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举一下手,有多少人认为,早期的恶性肿瘤,做完手术之后就彻底和癌症说了再见,不需要特意留意了? 其实类似的想法在患者当中还是比较常见的。由于频繁的复查“很麻烦”,并且不论是辅助化疗还是辅助放疗都必然伴随着痛苦的副作用,因此有一部分患者会拒绝所有的后续治疗、复查和调养。 但这种行为是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的。举例来说,我们曾经提到过的一位ⅢA期肺腺癌患者,就是拒绝了所有的辅助治疗,并且拒不复查,结果导致错失了治疗良机,复发时已经是Ⅳ期。 显然癌症的康复并非一蹴而就的,患者需要长期的复诊,也需要在生活方式上做出调整。我们为大家整理了在癌症康复期必须注意的6件事。 癌细胞最怕患者做好的这6件事,你做到了几个? 随访好 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表明,术后3年是癌症复发转移的高发期,约占全部复发的80%,少数发生于术后3~5年,约占10%;超过5年未发生复发的,再次复发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因此,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术后5年的随诊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医生会要求患者在术后2年内每3个月随访一次,术后3~5年内每6个月随访一次,术后5年以上每1年随访一次,直至终身。部分风险比较高的患者,术后1年内可能还需要每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内随访,密切观察病情的发展。 可不要轻视了这个随访,或者嫌频率太高、“太麻烦”。只有做好了检查,才能抓住癌症复发的蛛丝马迹、将危险“扼杀在摇篮里”;或者发现毫无复发迹象,才能有理有据地说自己已经康复了啊。 检查好 对于有机会做手术的患者来说,能把肿瘤直接切掉,这当然是最理想的情况。但是手术切得干净不干净呢?这就要靠病理检查来判断。 确定了切缘无癌细胞、证明手术将这一个肿瘤完整地切除了,后续也仍然存在一个问题:癌细胞还会不会躲在人体其它的部位、或者血液循环当中呢? 要知道,癌细胞本身有着粘附能力差的特点。它们不会像正常的细胞一样发挥功能,更不会像大部分正常细胞一样一生呆在某一个特定的“工位”或“区域”内工作,或者像免疫细胞那样有规律地“出差”——癌细胞只会在它们能够去到的所有地方“乱跑”,发现哪里有薄弱点,就在哪里扎根并增殖成一个新的病灶。 血液以及淋巴循环尤其是癌细胞喜欢搭的“顺风车”,一些癌细胞从病灶上脱落之后,就会随着血液以及淋巴液跑到远处的脏器位置,并形成远处转移病灶。 在做完手术之后,仅仅通过病理检查或影像学检查来评估疗效,很可能是无法发现已经循环于血液当中的癌细胞的。不过呢,如果这个时候使用血液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查,是可以观察到CTC数量增加的,能够更早、更敏锐地预知病情的进展。 吃好 对于患病的机体来说,手术既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也是一次不小的创伤。接受了手术的癌症患者,术后的饮食(或者叫术后营养支持)的主要目标包括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和术后康复以及改善生活质量等。 值得注意的是,营养支持治疗对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尤其重要。这部分患者消化系统功能受到的损伤更严重,同时容易并发一些特殊的症状,如吞咽困难、食欲缺乏、腹胀、胃部灼痛等,持续数周甚至数月。因此,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也应当将这些症状的处理与改善考虑在内。 术后的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伤口什么时间能够恢复。良好的营养供应有助于促进伤口的愈合,相信很多人都有了解,营养不良可能导致伤口迟迟不愈合。若营养匮乏、伤口长期暴露,感染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蛋白质与新生血管的形成、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胶原的合成密切相关;维生素(尤其是B族和C族)以及微量元素(锌、铁、铜、锰等)与伤口的愈合也密切相关。 01 蛋白质 02 维生素C 03 锌 除了吃得营养以外,大家还需要注意一种与“吃了什么”密切相关的“编外器官”。我们对这种“器官”的了解还处在探索的阶段,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它和人体健康密不可分。 