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主编 出 版 社:出版时间: 版 次: 1 页 数: 345 开 本: 大32 I S B N :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医学 >> 中医学 >> 中医临床 致病因素一、产生肝腹水的原因是因为淋巴漏出增加,其主要表现就是肝硬化的再生结节引起窦后性肝静脉阻塞,从而引起肝淋巴排泄受阻,最终导致淋巴漏出增加,淋巴液进入腹腔,促进了腹水的形成。 二、产生肝腹水的原因是因为血浆白蛋白降低,其主要表现就是因肝硬化病情的恶化造成肝细胞功能障碍,从而使白蛋白的合成减少,引起血浆白蛋白的降低,进而降低了血浆胶体的渗透压,从而很容易发生血管内的水份漏到血管外,到腹腔中就形成腹水。 三、产生肝腹水的原因是因为门静脉内压力增高,其主要表现就是肝硬化病情的恶化导致门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最终不能正常顺利地通过肝脏流回到心脏,从而导致门静脉内径增宽,门静脉内压力明显增高,使得水份很容易透过血管壁漏到血管外,进入腹腔后形成腹水。 四、产生肝腹水的原因是因为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增多,其主要表现肝硬化病情恶化导致肝功能异常引起对肝脏对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的灭活能力不足,从而引发继发性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明显增多,使得这两种激素引起肾小管重吸收水、钠增加,最终导致起水、钠进一步的停留,导致肝腹水的形成。 内容简介中医治疗肝腹水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方法仍被广泛而卓有成效地应用于现代临床,并深得广大患者的欢迎。在医学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今,肝硬化肝腹水的治疗方法可谓是五花八门,事实上,每个优秀的医师都有自己一套治疗肝硬化肝腹水的特别方案,而这些治疗方案也会根据病人的病情不断地做出调整。但总体上来说,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中医辨证治疗A、对病毒携带者和肝功能进行性损害的患者应多用清热解毒的药物。 B、对于面色晦黄、黑黄的肝硬化病人,不宜过多用苦寒药,宜用轻缓利胆的药物。 C、可用补血药物达到活血化淤、益气养阴的功效。 D、可用党参、黄芪、白术、茯苓来治疗倦怠无力、全身浮肿、舌苔白腻及腹胀等症状可起到补脾祛湿的功效。也可用枳壳、陈皮、香附等达到理气的功效。 E、对于腹胀、腹水量多的肝硬化腹水患者,一方面通阳利水、温阳利水、温肾利水,以此来增加尿中水、钠的排出量。 E、肝硬化晚期:患者此时多伤及肝阴、肾阴,所以可应用鳖甲、龟板、何首乌、黄精等起到养阴清热,软坚散结,育阴潜阳,益肾壮骨的作用。 目录一、中医讲究气血双补,养肝益肾,以提高白蛋白、调整蛋白比值、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为主,并能促进肝细胞再生以改善肝功能。 二、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可从健脾利湿、舒肝理气、行气利水、软坚散结,以阻逆肝纤维化、缓解门脉高压、利尿为主,并能有效调整蛋白比值、改善肝功能、软肝缩脾。 三、根据肝腹水后期的主要证型:湿热内蕴型、肝肾阴虚型,通过辨证施治,重在利尿,增强对顽固性腹水的功效。部分患者胃肠胀气偏重,口服汤药,健脾利湿、舒肝理气,以理气为主结合利水缓解腹胀。 四、肝病晚期并发肾功能不全,多是正气本虚,浊毒瘀热阻滞、气化失司所致,可以在加强支持治疗、配合肝复康胶囊等扶助正气的基础上,通过中药高位保留灌肠,降低尿素氮、肌酐,保护肾功能,又有退黄降酶及利尿之功能。 五、中医认为肝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感染,多是由于脏腑气机郁滞,升降失司,郁结化热而致里热实证,进而热、毒、瘀、湿结聚不散而成热毒炽盛、气血逆乱。可以清热解毒、通腑攻下为主,具有明显的抑菌消炎、清除内毒素、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抗感染能力等作用。 