃到和林。1370年明军再次北伐,他逃到应昌(今内蒙古阿巴哈祸尔旗东南),不久患痢疾病死。

妥懽帖睦尔死后的庙号为惠宗。明太祖因为他"知顺天命,退避而去",加号顺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