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最害怕的6件事: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对孩子不耐烦;当众比较/指责孩子;不接纳孩子的朋友;对孩子撒谎"哭穷"!很多父母都不知道

 qiangk4kzk8us4 2022-08-03 发布于云南

爱,是世间所有父母能够给孩子最宝贵的东西,没有哪一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这也是做父母的初衷。

但往往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经意间就做出了与爱相悖的事情,在孩子的幼小稚嫩的心灵上留下了无法弥补的伤害。

家长不要觉得只有打骂才会带来伤害,下面这5种做法,对孩子的伤害也是不容小觑,可惜很多父母都忽略了。

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前几天和朋友一家人出去玩,但刚出发时就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朋友的8岁儿子不好好坐着,总是想着把头探出去,坐在副驾驶的朋友提醒了好几次,孩子不以为然,直到不小心撞到了头。

朋友老公抱怨了好几次说:“你怎么不好好管下孩子呢,这么危险”,朋友当场在车里就发飙了,说:“我没管吗?我说了好多遍他不听呀,你行你管呀,就知道说我。”

两个人在车里吵了架起来,见到这番场景的孩子低着头不说话。我赶紧劝两个人都少说几句,都冷静一下。

后来他(朋友孩子)问我,“爸爸妈妈吵架是因为我吗,我是不是做错了”,很多人都觉得,小孩子懂什么,大人吵架和他也没关系,就算看到了,过两天就忘记了。

但其实孩子会因为你们这次吵架一直耿耿于怀,你们这样做带给孩子的伤害一点也不小。

对孩子不耐烦

想起知乎网友小丽分享过小时候的一次经历:

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我很小就懂事了,小时候就希望能帮父母分担一些事情,很心疼他们。

记得有一次妈妈回家,转身就去了厨房做饭,我当时很想帮妈妈的忙,就跑到厨房想摘菜洗菜,妈妈说:“不用你帮忙,你给我赶紧出去”,但那时候我执意帮忙,然后不小心碰到了旁边的盘子。

妈妈看到碎了一地的盘子,很生气地吼我:“要你有什么用,跟你说了不用帮忙,赶紧给我出去”,我当时感觉一下被打击了,因为我很想帮忙,然后妈妈很讨厌我这样。

当孩子提出想要主动帮忙,代表他是想要和你近距离接触的,但父母的不领情或者反感,会把你和孩子的距离拉得很远,下次便失去和你沟通的热情了。

当众比较/指责孩子

“你这孩子躲在房间里干嘛,见不得人吗?赶紧出来,不要这么腼腆。”

“你堂哥门门功课这么优秀,你看你这次期末考试有几门才勉强及格。你赶紧学着点。”

每次过节聚餐的时候,父母往往会以孩子性格、成绩为话题,有些甚至喜欢在很多人面前指责孩子。

为什么呢?

因为父母常常觉得“在人多的地方指责孩子,孩子往往就更能听进去,试图用人多来震慑孩子,让孩子听话”,但事实呢,这样做的效果很差。

孩子的感受更多是“在众人面前被批评”,毫无自尊和面子可言,当你只顾指责他的短处,这无形中,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

慢慢就会变成没有目标和价值感的孩子,成为经常自我怀疑、否定自身价值的人。

不接纳孩子的朋友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经常说“要成为孩子的朋友”,这需要父母不断修炼提升自己才能做到。

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做到,当你和孩子沟通时,去接纳孩子的朋友。父母或许会产生不解,我有做到这一点呀。

当孩子的朋友是一个爱打游戏的人,你愿意让孩子和他玩吗?

大多数父母肯定都摇起了头。就像和家长小陈说的困惑一样,我不想干涉孩子的交友自由,但是当孩子交了一些不好的朋友,我就怕孩子学坏了。

对于父母,有着这层顾虑可以理解,但是对孩子来说,随着身心的逐渐发展,他们更希望父母以“大人”身份对待他们,尊重孩子在选择朋友时所拥有的自主意见。

如果你擅自干涉孩子交友,或者不接纳孩子的朋友,这势必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而且孩子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朋友,你的干涉只会让孩子离你越来越远。

对孩子撒谎“哭穷”

有些父母由于育儿知识的缺乏,为了激励孩子奋斗,喜欢向孩子“哭穷”,因为他们觉得,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虽然这是父母善意的谎言,但对孩子来说却是一种困扰。

因为家本来是温暖的港湾,现在却是压力的来源,孩子每花一分钱,他会有愧疚的心理,“这是父母辛苦挣得,我这样花出去合适吗?”

久而久之,他会觉得自己家条件不好,不能跟朋友比。在朋友面前没办法抬头,觉得自卑,遇到喜欢的人也不敢追。

长大进入到职场后,很多事情他都是选择退让的那一个。物质上的贫穷只能限制孩子一时,但是心理上造成的贫穷,会跟随孩子一生。

孩子最害怕的几件事情,父母记住了吗?

或许只是你不经意间的做的几件小事,但是对孩子来说却是极大的伤害,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带给孩子不好的体验。

你的孩子有叛逆、厌学、沉迷手机等问题吗?可以在评论区一起留言互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