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现在开始,我将追寻你的名字——生物制剂|一页手册 · 协和八

 协和八 2022-08-03 发布于北京

小编按:

医疗技术进步到今天,生物制剂已经投入临床应用,成为不少科室的「热门」。你了解这些「新朋友」吗?那些琅琅上口又好像毫无规律的中文名,配着长得都差不多的英文,是否曾让你感到困惑?本文将带你揭开生物制剂命名的神秘面纱,希望从此大家看到生物制剂都能「顾名而思义」。


什么是生物制剂?



生物制剂是应用基因生物工程技术,靶向一些特殊抗体或细胞因子的重组产物,广泛用于风湿免疫性和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等。相比于传统药物,生物制剂的靶点精准,起效迅速,副作用相对小。
根据免疫原性,生物制剂可分为鼠源单抗、人鼠嵌合单抗、人源化单抗、全人源单抗。鼠源单抗是从小鼠体内提取,完全由小鼠基因编码产生,免疫原性强。而人鼠嵌合单抗由鼠源可变区(约35%)+人源恒定区(约65%)组成。进一步,鼠源单抗可变区的关键识别域替换到人源抗体,即约5%鼠源+约95%人源,达到了人源化抗体。全人源单抗是完全用人类基因编码产生,产生抗药物抗体的风险较低,疗效好,但也并非全人源绝对优于人源化单抗。
 图1 生物制剂的免疫原性与命名(图源:参考文献[1])

奇奇怪怪的名字都是咋回事?


如上图所示,看到一些词缀时,你大概可以get到生物制剂的一些信息(其中,-mab代表monoclonal antibody)。2017年之前,WHO的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INN) Working Group制定的命名规则是药物名称由4部分组成,分别为自由命名 +靶点+ 抗体种类+mab。


比如:Rituximab(利妥昔单抗)=Ri(自由命名)+tu(肿瘤靶点)+xi(人鼠嵌合)+mab
2017年,由于临床发现免疫原性与人源化程度并不直接关联,所以决定取消substem B,即抗体种类这一部分。


2021年11月,将后缀-mab进一步细化,分为:

  • -tug=未经修饰的免疫球蛋白

  • -bart=人工抗体

  • -mig=多重免疫球蛋白

  • -ment=抗体片段

常见的生物制剂有哪些



生物制剂使用注意事项

针对不同的疾病,不同的生物制剂适应症有所不同,在此不详细讨论。通常在进行生物制剂治疗之前,需重点关注有无感染(如结核、HBV)、恶性肿瘤等疾病。
拟行TNF-α抑制剂者,需注意是否有心功能不全。拟行IL-17A抑制剂者,需注意是否有炎症性肠病史或家族史、系统性真菌感染。活动性结核患者禁止使用生物制剂,对于非活动性结核和结核潜伏感染患者,应慎用生物制剂,如需使用,建议在治疗前给予预防性抗结核治疗。

参考文献

[1]Parren P W H I , Carter P J , Plückthun, Andreas. Changes to 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for antibody therapeutics 2017 and beyond: of mice, men and more[J]. mAbs, 2017, 9(6):00-00.

[2]Jones T D , Carter P J , Plückthun, Andreas, et al. The INNs and outs of antibody nonproprietary names[J]. Mabs, 2016, 8(1):1-9.

[3]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银屑病生物制剂治疗指南(2021)[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1, 54(12):15.

[4]Bayer V . An Overview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J]. Seminars in Oncology Nursing, 2019, 35(5):150927.

作者: 小果排草

审阅: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 王亚男

编辑:凡拉明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