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日里的二华界河——方山河

 华州文史荟萃 2022-08-04 发布于北京
夏日里的方山河
作者:张稳善
南接秦岭北入滩,渭水行走滩内面。
中间河段称方山,碧波荡漾草依恋。


南望秦岭,巍峨山巅。层嶂叠恋,翠绿蜿蜒。玉石片片,鸟鸣果甜。方山峪纵深二十余里,谷底水流不息,清澈见底,奇石連連、水质清甜。谷间鸟语花香,爽心悦目,俯身水面喝一囗清泉,润了喉、润了身、润了肠胃、体态清新。由此引来不少游客,纳凉修身。层层瀑布、潭潭溪水,泛起的浪花滴滴润肺。脚踩水中,顿觉身轻气爽、心旷神怡。河水穿过山涧,流入河川,这就是话说的方山河。

青龙出谷离深山,玉露甘泉送禅院。
僧俗古友共用膳,一片佛心照凡间。

方山河出峪笫一站,途经令人肃然起敬的佛光禅院——方山寺。寺内大雄宝殿五间,中厅塑有释伽摩尼金身佛像,侧立金身罗汉。殿前晨钟一盏,身高二米有余,足有八佰多斤,少说也有两千年历史。近年来方山寺承多位善仕募捐善款,几经修复,建成配殿若干间,并建东西角楼两间,白玉花岗石铺地,十分精湛。每日木鱼晨钟、诵经打禅,许愿求仙、鞭炮不断。

秀丽方山锦绣河,一山一水养白坡。
文庙建在东北角,土肥地沃人富贵。


方山文庙原体结构考究,富丽堂皇,飞畜走兽,雕梁画栋,青砖琉瓦、五脊六兽。由于年久失修,改为教堂,终日善男信女,云聚作修。

一泻千里一溪流,流过郑西陇海路。
飞流直下进郑都,汇入江河育神州。
(注:郑都指古郑国国都,今拾村北拾村一带。)


方山河清澈见底,缓流向北。偶尔天降大雨,峡谷水流瀑涨,带着清沙泥土,直奔渭水而去。大浪过后,泥土漂过,洁白的沙粒积在一起,便成了村民建房的必备材料。溪流穿过郑西干道,流过陇海铁路大桥,一路直下。每到一处,小草招手,野花微笑。

西安潼关古官道,方山河上建石桥。
改革开放通途造,满载硕果通途跑。


桥畔上老者笑论天下事,妇孺孩童唱着小曲小调。聊聊三国、说说离骚;眉户秦腔,声声波涛,打过金枝、斩过黄袍,花亭相会、屠天状元,高喉破嗓、尽情欢唱;桥南靓女戏水,桥北俊男歌嚎。有闲情者迎着徐徐轻风依桥而立,看那河中群群野鸭,时而穿过荗密的芦苇丛,时儿浮动在清水湖面;郁郁葱葱的青草间,不时有鱼儿泛起波涛。看着落日夕阳,想着幸福时光,尽享这清闲一刻!


也有那倩女俊男相约至此,漫步河水两岸;还有远来者开着小车、骑着电摩,带着音箱,放着音乐,手持麦克、豪情K歌;热衷广场舞的大姐倩妹,踩着轻盈温柔的脚步,载歌载舞,演绎着精彩的浪漫人生。

一路北行河面越来越宽,河水也越来越深越来越蓝,霞光倒影,美不胜收。钓鱼的闲仕,伸出长长的鱼杆,撒上醇香的饵料,自诩太公打座,愿者上钓。河水中间飞过的群群野鹰上下翻飞、蜻蜓点水。

东接华阴西华州,隔水跨涉是同州。
三叉路桥设闹市,夜间灯火最璀璨。


方山桥闹市,从下午五点开始,人流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穿流不息。摆摊卖菜的,支蓬游乐的,大锅炒饭的,烧烤喝酒的,唱歌舞蹈的,总之行人如潮,热闹非凡。

有幸欣赏新田圆,不妨休闲来方山。
盛夏景色迷人天,夕阳无限最丰满。
图文来源:作者供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