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七夕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吟读着北宋婉约派词人秦观的《鹊桥仙》一词,不经意间,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七夕,又如约而至。 七夕当晚,星光灿烂,辉耀天穹,曼妙温馨……人们早早将案桌抬到院子里,摆上甜瓜、西瓜、水果等果品,女孩子则在案前将线穿入针孔内,据说一次能穿过,将来必定是个巧媳妇。据史书记载,这个节日在唐代就很兴盛了,《东京梦华录》记载:唐时京师七夕,贵家多结线缕于庭,穿七孔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乞巧主要是向织女乞愿、赐教、学习。相传天上的织女乃玉皇大帝之女,她心灵手巧,很会织布,经她手织出来的布匹缝成衣服,露不出缝来,人们美其名曰“天衣无缝”。牛郎父母早逝,他和哥嫂一起生活,因嫂子小气吝啬,牛郎寄人篱下的生活很凄惨。一天晚上,与他朝夕相处,放牧为伴的老牛对他说:我要和你告别了,我死了之后,你就踩上我的角到前面的河边去找你的妻子,前面的那条河就是天河,那儿正有九位仙女在沐浴,你若看上谁,就将她的衣服偷走,这样她一定会向你要衣服,你就可以娶她为妻了,”牛郎按照老黄牛说的话,拿起了织女的衣服,其他的女孩子都惊慌地跑掉了,在牛郎的诚恳请求下,织女终于答应做他的妻子。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男耕女织,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并生育了一儿一女,日子过得很甜蜜。 ![]() ![]() ![]() 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没想到织女私自下凡,同牛郎结婚相爱一事,让王母娘娘发觉了,她很是生气,派天兵天将织女追回,牛郎见妻子被掠走,不顾死活,携儿带女踩上牛角(角船)腾空追去,当快要追上时,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往后面一划,划出了一条波涛滚滚的天河,将牛郎织女一个隔在茫茫的的天河之东,另一个则隔在天河之西……牛郎织女望河兴叹,朝思暮想,苦苦地隔河相互守望。 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每年七夕这天,无数喜鹊自发飞来,用身上五彩羽毛化成一座跨越天河的彩桥,让牛郎织女踏上美丽的鹊桥,重逢团聚。古诗《迢迢牵牛星》作了很好的描绘: ![]()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如果七夕这天遇上下雨的话,人们会认为这是牛郎织女久别重逢,诉说脉脉情话时流下的幸福眼泪。古往今来,人们会在此刻触动情思,美丽的传说不知打动了多少纯情男女,勾起了无数青年男女的美好遐思和愿望! 银河相隔两遥遥,喜鹊多情架彩桥。海枯石烂心不变,天荒地老挚诚邀。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人们把七夕节当作是中国的“情人节”,同时,七夕节也被称为乞巧节或者中国女儿节,祈求她们能有如天上仙女一样聪慧的心灵和双手。当然,对于情窦初开的少女们,在这个美妙浪漫的晚上,对着灿烂的银河,浩瀚的天穹,许下美丽纯真的爱情心愿,给人无限遐思和憧憬! 无巧不成书,家乡赶庙会的日子也恰逢七夕节。这一天,商贾云集,四里八方的人们纷纷赶来,购物、游玩、品尝风味小吃,盛况空前,热闹非凡。村里人则会放下农事,待在家里,用好酒好菜招待亲朋好友,推杯谈笑,乡情俚语……飘荡在村舍坊间! 夜幕降临,村里请来的戏班子则会在村口的老戏台唱几轴地方传统老戏,引来不少戏迷驻足观看,过一下久违的戏瘾……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家乡的庙会撞上了一个传统的美好日子!她给了我许多快乐的时光,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如今,家乡的这一传统盛会,沐浴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春风,已注入新的活力,奏出了新的时代乐章! |
|
来自: 120035948@qq....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