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间万法 唯恒不破——致即将参加公务员遴选考试的你

 十堰基层视角 2022-08-04 发布于湖北

我用了十一年时间
从乡镇遴选到市直单位
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
已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
希望我的一点浅薄意见
能够帮助即将参加遴选的你
                            ——雾涵学姐
01

笔试:运气+努力+自信

运气:为什么把运气放到第一位,那是因为从遴选职位一出来,你的岗位选择就真的很重要,或多或少跟你的运气有关。如果你不介意经常加班、工作多、任务重,那你可以选择部办委,当然这些强势单位提拔晋升的机会也多;如果你不介意参公单位的职级晋升和编制性质,那你可以选择参公单位,比如图书馆、党校等;如果你想到市直单位来趟平,又不想选择参公单位,那各个局就是你的最佳选择。
至于岗位要求、是否党员、学历要求这些都是次要的,关于招录人数,对于只招一个人的岗位,如果你的复习时间足够,如果你的信心足够,那你当然可以选择;有的人会选择招录4-5人的,觉得招录的人数多,进面试的希望就大,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在面试当中能者更多,面试逆袭的人真的不在少数,所以你还是需要慎重选择,当然如果你的面试足够优秀,那报考这些单位当然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第一步的选择很重要,你选择了什么样的单位,你就要为之付出多大的努力。不过即使报考岗位选择错了也不要紧,因为你还有笔试和面试可以把握。
努力:或许真的有人是裸考参加遴选,然后一次就成功上岸,但是我相信那毕竟是少数,毕竟“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
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我觉得你现在就可以着手准备明年的遴选了,但是复习战线又不能拉的太长,人的记忆是会遗忘的。现在就开始复习的你,平时可以多看看新闻联播,也可以多看看《人民日报》《湖北日报》《十堰日报》等主流媒体的文章,洞悉国家大事,了解省情市情。根据2022年十堰市遴选的经验来说,市情真的是太重要了,通篇考的都是市党代会报告,千万别像我一样,连在太空傲游的是神舟几号都不知道。任何机构的猜测都是无效的,只有你该复习的都复习到了,考试的时候才不会肚里空空。
是的,省里的遴选都是主观题,没有客观题,但是十堰真的是让人捉摸不透了,2020年有客观题,占比大,2022年还是有客观题,占比还是很大,所以客观题难道你能不复习吗?但是客观题的范围又确实太广了,所以你能做的就是多关注新闻,多关注实事,多关注市情,如果真的能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那我想遴选客观题你就能轻而易举拿分了。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时间,我觉得你可以在遴选公告出来之后,报个网上的冲刺班。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因为我平时工作忙,没有好好把握复习机会,所以在遴选公告出来后,我就报了个网上的冲刺班。我当时报的是“北辰遴选”,这个冲刺班包含直播课和录播课,录播课在你错过了直播时间的时候学习,直播课则是需要你按时进入网站上课。当然,他们还会给你发很多复习资料,如果时间充足的话,肯定都是需要学习的。他们还会给你安排作业,这个是靠自觉的,你可以做,也可以以没有时间为理由不做,但是学习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当然,我说这么多并不是给培训机构打广告,因为我没有太多的复习时间,又想有人约束我,所以我选择报了网课。如果你想报网课的话,北辰遴选、公选王你都可以考虑,据我了解,这是目前遴选做的比较好的两个机构。
有人会说,我上班真的很忙,没有时间复习,那么“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越挤就越多”。犹记得备考的那半个月,早上5点起床、晚上12点睡觉,真的成了常态。因为白天是工作时间,不能因为个人备考而耽误工作,影响工作状态,所以上班前的时间和下班后的时间就成了我备考的主要时间。当然,你能全身心投入备考,背后离不开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家人的不断鼓励,只有这样,你才能心无旁骛的进行复习备考。
笔试复习真的没有捷径,唯有多做题、多积累、多背诵,在考试时你才能文思泉涌、胸有成竹。对了,2022年的遴选题目真的很多,很多高手并不是输在不会做题上,而是输在答题速度上。所以,平时你在做作业的时候就需要针对性训练,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答题,如果你的字迹娟秀,那考试时无疑是一大加分项。
自信:说到自信,可能你会很奇怪,自信不是应该跟面试有关吗,可是对我来说,自信真的也很重要。在复习备考的那段时间,所有的领导、同事和朋友都说“你这次肯定没问题”“十堰已经在向你招手了”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话说,别人都对你那么有自信,你为什么就不能相信自己呢?不是有句谚语吗“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相信自己这次考试一定没问题,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上岸,不断的给自己鼓舞和激励,带着我“没问题”的信念走进考场,当答题结束铃声响起的瞬间,我已经完整的把试卷全部做完。所以相信你自己,把握有限的复习时间,认真地、心无杂念的参加笔试,不去想结果,不去想面试,那么,最后的成绩应该能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
02

