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宗棠收复新疆时用的武器有多先进?英国和沙俄表示:你赢了

 金苹果6 2022-08-04 发布于北京
Image
近代史上,清政府和外国列强之间的战争几乎没赢过几次。但是,有一场战争例外。
这场战争,清政府不仅完全碾压了对手,使用的武器装备连英国和沙俄都被震惊,直接表示:你赢了。
这就是左宗棠领导的新疆收复之战。
Image
左宗棠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管理下的中国可谓内忧外患。国内,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国外,各国列强虎视眈眈。
1864年,新疆爆发了内乱,一个名叫阿古柏的中亚军阀趁虚而入,在英国和沙俄的支持下,在新疆地区成立了哲德沙尔汗国,之后便开始为害一方。
1870年,阿古柏入侵北疆地区,侵占乌鲁木齐和吐鲁番等地区,并进行了恐怖的统治。
Image
阿古柏
当时的清政府虽然腐朽无能,但也并非全无有志之士。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主张出兵新疆,并且与李鸿章展开了激烈争论。
当时,李鸿章主张海防,以日本为假想敌,认为应该主要防御来自海上的敌人。
但左宗棠则认为,塞防也一样重要,如不收复新疆,陕甘清军便会被牵制。到时候不仅会助长敌人的气焰,还会让背后操盘的英国和沙俄借机渗透。
左宗棠这番发言一针见血,也得到了朝廷中军机大臣的支持。
最终,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新疆平叛。但即便如此,不看好他的人仍然很多。
Image
李鸿章
这背后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康乾盛世之时也花费了70年才平定准噶尔。
第二,阿古柏背后有沙俄和英国的支持,武器装备在当时极为先进,仅火枪就有一万多支,步兵几乎人手一只。骑兵还有特色武器腰刀配合火枪使用,所以十分强悍。
而当时的清军,火枪没几条,长矛和大刀倒是不少,这样的装备到了新疆,只怕还摸不到阿古柏的部队,就被当成了活靶子。
因此,要想出战得胜,必须解决武器问题。
为此,左宗棠可以说是下了血本。
左宗棠先是在欧洲各国寻找最强的武器。
本来他看中了法国的飞轮炮,这种武器轻巧灵活,在作战中具有较强的机动性。但随着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左宗棠发现了一种更为强大的新式武器,那就是克虏伯后膛开花大炮。
Image
克虏伯大炮
这款大炮射程可达19760米,炮弹在3000米内可以穿透65毫米的钢板,每分钟最多可发射两枚炮弹。
现在这种配置已经没有人瞧得上眼了,但在当时这堪称是火炮天花板。
除了大炮以外,他还重点留意了当时德国使用的德莱塞M1862式步枪。
左宗棠看好了之后,将这两种装备告知负责采买的胡雪岩,让他作为重点采购。
Image
德莱塞M1862式步枪
但计划归计划,实施起来却被资金限制住了脚步——左宗棠向朝廷申请经费,原本申请了白银两千万辆,结果最后就拿到了十分之一。
面对这种情况,左宗棠只能尽力开源节流,一方面,自己想方设法凑钱;另一方面,能省则省。
怎么省呢——自己仿造。
怎么仿呢——他自己建了个兵工厂,就是兰州制造局。
兰州制造局,由堪称“大国工匠”的提督总兵——赖长,担任“厂长”。赖长精通科学、善于制造,是当时的高精尖技术人才。
Image
兰州制造局
兰州制造局建立起来后,左宗棠在全国范围内遍寻能工巧匠,开始制造武器。
事实证明,在动手能力这方面,中国不输给世界上的任何国家。
兰州制造局所造的兵器大概有三种类型:
第1种是仿造。
兰州制造局仿造的塞M1862,称为“七响后膛枪”、仿品和原品一样,威力不减,还仿造了螺丝炮等。
第2种是改造。
清朝本有一种自制劈山炮,左宗棠下令改成合膛开花子,还重新设计了炮架。改造后,更轻便好操作。
第3种是自主研发。
左宗棠下令,按照普鲁士螺丝炮的原理,铸造了几十门200斤重的山炮,设计精巧,使用灵活。
Image
到了1876年,兰州制造局每年可制造的子弹、武器不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在左宗棠的努力下,开赴新疆的清军,所配备的武器装备,可以与最先进的欧洲部队媲美。
1877年,军队配备好了堪称“梦幻”般的先进装备后,65岁的左宗棠便抬着一口棺材,率领部队朝着新疆进发。
Image
一腔热血的将士们在先进武器的加持下,作战极为勇猛,用手中的枪炮,对着阿古柏的部队狂轰乱炸。
尽管阿古柏顽强抵抗,还做好了和我军进入持久战的准备。但我军却根本没有这个打算,架起大炮,直接一阵狂轰乱炸,阿古柏的部队死伤惨重,溃不成军。
就这样,清军一路高歌猛进,战斗持续了将近一年时间,最终收复了新疆的大部分地区,让之前在背后支持阿古柏政权的英国和沙俄有所忌惮,进而让我国和沙俄在伊犁问题上有了抗争的空间。
Image
时至今日,这场战争已过去近两百年,但其背后透露出来的道理在当今世界仍旧适用,那就是——没有强大的火力,就没有过硬的话语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