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年人的世界,只欢迎直奔主题……

 涓子shen 2022-08-04 发布于广东

成年人的世界,只欢迎直奔主题……

早上收到一条信息,以某家大银行的名义通知我,说我已经获得授信额48.6万元,回复Y可以获得。

手欠回复了Y,觉得也许有不时之需,方便的话申请一个也好。中午,微信里出现一个自称银行贷款的陌生人申请,于是便通过了,有了以上的交流。看他报完家门,我便直接删除了,生怕朋友圈里又多出个不是朋友的陌生人。

微信里的朋友列表,不知道何时,已经有了七八百人之多。有些是当时一面之缘,互相加了,事后几乎没有联系;有些是工作原因,一时的联系需求,过后也就静静保留了;有些是不知哪个群里请求加的,莫名其妙也就加了;还有些完全陌生的来申请,有时弄混乱了,也给混进来……于是一个微信好友名单里,除了少数真的是朋友亲人同事外,更多的是一些面目模糊的陌生人或萍水相逢的偶遇者,他们混杂在一起,难以清理,渐渐地,便连朋友圈也难得理会了。还有一堆不知何事何因加入的群,不是被设置了消息免打扰,就是退了个干净,只留了必要的工作群、家校联系群和极个别亲朋好友的群。

似乎每一种社交工具逐渐都会面临这样的局面,qq如今已经基本只剩下工作需要的传递文件、交流信息和孩子班级群的作业信息接收和音频视频作业提交等功能,微信里也是在将一些重要联系人置顶后,除了一些偶尔联系的,余下的很多都是可有可无,静静睡在朋友名单里。

说到底,我们都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好友,也真的并没有那么多的好友。

总觉得,人到中年后,交际圈是应该做减法的,精简交际圈后,把时间和精力都用于有价值的事情和有意义的社交,那些场面上的无意义社交尽可能免去。实在是因为,到了中年,真的会深刻感觉时间的宝贵。因为半生已过,而人生的目标往往都未能实现,尚在事业瓶颈期或上升期,都是最需要花精力的时候,而此时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又都是需要中年这一夹心层挑担的时候。年少时对于时间的紧迫感,是只能从别人口中、书上文字间间接被灌输的,真的体验很少;真的老了,对人生的规划不是已实现就是已撤销,大多也就是安于现状,最苦逼地与时间赛跑的总是中年人。

社交圈,就如同住久了的房子,总是堆着一大堆从来用不上又一直没扔觉着哪天也许有用的杂物。

接电话也不喜欢曲曲绕绕的说话方式,如果对方电话打来,自报家门后寒暄不停,我一般会直接说:嗯,什么事,您说?微信更加,互致问候后,就直接说事吧。除了必要的交际应酬,除了真的很亲密的关系,其他的那些有事才进行的联系,都直奔主题为好,因为真的大家都挺忙。

其实一些真正的朋友,如今很多也是久不联系,但是一旦联系,想见面就直接约时间,有事情就直接说事情,想倾诉就大喇喇地说,也是不需要客套话一堆的。除了职场上必要的礼仪,其他时候,真的已经只喜欢开门见山、有事说事了。

挺想清理下朋友圈的,但是觉得也是个太大的工程。希望微信有个批量删除功能,能把微信好友按联系频次分层,这样可以批量删除长久不用的联系名单。讲真,就如同家里几年都没用上一次的物件就可以扔了一样,几年不联系的人,其实余生基本也就不怎么需要联系了。

朋友如今已经是个被滥用了的词,一场酒席下来个个称兄道弟仿佛就此患难与共,关键时刻翻翻通讯录,才发现微信朋友列表中其实并没有几个称得上真正的朋友。美女已经是个性别词,朋友也沦落为了不分性别的平辈称呼。可惜,还是想在心里给朋友一个清晰的定位。那些不是朋友的“朋友”,余生,恕我没有太多精力用于无营养的应对。

朋友在我心里依旧是个有门槛的词汇,能精神共鸣、人格互敬、相处自在、真心善待的,才是朋友。始终不肯相信,靠应酬能获得朋友,反正我也从来不是个擅长应酬交际的人,长袖善舞应酬所得的人际红利于我几乎是没有的,这是我的性格弱点。但是大浪淘沙,人生每个阶段,都留下来为数不多但一直彼此珍惜的朋友。他们看过我身上一身的毛病,但仍珍惜我的性格里美好的部分。我们彼此珍惜这份情谊,都成了彼此不会在岁月里失散的挚友和后天的亲人。

成年人的世界,只欢迎直奔主题。有话就说,没事勿扰。合则聚,不合则散去留随意。挺好。

 涓子:浙江上虞人氏,现居深圳,自媒体人,桀骜不驯的狮子女,自由行走,明媚绽放。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