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人的还是听“狗”(即“go”,泛指围棋人工智能)的?这是围棋界,特别是围棋教育面临的一个问题。同时,这也是我经常被家长和棋友问及且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本文试图探索一下在人工智能大潮汹涌而至,围棋再也不是昨天的围棋这个历史发展节点上,我们怎么往下走,才算是真正走在正道上?更具体的是:我们今后泛义上的正确,是来源于传统的棋手、传统的围棋教师,还是来源于各种各样的围棋软件“狗”呢?若是前者,“狗”关于棋理和技术的所有提示皆可视为参考;若是后者,“狗”将成为新的神,甚至是全能神,引领人们重塑围棋,包括淘汰过时的棋理及定式,梳理或衍生出新的围棋文化等等。当然,顺带的结果是人类围棋天才人设的大规模崩塌——从弈秋到柯洁,从华夏到日韩,千年顶尖高手瞬间跌落神坛,从此种种围棋谜团,难题,包括神之一手都交棒给“狗”去解决,去寻找答案了。 称得上是历史性的转折,需要有历史性的证据。愚以为当下最重要的一个证据,是人类在围棋上的部分话语权,特别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话语权(譬如关于行棋方式之损益计算、关于胜负概率之确切判定),好像都交给“狗”来打理、乃至最核心的对弈质量的优劣鉴定了。而且,当下“狗”的“言行”虽然有时令人费解,但胜在是有一连串的实战为其佐证——自从阿法狗横空出世,各种“狗”在棋坛上真的是打遍人类无敌手啦! 当下在比较重要的关于围棋定式上的研究、争论的局面是:人有人说“狗”有“狗”说;人说人有理“狗”说“狗”有理。人,特别是没怎么接触过、研究过“狗”的老一辈棋手会说:千年纹枰论道,许多围棋定式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经过无数高手及理论家认可后才确立其两分均势,从而被棋坛及棋手们广泛接受的,怎能够说错就错,说废就废掉了呢?“狗”则说:AI时代的纹枰论道,以严谨的、科学的态度,精确计算的方式,证实过去传统上很多的东西都过时了,应该被淘汰了,特别是许多的围棋定式,都是既定的一方得利另一方受损的,非常不公平,故此该是落幕离开的时候了。作为棋迷的你或大摇其头,坚决不信?那么请看看如下有争议的一些定式,比较一下传统下法和“狗”的下法的优劣。附图为2014年笔者、施绍宗、葛万里代表中国棋文化峰会组委会在杭州国际棋文化峰会期间采访何云波博士(右一)和武坤教授(左一),武教授不但是围棋爱好者,业余强手,而且还是中国围棋AI研究的先驱者之一,颇有成就,与其交流我们获益匪浅,可惜他英年早逝。 先看看妖刀定式:见上图,从第1手到第12手,是传统的妖刀定式。见下图,从第1手到第15手,是“狗”对妖刀定式加以变化的新定式(姑且命名为“狗”妖刀定式),很明显,若采用“狗”妖刀定式,白子的胜率可增长6%(大家可观看一下左上角的数据)。显然,在“狗”眼里妖刀定式并非是公平双分定式。 再看看小雪崩定式:见上图,从第1手到第20手,是传统的小雪崩定式。见下图,从第1手到第20手,是“狗”对小雪崩定式加以变化的新定式(姑且命名为“狗”小雪崩定式),很明显,若采用“狗”小雪崩定式,黑子的胜率居然可增长18.4%(大家可观看一下左上角的数据自行计算)。显然,在“狗”眼里小雪崩定式更加不是公平双分定式。 再看看大雪崩定式:见上图,从第1手到第23手,是传统的大雪崩定式。见下图,从第1手到第23手,是“狗”对大雪崩定式加以变化的新定式(姑且命名为“狗”大雪崩定式),很明显,若采用“狗”大雪崩定式,黑子的胜率可增长19.3%(大家可观看一下左上角的数据自行计算)。显然,在“狗”眼里大雪崩定式同样不是公平双分定式。 再看看星小飞定式:见上图,从第1手到第6手,是传统的星小飞定式。见下图,从第1手到第12手,是“狗”对星小飞定式加以变化的新定式(姑且命名为“狗”星小飞定式),很明显,若采用“狗”星小飞定式,黑子的胜率可增长3%(大家可观看一下左上角的数据自行计算)。显然,在“狗”眼里传统的星小飞定式同样不是公平双分定式。 最后看看星位挂角定式:见上图,从第1手到第12手,是传统的星位挂角定式。见下图,从第1手到第12手,是“狗”对星位挂角定式加以变化的新定式(姑且命名为“狗”星位挂角定式),很明显,若采用“狗”星位挂角定式,黑子的胜率可增长5.3%(大家可观看一下左上角的数据自行计算)。显然,在“狗”眼里传统的星位挂角定式同样不是公平双分定式。这些定式还有不少,若它们真的不公平,达不到双分之目的,那么或进行革新变化,或无情淘汰,二选一!声明一下:由于并非围棋专业人士,故与其他方面一样,围棋定式笔者同样没啥研究,属“既没吃过猪肉也没见过猪跑”的闲杂人员,拿定式胡咧咧缪误定然不少,还请吴肇毅兄廖桂永兄梁伟棠兄等大牛点拨。愚以为当下表面看人有人理“狗”有“狗”理,本质上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如今已经检验过的,是人理仍然占据围棋的基础部分,或说是绝大部分;而“狗”理则在某些地方占了上风,特别是在胜负判断及胜率计算上拥有了越来越多人的采信。在战绩上,“狗”是无情碾压人类顶尖高手了。胜者为王!我们可以预测在不远的将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狗”理,运用“狗”理进行实战,从而使围棋踏上一个崭新的台阶。而在围棋教育上,“狗”理毫无疑问同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它将有力地催促我们变革,刷新我们的课本和教程。 小结一下:将来我们在围棋教育上是听“狗”的还是听人的?笔者认为终极真理是事在人为,正确的打开方式仍然应该听人的——但是,这人不是墨守传统围棋成规的而是与时俱进的;这人既懂传统棋理也懂“狗”理,既懂传统的围棋下法也懂“狗”棋的下法。打通围棋的传统与AI之“任督二脉”,再行施教就对头了。毕竟,围棋教育最需要的是沟通,而只有人才真正懂得语言沟通的艺术,兼且通晓被教育者心理,而这些东西正是“狗”所欠缺的。(部分图:邓柏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