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句古言,开悟今人(牢记在心)

 修善无上 2022-08-03 发布于湖南

老祖宗为我们总结了非常多做人做事的智慧,浓缩成简单精辟的语言,让后世人受益无穷,下面有七句古语,道尽了人生大智慧,反复读诵领悟,必能使你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一起来看看。

一,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芝兰生长在深林之中,这里鲜有人至,但是它们却不因为无人欣赏而不散发出迷人的香气。花开乃是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你欣不欣赏,对它来说没有任何影响。我们做人也是一样,不要做什么事,都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好评和夸赞,这样就显得太过虚伪了。

二,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出自《论语》。这句话跟上面那句话的意思有点相似。说的是,古时候的人们通过不断的学习,精进,是为了提升自己,不断的修为自己,而今天的人学习是为了什么呢?为了别人,为了表现出来给别人看。有的孩子学习是为了父母,为了老师,为了得到好的名声,所有这些都是外在的虚幻,真正自己的修为和德行提高了,才能受益终身。

三,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潜伏时间长的,一旦显露出来,就可以达到较高的高度,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厚积薄发,等待时机。如果一件事物总是锋芒毕露,争先恐后地想要得到第一,又快又好,那么到了后来,最先衰落的可能也是它。如昙花一现的美好,并不值得追崇。

四,知生之必死,则保生之道不必过劳。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互相对应的,我们知道有生,那就必然会有死。生死变换,交替循环,乃是自然规律。所以,我们不应该对其过于执着。有的人过分地注重养生,陷于其中,反而会受其所困,越养生,问题和毛病就越多,你若懂得简单、无着,看淡,放下,自然就能得到自在,身心安泰了。

五、上智者必不自智,下愚者必不自愚。拥有上等智慧的人,一定不会认为自己真正有智慧,最没有智慧、最愚笨的人,他也不会认为自己是愚钝的。这就是告诫人们,对于好的事物,我们不能执着而生傲心,对于不好的,我们也不能愚昧,视而不见,而应该明察秋毫,努力反省并改过。

六、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其实就是规矩,一个人做人做事不能没有规矩,想如何就如何,这样的人只能走向堕落。每个人都应该严格地修身,让一言一行都符合规矩,符合礼教,这样你的德行和福报就会越来越多。

七、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善于游泳的人反而有可能落水,而善于骑马的人往往会摔倒在地。因此,切莫因为自己拥有一技之长而沾沾自喜,高傲自大,所谓“马有失蹄,人有失足”,就算自己再有把握的事情,也应该谨慎小心的把它做好,一旦骄傲,就很可能一败涂地。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完善自我,即是修行欢迎随喜转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