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农药的危害性及绿色植保技术探讨

 啥破玩意丶 2022-08-04 发布于黑龙江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推进,自然环境的维护变得尤为重要。在现代农学的科技发展过程中,由于农药的不合理使用,总是会造成各种农药损害生态环境等污染问题的出现,此时我们必须自觉提高绿色植物保护意识,为了尽可能减少农药污染的防治问题。因此,我们希望提高农药使用的合理性,减少农药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简单分析农药的危害和绿色植保技巧,希望能给相关工作人员带来帮助。

关键词:农药危害性;绿色植保技术,探讨

由于近些年农村经济的持续性发展,杀虫剂的合理使用率也日益增加,目前每年全国为预防庄稼等病虫害所使用的杀虫剂总量大约为六百万吨,而杀虫剂的合理使用率却仅为百分之三十,而其中剩下的百分之七十都属于流失量。自然环境当中杀虫剂的存在会经由雨水、风等气象条件而持续的传播,进而造成全球空气、海洋、土地以及食物等造成巨大的杀虫剂残留。中国属于农业国家,农作物生产总量非常巨大,这也就导致了中国的农药用量长期位居世界榜首。而恰恰由于中国农药使用量的不断扩大,甚至经常性发生农药中毒事件,这说明了中国农药污染的严重形势。因此,研究杀虫剂的生物危害性和绿色植保技术是很有必要的。

一、农药的危害性

(一)农药对人类危害性

农药对人类来说,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是急性毒害。急性危害主要是指人在大量接触或者是误服了农药后从而产生急性的疾病反应,而此时的病症表现主要是以嘴部麻痹、刺痛等感受、恶心、呕吐、泄泻、痉挛、昏迷,或者是突然死亡。目前有统计资料表明,在全球每年大约有三百万人的致伤致死原因于农药中毒而致死致残,其中致死人士达到20万多人, 在中国,几乎有大约10万人死于农药应用不当而导致的中毒,每年的死亡人数也超过了万人。农药在长期使用不当或者是使用不合理时,很容易引起机体内出现肿瘤、畸形和突变情况的发生。其次是致癌,致癌性主要是指由农药所引起的人或动物身体组织出现的恶性肿瘤,它主要的表现在恶性肿瘤发病率增加、肿瘤症状出现速率提高二个方面。最后是致畸性,它主要是指农药影响胚胎或婴幼儿健康生长生长或者发育过程受到危害,从而造成器官形态上的组织不能健康生长或发育,从而成为急性畸形儿。致突变性主要是以生物遗传性的细胞层面为主,它也会造成对生物的遗传物质产生不可逆的诱变情况发生,而这样的诱变如果出现在人的体内则会危害健康个体,而出现在生殖系统中则会危害后代的遗传发展[1]

(二)其他生物危害

农药的影响也相对较大,特别是在大量污染的情况下。杀虫剂对其他生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虽然化学农药在农业应用中的关键作用之一是直接杀灭害虫,但它会直接杀灭其他有益生物和天敌,从而导致害虫、天敌和其他有益动植物的死亡。2.慢性毒性。当农药残留存在于生物体中时,它们很难被有效地清除,农药的持续积累会造成毒性。生物体通过吸入、呼吸等方式,会使农药进入人体,然后造成巨大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耐药、生育和耐药。农药的生物富集也是生物间强烈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生物体中的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继续运输和积累,这也是影响人体的主要因素,会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

(三)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在大气和土地环境污染。空气中农药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农药喷洒中的扩散和溢出,比如在美国常见的农药ddt就会在空中进行喷洒,使其扩散至农田中,以达到防治害虫的效果。农药喷洒后的挥发作用会使得农药很快便扩散开,农药喷洒后农药在作物和土壤中的挥发也有相同之处,农药喷洒后土壤粉尘的风蚀,农药生产中的农药成分的损失。当农药正在充满天空的大气中时,风速和远程的大气气流会带着农药成分远行,特别是温度较高时风速加快,农药成分的移动距离会非常快,所以气体挥发性的杀虫剂极有可能从农村到城市进行大范围的扩散作用,入侵到农村农业以外的领域,浸透到没有人居住的土地,对其他生物造成身体上的生理健康的影响。农药也可以由水通过干湿沉降处理就是下雨也能到达地面上,对地面环境进行污染。在这种情况下,在没有使用农药的地区,下雨中附带的农药成分会使整个农田都会被污染,空气也会被污染染。2.水质污染。农药进入水质污染的途径很多。第一,杀虫剂会喷洒到害虫体内,而食用害虫的鱼类等水生动物会将害虫摄入身体,导致水质的农药污染。第二,土壤中的农药会随着降雨和灌溉水的流入而流入水中导致水污染。农药直接进入大海,雨水进入水中的情况也很常见。有毒水生生物的繁殖、生长和发育会严重影响海洋渔业和淡水渔业。在地下水和深海附近水域的生长的植物也会逐渐积累农药的残留成分,鱼类进食该类植物进而影响鱼卵胚胎的生长和发育。药物的使用增加,渔业的水质也在下降。渔场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养殖业大规模减产,损失惨重[2]

