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85年,邓小平南巡时,为何在南京点名要见许世友?还带上茅台酒

 猫眼观史 2022-08-04 发布于江西

一、

1985年2月1日,邓小平的专列抵达了南京,这是他南下的第一站,而且他下车的时候还提着一些茅台酒。

邓小平带酒为的不是别人,因为军区这里有一名骁勇善战,但是更爱喝酒的大将军——许世友。

就在上一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随后,邓小平为了进一步了解全国各地的情况,特别是经济发达省份对于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并且是否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的相关情况。

邓小平在王震将军等人的陪同下,于1985年1月31日晚上,乘坐专列离开北京,前往江苏、上海、广东等地进行实地考察。

2月1日上午,邓小平的专列终于抵达南京,当时来迎接的人有江苏省委书记韩培信以及时任军区司令员向守志、政委郭林祥,许世友将军并没有来。

并不是许世友不想来,在邓小平离开北京的时候,首先就让秘书给江苏省省委书记韩培信打电话,指名要看望许世友,韩培信不敢怠慢,听到消息以后马上赶往中山陵8号许世友的住处。

许世友当时已经年迈,但依旧认为邓小平不远万里来看自己,自然是要去车站迎接的,许将军还引经据典,说有句古话为“住客看过客”,从来没有过客看住客的道理。

韩书记看到许世友执意要去火车站接站,于是马上回到了省委办公厅,很快用电话告中央办公厅转报邓小平这则消息。

邓小平听后,马上传信说明情况,称许世友年龄虽然比自己小,但是身体确实差一些,现如今天气寒冷,就不要到车站去接了。

但是许世友执拗的性格,邓小平是知道的,于是便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让许世友在邓小平下榻的住处前去等待也比较好。

许世友知晓以后,马上对韩培信说,叫我在他住的地方等,这是个好主意,你可得随时告诉我要到哪里去等!

等到邓小平到了南京以后,他马上乘车前往中山陵5号的居住地。

就在上午10点钟,许世友的秘书赵春奎办公室的电话铃声响了,他听到韩书记的声音在电话中响起,韩书记称小平同志马上就要到了,并且把中山陵5号3号楼的地址也说明了。

赵秘书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许世友司令,许世友将军得知这件事以后,自己穿上军装便准备出发,并且还要秘书赵春奎以及《人民前线》的记者也马上赶往中山陵5号。

当时许司令戴上了棕黄色的全毛将军帽,还穿上了军装,系好了风纪扣,虽然年迈,却依旧精神抖擞。许世友将军前脚刚到中山陵5号,邓小平同志乘坐的面包车也到了。

两位战友相见,彼此之间分外亲切,许世友终于看到了许久未见的老领导,笑声连连,三步并做两步地迎接上去,第一句话就是充满激情的——欢迎!欢迎!

两个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他们落座以后,许世友马上对邓小平说,自己若是没有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像我这样的人,家境贫寒,真的很难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

时间很快就到了中午,邓小平准备请许世友吃饭,这次并不是简单地来访,而是许世友将军要过80岁生日了,邓小平这次也是“投其所好”,专程带来了陈年茅台酒。

许世友看到酒后大喜过望,连连说太好了,自己就喜欢喝茅台,这种酒是越陈越香,邓小平也知道,这顿饭就应该喝茅台,而且应该大喝。

不过无论说什么,许世友将军也不敢在邓小平同志面前拼酒。

但是不喝酒,许世友肯定做不到,这个饮酒的习惯,几乎全军都是知道的。上面甚至破例,唯独许世友能在军中饮酒。

二、

在许世友将军的一生中,都和“酒”这个词离不开,在许世友的青年时代,正值军阀混战的时候,许世友上少林寺学艺,没想到自己的师父却是一个少林法师中有名的“酒罐子”,本事不小,喝酒的肚量也大,不知不觉间,喝酒就成了师徒两个人的最大嗜好。

参加革命以后,许世友更是酒量不减,别的团以上的首长都有挑夫,一般是一头挑行李一头挑书报,但是唯独许世友的挑夫两头挑的都是酒,他是红四方面军中唯一能够公开说自己能喝酒的将领,甚至还被称为“英雄海量”。

不过毛主席知道许世友能喝酒的大名以后,也曾问过许世友这件事情,当毛主席点拨许世友。说喝酒能成事,但是也能误事的时候,许世友瞪大了眼睛,给自己约法三章,那就是战前摆兵布阵绝对不喝酒,战斗的时候滴酒不沾,打败仗也不喝酒。