面试:声音+逻辑+亮点

当然,面试并不是我的强项,但经历了几次面试,加上请教了之前已经上岸的同事和朋友,我总结了面试有如下几点:
洪亮的声音:“只要你不觉得尴尬,那么尴尬的就是别人”。所以,走进面试考场站定的那一瞬间,你要把最好的状态展现给考官。洪亮的声音就是必不可少的一因素,如果你抽签的顺序比较靠后,如果你面试的时间是在下午,那么当考官突然听到一个洪亮的声音说“尊敬的各位考官,我是几号考生”的时候,那么你已经引起了考官的兴趣。当然,声音洪亮并不是扯着嗓子说话,而是适当的放高音量,字正腔圆表达你的观点,那样,你给考官的第一印象就很好。
清晰的逻辑:声音洪亮只是一个好的开头,重点还是答题的内容。也许有的人会说“其实考官要坐在考场那么久,他根本不会仔细听你说了什么?”但是如果考官不听你的答题内容,那他怎么给你分数呢?所以答题内容毋庸置疑是考官给分的重要依据。领导的讲话一般都会给出“第一,第二,第三”这样的逻辑,答题也是一样,拿到题目之后,迅速调动自己的储备知识,然后在草稿纸上列出答题要点,逻辑清晰、旗帜鲜明的表达出你的观点,才能让考官听的清楚,听的明白。如果逻辑混乱、思维不清,那么给出的答案一定是杂乱无章的,考官也会听的云里雾里关于逻辑这一点,在考前自己可以总结一些观点,如果考场上能够遇到,那当然是有备无患。
独特的亮点:为什么考场上有的人能拿高分,那是因为他除了有洪亮的声音、清晰的逻辑之外,他还能答出和其他考生与众不同的观点。俗话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千篇一律的皮囊不如一个有趣的灵魂”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如果你的笔试分数遥遥靠前,那么你只需要保证前面两条,那么85+的分数肯定不会少。但是如果你的笔试分数和后面的人相差无几,或者说你是要逆袭的那个人,那么第三点就尤为重要。那么,什么样的才是与众不同的观点呢?这正如写材料一样,内容可能会大同小异,但是一个亮眼的标题就会给文章增色不少。这跟面试一样,你的三个观点和材料的小标题一样,就会给考官耳目一新的感觉。除了这些,当下的时事政治也是你需要关注的重点,比如“两个维护”“两个确立”这些专业术语是我们政治理论学习时常常诵读的,但是如果你把它用到了考场上,那么考官一定会觉得你是与时俱进、时刻关注时事的。我曾问过我们领导,他参与过市里大型考试的面试,他告诉我,除了刚才的内容,你的答题一定要与题目密切相关,如果内容再好,但是离题万里,那这样的答案也给不了高分。声音洪亮的开头,条例清晰的逻辑,加上与众不同的观点,你就是面试考试上那个90+的人才。
对了,忘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心态。
“上了考场,我就紧张”“坐在侯考室,我也紧张”。大多数人都会有这种心态,那么你要做的就是调整心态。如果你是第一名守擂的,你就要想“我笔试第一,排在前面,我有什么好紧张的,该紧张的应该是后面想要超过我的人”;如果你是名次靠后的,那也不要紧“反正我名次在后面,我紧张什么,我要放平心态,就当是来提前踩点,积累经验的”,你要相信,面试逆袭真的不是神话。当然,如果你想更有保证一点的话,就可以报个面试线下班,实战多于理论的那种,老师只是给你引路,重要的在于你自己的努力和训练,把每一次的实战演练当作一次真正的考场,当你真正进入考场的那一刻,你会觉得考官和普通人一样,你只需要做好自己,正常发挥就可以了。
这些观点只是我自己在经历了考试、失败、再考试、再成功之后感悟到的,不知道能不能对于想要参加遴选的你有所帮助。
时间飞快如流水,转眼之间,今年又只剩下不到四个月。然而,在火热的八月,夏日的暑气,依旧只增不减;炎热的气温,还在日日升高!
“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从来不会白费”,今日撒下的种子,正在你看不见、想不到的某处,悄悄地生根发芽。预祝准备参加遴选的你成功上岸、逢考必过


作   者 | 肖雾涵
编   辑 | 书   华
出   品 | 十堰基层视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