03 锌 睡好 熬夜,这是癌症发生的诱因之一,也是影响术后恢复的原因之一。 首先,熬夜会损伤人的免疫能力;其次,熬夜影响人的情绪,可能会导致人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下,影响免疫功能;再者,熬夜会影响人的内分泌功能,一些激素的异常,也会影响免疫能力。 归根究底,熬夜会让人体免疫系统杀灭癌细胞的能力变弱。如果术后还有残余的癌细胞,偏偏免疫功能又变弱了,那么它就更有可能会变成一个复发病灶。 至于如何提升免疫能力?吃好、睡好、运动好、心情好——再加上经济条件允许下可以补充一些保健品或保健食品,免疫能力自然会变强。 免疫调节剂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疗法,有助于免疫系统对抗细菌,病毒及癌细胞,包括胸腺肽,干扰素及白细胞介素等。需要提升免疫的人群会注射免疫调节剂,比如在赴前线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都注射了胸腺肽来提升免疫力;临床医生会放化疗之后同时给予胸腺肽或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免疫调节剂来增强癌症患者的免疫力。胸腺肽是临床最常用的提升免疫的调节剂之一。 胸腺肽是胸腺产生的一种多肽蛋白,平衡和调节免疫功能,是一种与机体的细胞免疫有密切关系的多肽蛋白。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监视和杀灭病变细胞和清除体内衰老死亡细胞的作用,即是“免疫监视”也是“免疫自稳”功能。 人到成年后,胸腺达到最大而后胸腺逐渐萎缩,人体机能也开始下降,胸腺肽分泌开始减少或缺失,人体第一道免疫防护城墙渐渐失守,各种疾病也随之而来,此时为提高免疫功能减弱的机体,补充胸腺肽是必须的。 运动好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参加运动的患者,死亡率会比不运动的患者明显降低;参加运动的康复者,复发的概率也会比不运动的康复者明显降低。 这些“运动”不一定指让人汗流浃背的剧烈运动,包括瑜伽、慢跑、快走、太极拳等等在内的温和的运动,都能够对患者以及康复者带来益处。 心情好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负面的情绪常常会影响身体健康。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等不良情绪,反应在机体,很可能会影响人体的激素水平与免疫功能。术后康复期的癌症患者,如果精神长期处于负面情绪笼罩之下,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激素水平紊乱,对于疾病的康复是非常不利的。 保持良好的心态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了解自己的疾病。只有了解了癌症、了解目前临床上治疗癌症的诸多进展,才能够坚定抗癌的信心, 在接受治疗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果对于治疗、康复或者营养方案还有疑惑,可以选择联系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会诊,选取最科学、有效的方案,自然能够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与预后。 适当的社会活动与运动能够有效改善人的心态,家庭的支持对于一位癌症患者来说更是雪中送炭。正如一位癌症病友就自己的亲身感受所说:“在癌症面前,谁能树起必胜的信念,遵循科学的防治原则,与经治医生密切配合,努力适应新环境,对周围事物培养兴趣和爱好,坚韧不拔地与病魔抗争,谁就能获得生存与康复的希望。” 的确,在临床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同样的医疗条件下,一些病人思想开朗,有着与疾病抗争的顽强意志,比那些因患癌症而思前想后、精神陷入极度苦闷的人治疗效果要好得多。如果精神完全被摧垮,即使再好的疗法也收不到理想的效果。 最后,希望病友们都能坚定抗癌的信心和决心,为自己打开长生存大门! 希望了解国外最新药物治疗方案? 试试与国际知名专家直接对话! “汇”抗癌系列 *基因药物汇提醒:本文中涉及的药物及方案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数据来源为已经发表的论文或会议摘要,仅供专业人士参考,不能作为真实世界应用效果的保障。新药临床试验应在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基因药物汇不建议患者自行使用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一款药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