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丁香般的丁香花园 徐汇区华山路849号 陈佩君 ![]() 华山路849号,是李鸿章为其宠妾丁香建造的私人花园。因为名字叫丁香,所以称之它为“丁香花园”。整个建筑为英国乡村式的假三层,其中一号楼是丁香的住宅,另一幢楼是李鸿章的藏书的地方。丁香花园建于19世纪末,由美国著名建筑师艾赛亚·罗杰斯设计,将近代中国引进的新型设备与建筑艺术相结合,呈现古典东方神韵的同时,还兼具了西方的文化色彩。 占地面积为40亩。一号楼呈凹形,三号楼为半圆形,一号楼前种植了丁香,三号楼种植了香樟等。整个楼房的围墙蜿蜒起伏,长百余米,共有18个起伏,俗称为“龙门”。入门的通道铺鹅卵石。园中有湖,湖上架有曲桥,湖畔还有船舫。园中还有树林、花圃、假山。亭榭掩映,草坪如茵,景色秀丽。 丁香花园后来虽然换了很多主人,但一直是作为私人住宅。上海解放后,曾为兴国宾馆一部分。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有关部门修缮,成为百姓们休息场所。 “金屋藏娇”的“金屋”,是指华山路849号,“娇”当然是说洋务派首领李鸿章的宠妾丁香。李鸿章之所以要“藏娇”,也是万不得已的。在上海开办近代化军事工业、纺织工业及航运业的李鸿章,晚年的时候,已经有六房太太。然而,当遇到比他小三十岁的丁香,自己仿佛回到年轻的时候,把丁香娶进家门,做他的七房太太,是他酝酿于心的大事。 其实,丁香也仰慕李鸿章真男人,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丁香被李鸿章的气魄所折服。据说,丁香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县学训导,要培养女儿做德才兼备的女子。丁香年已及笄,父亲在与太平洋作战时殒命,母亲因悲痛过度,来不及教会她针线活,就撒手人寰,但是父亲教她识字学文,已让她腹中诗书气自华。 可恨的是婆婆就是不喜欢她,有时当着众人的面数落她不会生育,丁香原本就不甘心做小妾,哪能受得了婆婆这种气?加上无法与李家中的各房太太相处,于是向李鸿章施加压力,如果不带她离开天津,离开这个快让她窒息的家,她就自己搬出去住。李鸿章知道自己老了,又舍不得放弃丁香,委托盛宣怀,在上海为丁香置办了一笔不动资产。盛宣怀明白李鸿章的意思,便在华山路购置了土地,建造了这幢新颖的别墅。李鸿章亲自提名为“丁香花园”。 别墅有两座楼房,一号楼是丁香的起居室,二号楼则是李鸿章自己的藏书室。丁香从各房太太你争我斗中解脱出来,像一只欢快的小鸟,在百花争妍的花园里飞来飞去。李鸿章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有一天,李鸿章来到丁香的卧室,望着宣纸上繁茂而又淡雅的丁香花,却有一片叶子快要飘落,便深情地问道,叶子一旦离开盛放的丁香,是有新的追求还是树枝不肯挽留呢?丁香搁下手中的画笔,似摇头似点头,对于李鸿章的一片深情,她不知道如何回答。心中的那一点委曲难道还不能被香气袭人的丁香所覆盖吗? 然而,李鸿章毕竟有他的公务,不可能夜夜厮守丁香,与丁香在丁香花园半年之久,只身离开丁香和丁香花园,留给丁香无穷的思念。十多年的思念,最后等来李鸿章遇刺的消息,手里一本佛经是否还要吟诵下去?望着李鸿章离开的方向,一个人站在窗前想了很久。李鸿章去世十四年后的某一日,丁香找到盛宣怀,说自己已看破红尘,想去庵堂修行,丁香花园不再适合她安放灵魂的地方…… 李鸿章的“金屋藏娇”这个故事似乎越传越远,越传越新鲜。其实,丁香花园还有另外一个版本的说法,据说这原来是英国泰兴洋行大班克林劳夫的住宅,后来,此住宅卖给了李鸿章的儿子李经迈,成为李经迈的私人住宅。 李经迈出身为庶出,是李鸿章与姨太太莫氏所生,在李家没有地位。他身材弱小,很让李鸿章怜爱。李鸿章在晚年曾为他购买下一批房产,缘由是等到他闭上眼睛后,不会被其他兄弟欺负。但是,李鸿章却看走了眼。当李经迈长大后,却成为一个机灵且奸诈的人。李鸿章去世后,其他兄弟纷纷行动起来,把他逐出门外,并把当时不值钱的股票分给了他。 但是,李经迈却有一种不可抵挡的运气,只要传到他手里的股票,即使是不值钱,也会升值,无数倍增的股票,让他很快成为富商。不过,他的财富中也有不少是诈骗得来的。李经迈被兄弟们赶出门后,一直住在丁香花园里,直到1940年去世为止。 一座花园,两种版本,似乎怎么解释都能通,如同李鸿章这位大清重臣,在历史上便有不同的评价。那么,李鸿章到底是卖国贼还是忧国为民忠诚报国的将士呢?电视剧《走向共和》,好像对李鸿章有了更合理的解释,从而彻底改变了以前对李鸿章一贯的看法。 当然,现代人站在自己所站的位置上看历史,主要看他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不能拿本朝的剑斩前朝的官,毕竟李鸿章处在历史的局限性中。或许七姨太丁香根本没有出现过。或许这么雅致的花园,应该让现代人有展开丰富想象的权利,李鸿章为丁香这个小女人建造一座花园是不为过的。 然而,李鸿章临终前写过一首诗:
落日旌旗大将去, 海外尘氛犹未息, 诸君莫作等闲看。 从这首诗里,不见李鸿章有什么浪漫情怀,却颇具英雄气概。在一些资料里也有过对李鸿章其他描述,说李鸿章的生活简朴,他喜欢抽水烟袋,对鸦片十分痛恨,死后没有留给后代什么财产。 那么,让我们到底该去相信哪个版本呢?有一点可以使我们深信不疑,就是李鸿章的藏书楼里藏着许多古物。李鸿章死后三十余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后,藏书楼中的一些珍本也随之散落。一个花园两幢楼房,当一幢楼房里的秘密被抖开来,那么另一幢楼房里的秘密还能藏多久呢? 配图来源: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