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DHD常用中成药(上)

 fjlyljc 2022-08-04 发布于福建
图片

01      

这一期,在讲完了“中医学的能量观”后,我们再回过头来,把前面的坑填上。

中医学能量观的主题,起源于简希与同事之间的讨论: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的中成药应用。

当时简希感觉到,如果仅仅是从应用层面去说疾病的中成药应用,会比较简单。

但相应的,也无法接触到“同病异治”的底层逻辑,没有办法知其所以然,也就没有办法增进对中医学的了解。

于是就先从中医学能量观的角度,把“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概念,先阐述清楚。

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将来对任何中医的处方,都会有个比较合理的角度来解读。

这一期,我们就来继续把话题说完。

首先是ADHD的概念。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

俗称多动症,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力集中困难、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ADHD的临床表现之一,就是注意缺陷。

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注意力易分散,他们常常不能把无关刺激过滤掉,对各种刺激都会产生反应。

这样一来,分心、走神、发愣、忘事的情况就会出现的很频繁。这当然也会引起老师和家长的关注,甚至批评。

ADHD的临床表现之二,是活动过度。

孩子往往从小就表现出超过同龄儿童的活泼好动,随着年龄增长,孩子表现出更多的小动作、话多、坐立不安等情况,当然也就难以安静的做事、学习和玩耍。

这些孩子还会经常打断别人的对话,干涉别人的活动,表现出一定的冲动性和攻击性。

时间一长,自然就造成了孩子的学习困难和认知障碍,严重者甚至影响到了孩子的情绪,衍生出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冲动、对抗、攻击、发脾气、犯罪等行为问题。

其中,一部分ADHD患儿,以注意力缺陷为主,一部分患儿则以多动症状为主,还有不少患儿兼而有之,还有一些患儿,会同时伴有不同的行为、心理问题。

这也是ADHD症状复杂的地方。

当然,在ADHD的确诊上,还有一套比较严格的评估标准和排除标准,能够帮助我们进行鉴别诊断。

那么,在中医学上,我们是如何认识ADHD的呢?

实际上,中医学里面并没有对这个病的认知。当然也就没有专门对于ADHD的描述和处理意见。

在中医古籍文献中,只有散在的,对于注意力缺陷或多动的类似症状描述。

比如说“无神”、“神疲”、“烦躁”、“不安”、“不宁”、“不得眠”、“郁”等中医学症状,可供我们与ADHD的疾病,产生联系。

不过,中医学是最擅长从能量观的角度来剖析疾病和症状的。

这意味着,我们面对任何新病种,只要从能量失衡模型上,找出相匹配的认知,那就可以开展后续的治疗来验证了。

这里要感谢两位古代的中医,对能量失衡模型作出的贡献。

一位是元代的朱丹溪。

他提出了一种能量失衡模型,叫做“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还有一位是明代的万全。

他提出了小儿生理上,存在“三有余、四不足”的能量偏向模型,其中,就包括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也就是说,在儿童的生理病理上,我们常能找到这一类的能量失衡模型。

我们应该还记得,简希在描述中医学能量失衡模型时讲到过,能量是具备四维属性的,这其中包括了人体能量模型,会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ADHD这种好发于7周岁之前,持续时间至少半年的儿童疾病,一定与儿童期的生理特性,关系密切。

这是该病的“时间锚点”。

在中医学能量模型中,阴阳能量各有其特点。

阳代表能量中,运动的、在上的、上升的、在外的、在表的、明亮的、温热的、刚强的、无形的、清轻的、亢进的、兴奋的一面。

阴代表能量中,静止的、在下的、下降的、在内的、在里的、晦暗的、寒凉的、柔弱的、有形的、重浊的、衰退的、抑制的一面。

结合上述中医词典中对阴阳的描述,“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能量失衡模型,体现在ADHD的症状上面,就是一种偏向于运动的、亢进的、兴奋的失衡状态。

其中,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体现的是“阴不足”;而多动,则体现了“阳有余”。

分析到这一步,中医学对于ADHD的能量观认识,就基本定下了大方向。

我们仍然可以用简单的柱状图来描述。

在下图中,有三种符合“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具体情况:

第一种,是阳有余,阴尚正常;

第二种,是阴不足,阳尚正常;

第三种,是阳有余、阴不足兼而有之。

三种都体现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失衡模式,不过侧重点不同。

在ADHD的现代医学描述中,症状会根据患者的不同,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以注意力缺陷为主的,我们可以将之归于“阴不足,阳尚正常”的范畴;

一类是以多动为主的,我们可以将之归于“阳有余,阴尚正常”的范畴;

一类是注意力缺陷和多动兼有的,我们可以将之归于“阳有余+阴不足”的范畴。(第三幅图的最右侧模型)

这种分类法,和图中的三种模型,不谋而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2      

在“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总体能量失衡模型下,细分出了以“阳有余”为主,以“阴不足”为主,还有“阳有余+阴不足”兼有的三种亚型。

在能量观的指导下,就可以指导临床了。

目前,临床上常用于治疗ADHD的中成药有三种:

