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育儿:从公务员到流浪汉:优秀的父母,懂得与子女保持距离┃帕西诺

 丄学号 2022-08-04 发布于广东

作者┃帕西诺   朗读┃小莫

指导┃郭新爱   编辑┃丄学号

有这样一个人。

博览群书,谈起《战国策》、《左传》头头是道;衣衫褴褛,在天桥底下风餐露宿。

他,便是曾爆红网络的“流浪大师”沈巍,在流浪街头前,曾是上海审计局的一名在职公务员。

如此具有割裂感的生活,缘于几十年前的一次选择。

沈巍自小热爱画画和读历史类书籍,希望将来能选择与文字相关的工作。他的父亲却认为读闲书无用,不如学会计实用。

在父亲的逼迫下,沈巍只得放下心爱的书籍,选择了会计专业,大学毕业后,考入上海市徐汇区审计局工作。

然而,如父亲所愿捧上铁饭碗的沈巍,心情却一直难以舒展,用他的话来说,肉体有了着落,心灵却在流浪。

最终,沈巍选择与家人断绝关系,流浪街头。

著名主持人张泉灵说:如果父母可以一键定制孩子的完美人生,那太可怕了

优秀的父母,懂得退回适当的位置,让孩子有选择权,留给孩子感受生活、拼搏梦想、享受人生的空间。

01 引导但不施加控制,与孩子的生活保持距离

美剧《黑镜》中,一位母亲在女儿险些意外走失后,便在3岁的女儿脑中植入芯片,以过滤监控女儿的生活。

女儿被隔绝了血腥、暴力,长期生活在充满马赛克的世界。

邻居家凶恶的大狗,在她眼里是马赛克;突发疾病倒地的外公,在她眼里是一团马赛克;母亲伤心流泪,脸上满是马赛克……

直到女儿出现了认知障碍,为了知道鲜血的颜色,愤而自残,母亲才幡然悔悟。

母亲不可谓不爱女儿,但严密控制孩子的生活,只会让孩子带上人造的枷锁,陷入生活的囹圄。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有句话说得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人,他们从懵懂无知到逐渐成熟,靠的不是父母耳提面命,而是一点一滴地去感受、去认知、去整合、去吸收,最终走向成熟。

父母在其中扮演的是引导者,而非监控者。

《黑镜》中,母亲在发现女儿的认知障碍后,简单粗暴地关掉过滤装置,把女儿推向从未感受过的暴力与危险。

女儿完全没有自我判断和保护的意识,最终离家出走,随意搭上了一辆陌生人的卡车,踏入社会的旋涡。

不施加控制,并非放任自流,而是父母用经验、知识、资源去为孩子创造机会、提供选择,站在孩子身后的位置,因势利导,让孩子自己破土、发芽。

毕竟,只有自己破土而出,才能站得更稳;人为揠苗助长,只能欲速则不达。

02 尊重但不灌输理想,与孩子的梦想保持距离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都是建筑业内的大师,几乎一手缔造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对于唯一的儿子梁从诫,夫妇俩都寄望其能延续衣钵,投考清华大学建筑系。

梁从诫无力反抗父母的期望,只得遵从,却最终以两分之差与清华大学建筑系失之交臂。

林徽因感到不可置信,因为梁从诫在理工科方面十分有天赋,要进入清华大学建筑系可说是易如反掌。

林徽因动用关系查阅了儿子的试卷,发现试卷上少答了一道题,背面却多了一行小字:我对建筑学没兴趣,我喜欢历史。

现实中,这样的事例也比比皆是。

在有些父母眼里:读文科不好就业,不如学理科,理科出路广;写作没前途,不如学计算机热门;自己创业不稳定,不如考公务员捧铁饭碗;老婆孩子热炕头没出息,好男儿志在四方……

对孩子的理想指手画脚,应该是除催婚以外,父母最愿意投入精力的事情。

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父母自持经验丰富,希望孩子少走弯路;另一种是父母的理想失败,便想在孩子身上重新活过。

然而,人生的河有深有浅,还需自己淌过才知道;人各有梦,孩子不是父母转嫁梦想的载体。

乒乓球冠军刘国梁,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得过高尔夫球冠军,小女儿却对运动不感冒,喜欢画画和歌舞主持。

刘国梁没有强迫小女儿弃文从武,而是尊重小女儿的想法,助力小女儿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父母与子女,既亲密,又相互独立。

为人父母者,既然珍视自己的理想,又何必把孩子的理想弃若敝履?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寄托在孩子身上,是最荒谬的事情。

若真心有不甘,趁时光还长,何不重新扬帆,与孩子并肩起航?

03 鼓励但不强逼成才,与孩子的人生保持距离

曾有一篇文章在网上刷屏,文名为《牛蛙之殇》。

据说,上海有一种说法:小孩考上上海四大民办小学,是牛蛙;若没考上,就是青蛙。

《牛蛙之殇》的作者是一位老教授,为了让外孙成为“牛蛙”,全家上阵,压迫孩子把一切精力投入学习,备考上海四大民办小学的招生考试。

孩子3岁时,孩子妈妈便开始制定实施“牛蛙计划”。

母语还未说利索的孩子,就被送入培训机构学习ABC;各种超越幼儿认知的知识,被填塞进孩子的小脑袋;家长制定详细的考核数值,天天对孩子的学习进度进行考核;孩子6岁,就奔波于各类小学面试中。

孩子喜欢的足球,被父母批判为不务正业;为了从培训班逃离一天,孩子甚至得避开家长,在老师面前撒谎装病。

可惜到底是功亏一篑,在最后一轮小学面试时,孩子出现了无法自控的挤眉弄眼、耸肩等症状,最终被确诊为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

3年的“牛蛙战争”终于画上了休止符,却给孩子留下了难以抹去的伤害。

生活中,大多数父母都不愿意接受孩子的平凡。他们要么希望孩子能突破父母的平庸、鱼跃龙门;要么希望孩子能超越父母的成就、更上一层楼。

于是,生活安适的,卖了宽敞的大房子,到学区去住老破小;工作繁忙的,从周一到周日,在孩子的各类课外辅导间疲于奔命;不管日常多么温文尔雅,一开始督促孩子写作业,就能呵骂到声嘶力竭……

孩子就像一只负重前行的蜗牛,极力挣扎着在地上蠕动。而他们背负的重量,大多不是源于自己的人生。

周国平说: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都要用平凡的生活来衡量其价值。

我们既能接受自己的平凡,又何必强逼孩子不凡?

人生只有一种成功,便是以自己想要的方式度过这一生。

父母、子女,不过相伴一程,何不在还同行时,松开手,看顾着他渐行渐远,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04父母要给予孩子阳光雨露

父母与子女,亲密爱护固然必不可少,保持距离也是重中之重。

亲密感缺失,则孩子失了来时的港湾,一生漂泊,难以靠岸;距离感缺乏,孩子就会迷失眼前的路,一生徘徊,难以前行。

父母养育孩子,便如园丁培育幼苗,若想他茁壮成长,施肥、浇水必不可少;但给予空间,让阳光洒进来、空气流动起来,才是幼苗赖以生存的根基。

引导但不施加控制,尊重但不灌输理想,鼓励但不强逼成才。

孩子自有其天地,父母能做的,只有适时放手,送其远行。

作者:帕西诺,一枚立志与子女共同成长的职场妈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