药膳第一道:薄荷红糖饮 功效:这道药膳有清热、利温、退黄的功效,适合肝腹水患者饮用,可代替茶。 材料:薄荷,红糖各适量。做法:将薄荷煎汤后加糖调味即可饮用。 第二道:蓟菜鲫鱼汤 功效:这种汤具有消除淤血、防止呕吐、改善肝腹水症状的功效,适合经常食用。但是脾胃虚寒,没有体内没有淤血的患者不要食用。 材料:蓟菜适量,鲫鱼1条。做法:蓟菜与鲫鱼共同煮汤,然后加适当调料就可以。 第三道:枸杞甲鱼汤 功效:具有散结、滋阴、凉血、清热,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能,是中医比较推崇的一种肝腹水的饮食保健疗法,但是失眠患者和有消化不良的患者不宜食用。 材料:甲鱼、枸杞各适量。做法:将枸杞、甲鱼共蒸至熟烂即可,枸杞与甲鱼汤均可食用。 第四道:复方桃仁粥 功效:可用于早期肝硬化证属气滞血瘀者。 材料:桃仁9克,陈皮6克,生山楂12克,水煎,滤汁去渣,加粳米100克及适量水,共煮为粥。1日内分2次服。 第五道:复方党参猪肉汤 功效:适用于早期肝硬化证属肝郁脾虚者。 材料:党参、黄□、茯苓各12克,白术9克,灵芝、陈皮、佛手各6克,砂仁3克,瘦猪肉100克,葱、姜、酱油、食盐适量,加水适量,以文火炖烂熟,食肉饮汤。 第六道:当归 当归具有抗缺氧、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癌、补血活血、抑菌、抗动脉硬化的作用。肝腹水患者将当归入菜肴,每日5~15克煎汤即可。 第七道:白芍 白芍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保护肝脏,抗炎的作用。其炮制方法是拣去杂质,分开大小,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捞出后晒晾,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再将其切片,干燥即可。 第八道: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有调节肝脏功能,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和抗肿瘤的作用。肝腹水患者在服用冬虫夏草时,要因人因病而异,可以煎水、炖汤、做成药膳服食,也可泡酒、泡茶等。 病因中医认为,肝腹水属于"鼓胀"、"水鼓"范畴,其主要发病的机理与饮食、情志、黄疸积聚等有关。 1.饮食不节 如果嗜酒无度、饮食无节制,损伤脾胃,脾虚运化失常,湿浊蕴聚中焦壅阻气机,肝失条达,气血郁滞,脾虚愈甚,气不化水,进而波及于肾,肾司开阖,肾虚开阖不利,水浊渐积渐多,终成水肿。也就是说,过量饮酒,暴饮暴食会损伤脾胃,湿浊聚集在肝、脾等脏器,失去运化水湿的能力,逐渐损伤肾,导致肾虚。肾虚则排水不利而引起水肿。 2.情志所伤 情志不畅,气机失于条达,以致肝气郁结,久则气滞血瘀,横逆而犯脾胃,致运化失常,水湿停留。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具有疏通、条达、升发、畅泄等综合生理功能,情志伤肝后,累及脾胃,也会导致水的运化失常,出现腹水。 3.黄疸、积聚 病延日久,导致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水湿不化,聚而成水。这方面指出了肝硬化病程较长,造成了肝、脾、肾的严重损伤,则腹水的出现在所难免。 危害1、肝腹水形成后由于液体大量渗入腹腔,使血液浓缩,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血液黏制度增大,血流缓慢,可引起低血压或休克,是肝脏血流量减少,加剧肝脏缺血缺氧,加剧肝细胞坏死。这是肝腹水的危害之一。 2、腹腔内积液,有利于细菌生长,特别是进行腹腔穿刺或放腹水时,更易引起继发感染,可引起继发性或原发性腹膜炎。这也是肝腹水的危害。 3、腹腔大量积液,使腹压增高。 4、白蛋白和电解质大量随腹水进入腹腔,使血浆蛋白和电解质降低,引起低蛋白血症和低钠、低钾、低钙、低镁等血症,使血浆胶体和晶体渗透压降低,又促进腹水的形成,结果形成恶性循环,是肝性脑病发生的重要原因。这也是肝腹水的危害。 5、由于血液浓缩,血液缓慢,血液凝集性增高,可促进DIC形成。 中医治疗优势中医治疗肝腹水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方法仍被广泛而卓有成效地应用于现代临床,并深得广大患者的欢迎。 