静灵口服液、小儿黄龙颗粒、小儿智力糖浆。

这三种药中,共同的药物成分为:

石菖蒲、远志和龙骨。

石菖蒲

成分中具有中枢性的肌肉松弛剂,有明显的抗惊厥、抗电惊厥、抗阵挛性惊厥作用; 

有抑制中枢兴奋,催眠、镇痛、解痉作用;

石菖蒲的挥发油,有安神镇静作用,能够减少自发活动和肌肉的紧张性,减弱对听觉、触觉刺激的反应; 

在动物实验中,石菖蒲能够促进小鼠学习和记忆的获得,改善小鼠记忆障碍。

远志

成分中具有镇静安神,抗惊厥作用,可与石菖蒲产生协同作用;

龙骨

成分主要为碳酸钙及磷酸钙,尚含铁、钾、钠、氯、硫酸根等。 

有促进血凝、降低血管壁通透性、抑制骨骼肌兴奋作用。

总体来说,石菖蒲、远志和龙骨,主要是用来抑制“阳有余”,纠正阳能量相对过剩的药物。

按照能量失衡模型来看,这三味药主要都是用来解决ADHD中,以兴奋为主,偏于“多动”症状的主药。

区别则在于,静灵口服液和小儿黄龙颗粒中,还加入了不少滋阴药。

也就是说,静灵口服液和小儿黄龙颗粒在抑制阳能量相对过剩的同时,也有明显补充阴能量相对不足的作用。

所以,针对“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状兼有的ADHD患儿来说,这两款中成药更加适合。

而小儿智力糖浆,则应用面较窄。

主要针对的是“阳有余”的能量失衡,以“多动”症状为主的患儿。

这是因为小儿智力糖浆除了这三味主药,添加药很少,所以效用便仅限于此。

小结一下,在临床使用时,这三款中成药,都可以治疗ADHD中,以“多动”症状为主的一类患儿。

如果患儿兼有明显的“注意力缺陷”症状,我们则更偏向于使用静灵口服液和小儿黄龙颗粒。

讲到这里,似乎ADHD的中成药,已经足够让每种类型的患儿,有所改善了。

但是但是,简希在于同事交流的时候,大家的临床体会是:

并非所有患儿在使用中成药后,症状上都有所改善。

也就是说,即便大家都使用静灵口服液、小儿黄龙颗粒这种兼顾“阳有余+阴不足”的中成药,也会出问题。

结果不理想,这是为什么?

别急,还有一个更大的矛盾,就是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用药上的相悖问题。

现代医学目前在治疗ADHD的用药上,以哌甲酯为主流用药。

哌甲酯(商品名:专注达)

是一种中枢性精神兴奋药。

该药有一定的依赖性。同时,患儿伴有严重焦虑、激动、过度兴奋症状者禁用。

咦?“多动”不是“阳有余”么?不是过于兴奋么?怎么还要用中枢性神经兴奋药治疗呢?

而且,从临床观察来看,一部分ADHD患儿,使用哌甲酯后,专注度有显著的提高。

这是什么道理?

让我们暂时放下中医学的能量观,从现代医学对于ADHD的探索上,去寻求一部分答案。

在对大量ADHD患儿的脑电波监测数据中,能够发现,至少超过半数的患儿脑电图,存在明显异常:

这类ADHD患儿的异常脑电图,多变现为背景活动偏慢,θ波增多的情况。

这是一种脑波慢化的表现。

提示了这类ADHD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低觉醒状态,同时神经元的物质代谢速度,变慢了。

也就是说,这类ADHD孩子表现出来的专注度不足的症状,是由于中枢神经不够兴奋所导致。

大脑不够兴奋,以至于不能高度专注,以至于表现出注意力缺陷。

这是使用哌甲酯,这种中枢性神经兴奋剂的原因。因为提高了大脑的兴奋性,所以ADHD患儿获得了足够的专注力。

当然,话说两头。

哌甲酯对ADHD患儿的疗效,也并非全部都很理想。

脑壳疼疼疼疼疼。

前面刚讲,石菖蒲、远志等中枢神经抑制药能改善ADHD症状;

现在你又告诉我,哌甲酯这种中枢神经兴奋剂也能改善ADHD症状;

好像都有道理,那我们临床上如何选择,又如何区分呢?

难道不管三七二十一,来个大杂烩?

残酷的现实是,大杂烩还是不行。

一些ADHD患儿在同时使用哌甲酯和中成药的基础上,疗效还是不好。

这种现状,又引出了几个更深层次结论:

中枢神经的低觉醒状态,并不能完全揭示ADHD的成因;

我们之前列出的三种能量失衡模型,也不能完全概括ADHD的成因;

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对于“兴奋”的定义,存在明显的差异:我们的参照指标完全不同;

在ADHD的拼图中,我们一定还忽略了,某些非常重要的部件。

这导致了我们在ADHD治疗的探索中,犹如盲人摸象,总是存在似是而非的情况。

让我们下期再继续聊吧。

图片

简希医话

灯下读书   心中问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