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毕设故事|黄煌「桑梓」

 顺其自然h 2022-08-03 发布于北京

「桑梓」

《桑梓》以对家乡的温暖回忆为灵感来源,从河流上的粼粼波光、长满青苔的砖缝、老屋、废弃的木质储物柜、剥落的墙皮中获取灵感,一路收集了从前的衣服和手织土布床单,并对它们进行了重组和再创造,将家乡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展现。

|2  毕设创作过程

在可持续发展的大主题下,在回家整理弃用已久的物品时,我找到了一床老粗布床单。当一次次回到老家,回到那个难得的阳光灿烂的南方小镇时,我从种种细枝末节里找到了难以割舍的回忆。作为毕业设计,“家乡”这个主题有纪念意义。

于是我花了不少时间重新探访我的家乡,或者说,我是在这座小镇上寻找过去的种种回忆。

图片

△摄于2022年2月

图片

△概念板

在家里找出的老粗布床单的基础上,我继续在小镇以及农村的老人家中寻找类似的材料,并在收集到这些材料后进行了拼贴配色实验。在所收集到的面料中,格纹布成为一种突出且有趣的材料,成为设计中的重点。

在将回忆具象化的过程中,我找到了墙纸和包裹这两种形态。剥落的墙纸里有时间的痕迹,包裹着物体的布料又有着奇妙的褶皱,这些可以组成服装的廓形和细节。

图片

△面料搭配与廓形实验

接下来我做了一系列面料改造实验,包括对格纹面料本身的改造和将其他面料转化为格纹形式。

图片
图片
图片

△面料实验

综合以上部分,我进行了草图绘制、选择和细化。

图片

△草图

第一件裙子中钉扣子使面料产生褶皱的方法并不可行,所以改用了另一种刷糨糊固定褶皱的面改方法。在制作过程中,面料位置褶皱程度和面料硬度都对最后的效果有影响,所以在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反复修改。

裙子由四种格纹面料组成,最前面为深蓝小格纹围裙,第二层为浅蓝色小格纹面料,第三层为黑白大格纹面料,背部为第四种黑色小格纹面料。因为这些面料年代久远,上面有部分破洞,这些也称为服装的一部分。在制作过程中,除了刷糨糊自然风干固定褶皱外,有时需要面料向外鼓起,在刷糨糊后我使用吹风机吹热风来固定形状。

中间调整了几次廓形与体量后,除了前文提及的四种面料,又填补了新的面料,并在凸起部分贴上银箔表现粼粼波光的的感觉。

图片

△面料实验

图片

△制作与修改过程

图片
图片

△部分细节

第二件衣服的廓形来源于被裹住的衣柜,我将外表拉扯和堆积出的褶皱与西服结合,并在左右使用了不同样式的黑白格纹面料。

最开始的立裁中我做了两种褶皱效果,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最后将褶皱调整为从肩部出发同时和领子结合,直至腰线,形态比前两种试验都自由。制作西服的下半部分时,我在腰部做了一个臀垫,面料捏褶后搭在臀垫上,以此达到想要的廓形。

图片

△制作与修改过程

图片
图片

△部分细节

| 3    展示成果

图片
图片

       感谢我的导师李迎军老师,从毕设选题到设计思路与成品制作,导师都会耐心指导我,在我迷茫时给予我建议和鼓励,让我有信心继续完成毕业设计。感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各位老师们提出的宝贵建议和给予的认可,让我的设计得以不断完善。还要感谢场外援助崔老师和张老师,在成品制作上帮助了我很多。最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家人们和朋友们,给予我包容、支持与鼓励!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22届毕业设计线上毕业作品展

  图文提供 | 黄煌

视觉设计 | 黄煌

导师审核 | 李迎军 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副教授

图文编辑 | 罗雪辉 冯佳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