在医学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今,肝硬化肝腹水的治疗方法可谓是五花八门,事实上,而这些治疗方案也会根据病人的病情不断地做出调整。中医治疗肝腹水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方法仍被广泛而卓有成效地应用于现代临床,并深得广大患者的欢迎。 在医学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今,肝硬化肝腹水的治疗方法可谓是五花八门,事实上,而这些治疗方案也会根据病人的病情不断地做出调整。总体上来说,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那么中医治疗肝腹水有哪些优点呢? 一、中医讲究气血双补,养肝益肾,以提高白蛋白、调整蛋白比值、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为主,并能促进肝细胞再生以改善肝功能。 二、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可从健脾利湿、舒肝理气、行气利水、软坚散结,以阻逆肝纤维化、缓解门脉高压、利尿为主,并能有效调整蛋白比值、改善肝功能、软肝缩脾。 三、根据肝腹水后期的主要证型:湿热内蕴型、肝肾阴虚型,通过辨证施治,重在利尿,增强对顽固性腹水的功效。部分患者胃肠胀气偏重,口服汤药,健脾利湿、舒肝理气,以理气为主结合利水缓解腹胀。 四、肝病晚期并发肾功能不全,多是正气本虚,浊毒瘀热阻滞、气化失司所致,可以在加强支持治疗、配合肝复康胶囊等扶助正气的基础上,通过中药高位保留灌肠,降低尿素氮、肌酐,保护肾功能,又有退黄降酶及利尿之功能。 五、中医认为肝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感染,多是由于脏腑气机郁滞,升降失司,郁结化热而致里热实证,进而热、毒、瘀、湿结聚不散而成热毒炽盛、气血逆乱。可以清热解毒、通腑攻下为主,具有明显的抑菌消炎、清除内毒素、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抗感染能力等作用。 饮食注意事项肝腹水患者的饮食很重要,那么肝腹水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我们就给肝腹水患者说说肝腹水患者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忌吃过硬食物:由于患者门静脉高压引起了患者食道下端和胃底血管变粗、管壁变薄。这时吃过于粗糙的食物如未经细嚼就吞入胃中,就会有可能刺破或擦破血管而引起大出血,使肝腹水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导致病情恶化。上消化道出血是肝腹水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不可大意,因此肝腹水患者在饮食当中要注意对于过硬的食物最好不要食用。肝腹水患者要注意忌食过多蛋白质:肝腹水病人饮食中多吃一些蛋白质,这不仅能够提高患者血浆蛋白含量,还可以防止或减少肝脏的脂肪浸润,而且还可以促进肝组织恢复和再生,因此蛋白质的食物在肝腹水患者的饮食中相当重要。然而,如果一日三餐吃进去的蛋白质总量过大超过了每天每公斤体重2-3.5克的限度,就会有副作用的产生,这是需要肝腹水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的。肝腹水患者要注意忌食盐过量:肝腹水病人由于肝脏破坏使抗利尿素的功能减弱,因此尿量减少,使盐潴留在体内,加之血浆蛋白的减低而出现浮肿或腹水。因此,肝腹水病人应严格控制食盐的摄入量。肝腹水患者每日吃盐不超过5克;水肿严重者,不得超过1克,只有肝腹水患者在饮食中注意盐的食用能够有效的缓解病情。肝腹水患者要注意忌食辛辣食物:肝腹水患者门静脉高压会引起食道下端、胃底和肛门静脉扩张,而且肝腹水常常并发胃粘膜糜烂和溃疡病。若进食辣椒等辛辣食物,会促使胃粘膜充血、蠕动增强,从而诱发上消化道出血,引起肛门灼痛和大便次数增多,加重痔疮,引起肛裂,因此肝腹水患者一定要注意饮食当中禁忌食用辣椒,以免导致病情的恶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