二、绿色植保技术探讨

(一)设立植物保护系统

影响害虫的发生因素属于多个因素,通常使用单一的预防措施不能有效的控制农药的危害和可持续的含有杀虫剂很长一段时间,所以根据风险因素,植物特征和环境要求,总体而言需要科学合理的选择和使用系统的农艺、采取生态、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必须在具体工作中积极提高单一措施杀虫率,优化综合防治效果。任何单一的综合控制措施都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甚至无法接受的负面影响。要注重防控措施的协调和综合应用,从生态学、经济学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评价。建立绿色植物保护技术体系需要高度重视和利用植物的优势,采取植物保护措施,在原有植物的基础上,对植物科技体系进行合理配置和综合优化,尽可能减少环境影响科技管理的疏忽造成的风险,特别是对于髩生态环境污染。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对植物生态防治技术的研究,逐步确立以农业技术为基础,重点研究抗病品种,同时开展该领域植物生态防治技术的先驱性研究,必要时可以清楚地看到植物生态保护技术辅助方法在化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在工作中,要积极建立完善的作物生态防治体系,通过合理布局、区域规划、套种、套种、留茬等宏观层面以及通过天敌、生物防治等途径,优化植保效果。

(二)保留一定量害虫

为了彻底消灭害虫,必须有意识地提高杀虫剂的使用效率。但是历史经验也提醒人们,即使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害虫是很难被彻底消灭的,而且害虫在农田的生态环境中也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自然规律要求人们必须正确对待害虫的合理生存状态,通过最合理的方法将害虫的数量和发生程度限制在最低水平,使其对农田的危害作用降到最低,同时又不影响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在环境被破坏的条件下,可以创造主要天敌相互依存的环境,从而减少杀虫剂的使用,维持整个生态的平衡。害虫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防治害虫应以农业综合水平为主,充分考虑整个生态系统因素,即通过利用有益的农业生态,植物与昆虫三者相互作用保持共同的限制性特征,形成良性的生长系统,有效地抑制了作物害虫的生长发育,充分发挥天敌对农业生态的控制作用,保证作物生长环境的安全也是对人类的生存安全的一种保障。

(三)严格控制化学防治工作

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为了及时有效地抑制对有害生物的危害,通常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止害虫的繁殖,虽然化学农药的危害较大,但这也是一种非常关键的技术手段和途径。特别是在病虫害出现和疾病传播阶段,同时它没有化学农药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使用化学农药的过程中,必须保证适当和安全的基本条件,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对农作物、自然环境和人畜的中毒和环境污染。科学合理控制和使用杀虫剂。首先,必须科学合理地选择杀虫剂的种类和剂型,尽可能地减少害虫的负面危害。其次,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最佳的施用方法,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尽可能地减少农药用量和农药对漂浮污染的防治目的。第三,通过科学合理的农药轮配,尽可能减少药物使用数量和抗虫风险。最后,通过及时将化学农药纳入综合防治体系等措施及其效果,尽量保持农村自然生态环境的合理性. 

(四)注重防治评价与生物防治技术应用

为了强化生产作物的环境的保护工作,必须注重植物的生存条件以及特征特性的结合,并提高植物生长体系的建设,针对性的对植物生长环境以及生长方式进行客观条件的调控。对于害虫的防治中害虫的存活率当作是防治效果的唯一评价标准是不正确的,还需要高度重视生态学和环境的学术作用。在病虫害的防治基础上确保植物的生长环境平衡性,同时保障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完整存在。在具体工作中还需要注重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多样的建设工作,从整体角度上实现规划作物生态布局,防治害虫过程中有目的性地引进虫害天敌,并合理的落实病虫害问题的控制。

(五)调控植物保护系统

引起虫害病发生的原因有许多,要对高危险性害虫实施长期有效的管理,就一定要针对害虫的生活习性、病害状况来实施多方面管理。可以通过生物方法、化学方法、物理措施等多种的表现形式,促使危险害虫受到有效管理。不要单纯把害虫死亡率当做评价防治疗法的方法,因为单纯的方法或许会带来其他的问题。因此,需要对自然环境、农作物、经营价值等多种因素加以评估,针对绿色植物防护系统加以合理调配、优化,使得植保措施能够充分发挥出一定的优越性。从而减少了由于技术因素所产生的资源损失,并减少了对自然环境所产生的损害与负面影响。以植物绿色防治为目标,通过植物生物防治的方式,研究发展出了各种不同的生态调控技术,进而形成了植物生态与环保技术系统。在这种过程中,我们需要站在整体性的视角上来做好布置和计划,运用引入害虫的天敌来实现生物学预防的总体目标,并同时引进和使用抗性植物种类。