毛主席点点头,但是许世友马上补充了一句,那就是庆功酒必须得喝,不喝不行!毛主席笑了起来,就这样,主席和许世友达成了这个不成文的约定。

许世友将军还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亲笔信,不过他先定下了出走时间,这个时间就定在了1937年4月4日晚上10点整。

因为许世友等人是擅自出走,所以是被抓回来的,不久之后,毛主席托人给许世友捎去了一条哈德门香烟,还亲自前往许世友被囚禁的地方看他。

并且毛主席做了一个令他人震惊的举动,那就是允许许世友来见自己时,还可以带着一把枪膛里有子弹的枪。

当许世友再次看到毛主席时,他的眼泪都掉了下来。

但是这件事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世人知道了许世友的宁死不屈,但是几十年的时间过去后,许世友自己还对当年的事情放心不下,认为自己做了错事,所以看到邓小平来找自己的时候,他在饭桌上借着酒劲说了这些话。

距离当年的事情已经差不多快五十年了,这件事情早就定论,邓小平当然不会让许世友将军多虑,所以斩钉截铁地说许将军没有责任。

三、

但是最后中央还是选择了许世友,关于“选将”问题,至今仍是众说纷纭,有人说刘伯承作为邓小平多年的老搭档,在“刘邓大军”时期就千里挺进大别山,是刘邓大军的主心骨,是上上之选。

而粟裕大将更是适合担当此任,当年新四军在苏中七战七捷,威震八方,关于“战神”粟裕的故事是很多人从小听到大的,但是人们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老将的身体状况。

两位名将的身体都非常不好,刘伯承元帅已经87岁了,粟裕虽然年轻一些,但是戎马一生,身体里还有弹片没有取出来,在晚年经常折磨他,让他头痛欲裂。

所以,爱喝酒、爱练武的“少林和尚”许世友就成为了中央的第一人选,许世友将军一路是尸山血海淌出来的,作战能力不必多说。

许司令就这样参加了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当时是在广西前线,许世友是司令,但是副司令还没有人选,他还需要选出一个副司令。

这是个难题,许世友想着当年和自己出生入死的战友们,一个一个地在脑海中出现,终于想起了一个名字。

许世友马上询问部下刘昌毅最近怎么样,刘昌毅是开国中将,更是红四方面军许世友的老朋友,被称为“铁血战将”。

部下看了下资料,马上回答说刘昌毅将军可能最近就要退下来了,最近听闻刘昌毅已经半休。

许世友相信刘昌毅依旧是宝刀不老,很快刘老将军就被请到广州,刘昌毅虽然已显老态,但是仍旧双目炯炯,精气神很足。

许世友知道刘昌毅来了以后,马上和当时军需管理处的陈良顺说务必安置好刘司令,并且还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要求,那就是让陈良顺多准备一些茅台。

当晚的酒桌上,许世友和刘昌毅马上喝掉了3瓶茅台酒,但是这还不够,他们还在继续上酒,许世友和刘昌毅念旧情,回忆当年的九死一生,但是喝着喝着气氛就变了,两个人开始无话不说,敢争敢抬杠。

许世友在酒桌上问刘昌毅还敢不敢开瓶,没想到刘昌毅豪气干云道,天下没有会喝不会喝的事情,只有敢喝和不敢喝的人,九死一生地过来了,死都不怕况且喝顿酒。

刘昌毅说道,这顿酒许司令喝到哪儿我就喝到哪儿!酒喝完以后,许世友将军足足醉了两天,等醒过来以后,许世友非常感动地说,刘昌毅就是好汉一条,死都不害怕,副司令非他莫属。

这是一个很传奇的故事,喝酒只是一个侧面,许世友将军在多方考量以后,“喝酒”就成为了他选拔将才的最后一道关卡,他还说了一个很有哲理的话,那就是学会打仗一点也不难,难得其实是舍命对敌的决心,这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做到的。

四、

话说回来,邓小平此次特意在南京看望许世友,除了喝酒叙旧,也未尝不是想看看许世友老将军的决心,可是邓小平没想到,自己来庆祝许将军的八十大寿,但是许世友却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

许世友回忆自己的青年时代,当时自己的家太苦了,许世友自己在外打仗,但是他的母亲只能领着全家老小躲在深山中,就是怕敌人报复,结果有一天,许母还是被反动武装捉住了。

当时幸亏许世友名声在外,一封信写给反动派,上面写着,说敢对我娘有任何不敬,我许世友此生定会活剥了你!说到做到!这让反动派的大队长肝胆欲裂,想起了许世友“活张飞”的威名,马上把许世友的母亲给放了。

