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棋人棋事:围棋是体育还是智育?

 邓扬威 2022-08-04 发布于广东


先说“第二届华南儿童素质教育大会之广东省青少年'社会教育+'思享会”,该活动由广东省青少年宫及广东省青少年教育协会主办,除了团省委的领导作现场指导外,活动还专门请来了青少年教育专家、社区教育专家、教育大数据调研机构等与会,给大家来了满满的干货。会上,还表彰了十多个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出色的少年宫;开通了名为“广东省青少年社会教育综合服务平台”的网站《社教通》。

再说“2019中国幼教公益论坛暨第十届华南国际幼教产业博览会”。若说规模,该活动的规模非常大,以在下经验,没有几百万的投入,是达不到这样的规模和影响效果的。不止活动的规模大,而且规格也非常高——第一图中的演讲者,乃是“国家督学”郑增仪先生。

看过上述两个高大上的教育活动,心中有点遗憾的是关于棋文化,特别是围棋教育的内容乏善可陈。为什么呢?是不是跟围棋的定位模糊有点关系?譬如在少儿教育中,围棋教育到底是定位为体育呢还是智育呢?这个问题就好像有点模糊。定位模糊,或说认识上的模糊会带来许多问题,譬如在宣传推广上往哪块上插——是将围棋列入体育教育呢还是列入智育呢?又如家长们在考虑自己的孩子到底学些什么内容,如何搭配学习内容时,若把围棋当作体育的话,那么他们就会考虑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在体育项目上学多了,在智育上学少了?反之若把围棋当作智育,那么他们就会考虑:自己的孩子在智育上是不是学多了,体育上是不是学少了?因此,本文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展开如下——

先谈谈少儿教育。所谓少儿教育,指对3-6岁年龄阶段的少儿所实施的教育。它是学前教育或说是早教后半阶段,前面与0-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人的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按时下划分,少儿教育主要包括德、智、体、美、情、财六个方面。

再谈谈围棋的历史文化。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围棋除了竞技属性,更多的是它的文化属性,特别是其中的智育属性,一直以来围棋都被列入传统四艺之中,而传统四艺之功用,大家都耳熟能详:修心养性。所谓修心,是使心灵纯洁;所谓养性:是使本性不受损害。 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如是,一直以来传统文化都在强调围棋的智育功能。

  

最后谈谈现状。现状是把围棋列入到体育之中。其主要观点,一是认为围棋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一样有严格的竞赛规则;二是认为它同样是一种很强的体力运动:其他运动项目的一场比赛不过几十分钟,而一盘棋的比赛却要几个小时乃至十几个小时。如此消耗耐力,没有健强体力根本做不到;三是认为,从体育角度看,围棋运动的耐力锻炼其实也是一种增强体质的锻炼。当然,在这点上也有人持相反观点:认为下棋时间长了不是什么锻炼而是一种身体伤害。

很明显,在少儿教育排行前三的德、智、体上,把围棋并入智育还是把围棋教育并入体育,对家长具体安排孩子学习什么是有影响的。在下认为,从体育锻炼角度分析,切不可把围棋当作是有氧运动锻炼,只能够把它当作某种耐力锻炼。因此在选择孩子学习项目时把围棋当作是智育而非体育,搭配学习一些有氧运动性质的体育项目才恰当。千万不要认为既然围棋也是体育,学习了太多的体育项目会让孩子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相反,学习围棋对提升智力是大有帮助的。

综上所述:在下认为围棋既是现行行业划分中的体育项目,但在悠久的华夏历史传统文化中,以及在当下处于学前期的少儿教育内容中,它同样也是一种智育。(摄影:卢翠欢。本段的最后一图,为理事单位牌匾:广东东湖棋院是上述第一个大型活动主办单位广东省青少年教育协会的理事单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