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0803教学手记——单篇任务群设计:判别真假原版“烛之武”

 晋诺工作室 2022-08-04 发布于江苏

学习目标与内容

1.在变化的语境中理解文言实词、虚词的内涵,体会特殊句式的表达作用,积累文言文阅读经验。

2.通过比较阅读,理解古人的言语表达智慧,体会论事说理的态度、心理、方法与效果,提升言语交际能力。

3.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内涵、人文精神,进而联系现实社会状况及国际局势,古今融通,学有所用。

学习情境与任务

最新考古发现了《烛之武退秦师》的另一个版本,两个版本有明显区别,究竟现在流行的版本为真还是考古发现的版本为真,一时众说纷纭,请你对比两个版本作出判断,哪个才是原版“烛之武”呢?

流行版: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考古版: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学习方式与目的

判别真假原版“烛之武”任务由以下三个分解任务构成:

一、比出言语智慧

目的:两个语段,所用文字完全一致,区别主要在语序。语序之不同,说明其语句的逻辑关联也不同,表明言说者的心理、态度、目的更不同,由此可以推断出,哪一个更符合当时烛之武的身份及外交目的。因此,这一对比阅读是从字词句的内涵到句间逻辑关系再到情感内涵的综合性考查。

二、撰写判定报告

目的:学习是由模糊到清晰、由少量到多量、由肤浅到深刻、由零碎到系统的思维过程,两个语段的对比,从确立角度、细剖区别到形成结论,包含相当复杂的思维过程,清晰地讲出这个过程即是对言语智慧内涵的分析,又是对学习思维的整合与梳理。

三、现实迁移运用

目的:学习的最终结果不是文本分析的结论,而是把提炼的言语智慧纳入到学习者的认知结构里去,并能迁移到相关的语境。首先,这是非常艰难的一步,因为,一般的学习者的思维仅止于知道与了解,致使不能把所学迁移到所用,实际上学习并未真正发生,这一学习环节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真正发生。

学习过程与阐释

一、比出言语智慧

阅读两个语段,完成下面的对比分析表

1.从烛之武的角度分析

角度






流行版






考古版






说明:

所谓角度,就本学习任务来讲,就是阅读的视角。比较两个语段区别的角度非常多,可以从实词、虚词的语境变化意味角度阅读,会发现,相同的一句话,词语不变,但意味变了,因为,它在语段中的功能因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了。比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的“矣”字,其词典义就是表达陈述语气,可是“流行版”里的“矣”字出现在烛之武陈述的开头,加重了其虔诚认输的语气,因此,这个“矣”字表达出了烛之武的老实。在“考古版”里的“矣”字出现在烛之武整个表述的最后部分,由于前面有丰富的陈述,其心态观点情感都有了明确的指向,这个“矣”字的内涵就比较丰富而多解了。这样,通过词语变化的对比,读出两个语段的表达效果不同,让阅读真正深入文本。

角度丰富,可实可虚,可以用词、句式、逻辑关联、心理折射等等诸多方面进行对比,学生的对比角度越丰富,教学越成功。

2.从秦伯的角度分析

角度






流行版






考古版






说明:交际语言由两个部分构成,表达者与接受者,两个语段里,接受者秦伯虽然没有与烛之武展开对话,但烛之武的每句话在秦伯的脑海里都有评判和回应,那么,从秦伯的角度来审视两段文字,可以较好地审察烛之武的表达,可以更好诊断出烛之武哪个版本才是烛之武成功退秦的言语表达。

比如,秦伯面对深夜来访的敌国代表,他最想听到什么样的话语;他听烛之武一番劝解的心路历程,哪个版本更倾向于秦伯的最后决定,等等,让学生展开思路,从秦伯的角度读出更丰富的内涵来。

二、撰写判定报告

1.交流融汇丰盈学习成果

在班内交流学习成果,请做好笔记。

要求:烛之武、秦伯两组对比,各梳理出最优秀的5个对比角度及内容。

说明:这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重要的学习环节,重要在于,这是打开学习视野,触动思维发展,丰富知识建构的重要环节。通过分享,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了更多的角度与分析结果,让学习进入到了更深的层次;忽略的原因在于,目前很多同学还没有养成听取他人观点、借鉴他人成果的习惯,认为听讲述者讲述,那是讲述者的事,而不是自己的学习过程,这是要纠正的。

2.撰写判定报告(500字)

说明:报告是一种实用文体,判定报告,要求写出判定理由及推断过程。理由要分类、简述,逻辑清晰;推断过程要条理清楚,具有论证色彩。借鉴他人的成果要注明,养成良好的学术研究习惯。

三、现实迁移运用

(一)唐太宗宽厚仁慈,一次他与众大臣讨论“止盗”的问题: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唐太宗否定了有些大臣“重法以禁之”的建议,并且细致分析了民之所以为盗的理由,那么,依据唐太宗的回复,请推测一下,当时,那个大臣是怎样提出“重法以禁之”的建议的,请用文言文复原那个大臣的建议。

说明:本学习任务一是要依据语境来丰盈文本内容,这个大臣当时说了什么,现在没人知道,但依据语境可知,他并未关注百姓生活,不是从民生角度思考问题的。他有可能强调了为盗者的道德品质或是其他因素。另外,给皇帝提建议,“重法以禁之”,显然,这个大臣的语言表述也应义正辞严恳恳切切的,学过的《谏太宗十思疏》也可以作为学习的范本,当然,主要考查是否能像烛之武那样富有心理变化、进退有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虽然这位大臣的进谏失败了。

(二)现在中学阶段学习压力大,作业负担重,如果你是某学科课代表,请给任课教师写封短信,请求减少些作业量。

说明:这是个非常实际的学习任务,作业繁重这一现象当下非常普遍,而中学生大多不敢也不会与任课老师沟通交流,这样既不利于教,也不利于学。学会与他人沟通,提高语言表达水平,正是本课的学习目标。这封短信,一是要尊重老师身份与工作,要体察老师的心愿与辛苦;二是要从学习的角度实事求是地分析现实存在问题,并指出困难所在;三是,能帮老师想出更好的办法,让老师心存感动与感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