(六)采用多种不同的综合防治法

在使用农药进行保护蔬菜耕地的时候,为了防治斑潜蝇、蚜虫以及粉虱等对于蔬菜有大型危害的农业害虫,除了传统的使用农药以外还可以采用防虫网,以网状结构将室外的害虫以隔离网的形式隔绝在耕地大棚之外,防止其对作物造成虫害等损失。同时也可以选择释放一些害虫的天敌进行天敌性的害虫防治,比如蜂、瓢虫等可以对蚜虫、毛虫进行有效的防控,从而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使其维持在不对作物造成特别损失的情况下。而在防治鼠害、棉花发生的虫害时,可以种植一些诱集植物,对害虫的天敌进行诱集使得天敌能够对害虫的种群数量进行有效控制。也可以通过改造植被环境的方式对害虫的居住环境进行破坏从而来破坏害虫的生长环境,可降低害虫在植被中的虫口密度,对害虫的扩散进行有效的防治杜绝[3]

(七)允许某些害虫出现,维持平衡自然规律

在害虫的防治过程中不管耗费了再多的钱财,也不能够彻底铲除害虫。所以为维护大自然法则、物种之间的和平,应当容许某些害虫出现。但是一定要通过环保的方法减少害虫的数量,并控制它们的规模,使其总量不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如此一来,就可以给害虫的天敌提供食物,以便降低杀虫剂的剂量,从而保护营养均衡。在完整的农业大自然生态体系里,就包括了害虫、有益生态。所以应当对整个生态系统加以全方位考察,给有益生态提供优越的生存环境。正是这样,才可以控制害虫的发生与繁衍,促使有益生态、作物、害虫之间产生互相制约的关系,从而使得整个生态环境发挥出了控制害虫的功能。

(八)大力培训农技推广人员人才

由于中国当前对农业的经营条件还很差,导致没有形成绿色农技的队伍。因此,我国政府必须及时制定一些重点扶植政策措施,并启动有关农业技术推广的重大发展措施。正是这样使农技推广团队结构得到进一步健全,队伍规模也更加壮大,从使得绿色植保科技得以大力推广与应用。为使得推广更为合理,必须使得推广方法被农户所认可,同时为农户提供后续的咨询服务工作。而且,更要使得农户们意识到了绿色植保技术的优越性,如此才能促进了绿色植保技术的普遍应用。

三、使用绿色植保技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一)节约了大量成本

与不使用绿色植保杀虫剂的地区相比,使用绿色植保杀虫剂的地区采用生物、物理、生化等综合管理方法,既减少了田间病虫害,又减少了用药频次,从而提高了预防的有效性对于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尤为重要。此外,由于药物研究仪器和设备的发展,大大减少了药物的浪费和泄漏,最终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农田的利用率进一步的提高,令国家的农田利用发展更加进步。而通过统计方面的研究可知,在农药药物使用量方面,采用绿色植保技术的耕地使用农药的药量比常规耕地减少3倍甚至更多,对于成本的节约也是非常有效果,平均节约药费14.9元/ 6.67㎡。同时,使用该喷雾器也节约了药物容器制作的生产成本。每台喷雾器平均每天可使用0.66 hm,减少3次用药及药物的加工处理,平均节省人工成本16元/ 6.67㎡。因此,采用绿色植保技术可以大大节省药费、人工费用[4]

(二)降低了病虫抗性

采用了长效、低毒、低残留的绿色杀虫剂之后,大大减轻了害虫抗性,有效保护了害虫天敌,使自然规律得到了延续。过去人类所采取的单一抗害虫方式,尽管杀死了害虫,但同时也对害虫天敌形成了不利的影响,从而导致生态规律遭到打破。而中国在水稻示范区里引入了绿色植保科技之后,则保留和运用了大量害虫天敌,从而达到了对病虫害的科学综合治理。在该水稻区域,平均每一m有七点三只蛛蛛、5.4只青蛙,大大超过了从未采用绿色植保科技的地方。通过利用害虫的天敌,不仅降低了对杀虫剂的消耗,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结束语:综上所述,通过构建绿色生态植保理念可以更有效地调整完善的植保策略,并从预防为主的角度,综合防治理念,逐步进入可持续病虫害治理,通过对植物保护战略的全面调整,从而实现区域管理、综合防治、技术与结合的基本思路,通过全面的战略思想调整等植物保护和时间的变化水平,同时在空间结构从作物系统向农田系统转换,从单一作物系统对多个种植制度转换,在生产收入、综合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自然生态平衡和遵循自然规律,通过科学合理的农药应用和优化自然环境,使农药的应用处于高度合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纪宗锐,李正喜,农药的危害及绿色植保技术推广应用[J].安徽 农学通报, 2019(11) :90-91.
[2]李秋锋,罗永娟.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现状与对策[J]. 农村实用技术, 2019 (3) : 52.
[3]张壮志.试论农药的危害性及绿色植保技术[J].现代农业研究, 2018(8) :32-33.
[4]张言.农药的危害性及绿色植保技术[J]. 乡村科技, 2018 (31):101-10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