但是这也让许世友觉得这辈子亏欠母亲太多,建国以后还当着战士们的面给老母亲下跪,而当许世友母亲病危的时候,因为自己有重要任务,无法回家,当他完成任务返回家乡的时候,看到的只有一处母亲的坟冢,这让这个大男人悲痛欲绝。

所以,许世友将军在饭桌上对邓小平吐露出来的心愿是,希望能够土葬,并且埋在母亲的坟冢附近,自己生前为革命付出一生,死后想给母亲尽孝。

这件事情让邓小平有些为难,并不是说土葬本身有什么难处,而是因为几乎所有的共产党员高级干部都是火葬,这与共产党唯物主义的信仰息息相关,不相信怪力乱神的封建迷信思想。

早在1956年,中央领导人几乎全都签署了一份倡议书,这份倡议书就是自己百年以后要进行火葬,第一个签名的人就是毛主席。

有一个人不愿意签字,他就是许世友,许世友这次直接找到了毛主席,说出了自己的心愿,他说这不是自己迷信,而是生前有遗憾,所以自己想要抒发这份歉疚情感,死后埋在母亲身边。

毛主席没有批评许世友,许久以后,他还是心软了,只说了一句话:“你是一个和尚。”

这是许世友此生向主席第一次提出的个人请求,也是唯一一次,面对如宽阔大海般的孝心,毛主席没办法不同意。

等到毛主席辞世以后,中央的规定并没有改变,依旧是所有高级领导和将领最后都要进行火葬,这让许世友忧虑不止。

直到这次邓小平来南京,许世友才得以再次提出来这件事情,邓小平同志当时没有当场回答,只是表示默认。

吃完饭以后,许世友对邓小平说,今日天气非常晴朗,不如合影留念好不好。

邓小平说今天喝了茅台,脸上红润起来,照相后一定好看。

就这样,许世友和邓小平两个人并排站着,就在这时候,《人民前线》的摄影记者许家声很快按下了快门,留下了邓小平同志和许世友将军在南京的最后一张6寸合影。

等到相片冲洗完以后,许世友感慨说道小平同志的头发多、穿着也笔挺,看起来比自己年轻多了,要知道他岁数比我还大啊!

这张照片只冲印了五次,十分珍贵,他把其中两张给了自己的秘书,嘱托他务必要把其中一张寄给邓小平同志,另一张自己留存。

就在这一年的10月22日,一代名将许世友去世了,同时,有一份文件当地政府不知如何是好,只能从下级层层传达,一直到了邓小平这里,这份文件上写的正是许世友的遗愿,他想要埋在母亲旁边。

邓小平知道许世友将军的想法,到了最后,他选择尊重许老将军的遗愿,不过邓小平依旧认真补充道,这次是我们特殊中的特殊、例外中的例外,在党内只此一次,绝对下不为例。

许世友的葬礼是在秘密中进行了,没有人山人海,也没有鸣炮,只是趁着夜色,把许世友的棺材放进了坟冢里面。

在许世友最后的日子里,当时许将军的亲朋好友回忆道,许世友在身患绝症的情况下,都不肯放下酒杯,甚至经常出现肝昏迷的症状,完全无法进食。

许世友在昏迷的时候也忘不了酒,到这时他的亲属就会取过一瓶茅台酒,在许将军的口中滴几滴,这时候奇迹出现了,许世友马上安静了起来,后续甚至还用沾着茅台酒的棉球擦拭他的嘴唇,一是能够消毒、缓解嘴唇肿胀,二是符合许将军的心意。

许世友去世以后,为了寄托哀思,灵柩里放着几样东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瓶茅台酒和一只白玻璃小酒杯,许世友一生嗜酒,当时他的住所还有40多瓶茅台酒,有人提议全部埋葬,但是后来只象征性的埋下一瓶。

这也符合许世友将军一生的品格,直到今天,南来北往的旅人在路过许世友将军的坟墓前,很多都会在此放下一只茅台酒瓶,赞扬这名为国尽忠、为母尽孝的共产党人的精神。

编者简介:宋小乐,一位90后奶爸,普通家庭出身,专职写作5年,靠自媒体写作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与多家新媒体公司有合作。如果你对自媒体、写作、赚钱感兴趣,想每个月都能靠下班时间做副业、兼职,可以微信搜索关注我的公众号“今日人物志”,一起探讨一起进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