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氏拳初级阶段练法刍议

 逸心茶舍 2022-08-04 发布于内蒙古

Image

何谓孙氏拳初级阶段练法刍议呢?

第一因为我对孙氏拳体悟不深,所知甚少,充其量九牛一毛而已。

第二就我所了解的孙氏拳的一些练法,零零散散,还没有系统整理,目前只能取其一枝半叶介绍之。故曰孙氏拳初级练法刍议。

孙氏拳将武艺的修为分解为五个部分,每一部分虽各有侧重,同时又是相互交织的一个整体。

这五个部分都是以提升技击格斗能力为目的的关于人的质地(生理机能)、技能、技法、调理和修养等不断优化的学问。

研习技击首先要从改良身体的质地(生理机能)入手,这个以前我就讲过,这是孙氏拳的特点之一。通过易骨易筋洗髓来完成。

改变身体的质地(生理机能)在身体上最初的征兆就是四正八筋也称四正八柱,这个没有,就是一个玻璃人,经不住整体力的击打,一打就把身体打坏了。甚至你用整劲打人,自己同时受内伤。其他门派的一些所谓名家常有患内伤病症的,就是没有把这个问题解决好。

关于四正八筋,在孙氏拳出现以前是没有人做特别考究的,这是孙氏拳独到的总结和提炼,通过孙氏拳的锻炼,能完善练习者四正八筋的品质。

四正八筋不仅是为了解决人体质地的改良,也是产生最大打击劲力的基础之一。因此,修为四正八筋与练那种抗击打的硬气功、排打功的性质完全不同,通过四正八筋的修为与改良,带动人体相关肌群与筋脉的发育,最终将周身肌群转化为内膜,使人体机能具有刚球、弹簧球、皮球的特征,换言之,四正八筋为人体的抗击打与发力能不断突破原有的极限在身体机能上建立了基础。

有人苦苦追求周身无处不弹簧的效果,研究什么数学模型,实乃隔靴搔痒之举。孙氏拳早就揭示了通过修为改良四正八筋完成易骨易筋洗髓之功,是爆发力不断突破自身原有极限的不二法门。

易骨易筋洗髓,孙禄堂先生把这个成就放在郭云深前辈的名下,实际上在郭云深前辈的其他传人支派那里没有这个东西,这个易骨易筋洗髓的理论最先而且只在孙禄堂先生的武学中有论述,因此,实际上这应该是孙禄堂先生对拳学修为规律的总结和发明。

质地改良了,劲力、速度、变化才是武艺修为的重点。作为在孙氏拳研习的初级阶段,首先应该具备摧毁力,此后才是技法和战术,逐渐达到感而遂通的境地。

那么如何提高打击的摧毁力呢?

最初的一步就是把松与整结合为一。有的门派认为松下来自然劲就整了,这个认识是不对的。松只是动作产生协同的条件,至于如何协同使身体产生的劲力达到最大化则是另有门道的。孙氏拳发现了这些规律,大致讲来就是临界点、虚无意、自锁角、双十字、传递链、浑圆对应等,更进一步,则是有无不立、有无并立、顺中用逆、逆中行顺等。由此形成六合整劲之势与浑圆一气之意融合为一。

有了优良的身体质地和雄浑的劲力之后,研究打人的技法就非常重要了,俗云手眼身法步,这其中最重要、最基础的是步法。步法中最重要的基础有三:启动的速度,运动变化自如的程度和动静合一的程度。

孙氏拳从三体式开始就着重解决如何提升这三大基础能力,可以说孙氏三体式及孙氏三拳是提高这三大能力最好的范式。

孙氏拳的步法,含有步式、步型、劲意三者。

分别简述之。

基本步式有五种:直、圈、摆、扣、插。

直是指身体重心进退移动能够成为直线,没有左右的晃动,这是快的基础,以前讲过练出这个能力最难,是孙氏三体式功夫的直接体现。

圈是指圈步,这是闪转腾挪的基础。

摆、扣,用于身体方位的变化。八卦拳就是以摆扣步为主要步式。

插,有斜插、倒插等,斜插用于闪进,倒插用于指东打西。

基本步法有六种:飘、闪、赚、颤、飞、缠。

,身形不变,重心平稳,整体快速自如的移动,此乃八卦拳的基本功。

,急速变向的“之”字步练法。

,重心潜换不见形,孙氏八卦拳的功效之一。

,亦称颠步、电步,身形架式不变,快速变节奏的前后、左右寸步颤动。

飞,腾跃如形意拳中龙形、燕形及鹞形。

缠,以步法缠人,按八卦拳奇门遁甲的要求走位。

基本步型有六种:跟步、过步、交叉、三角、腾空、跳步等。

跟随,即进步必跟,退步必撤,前足进,后足跟在前足后。后足退,前足随之撤至后足前。

过步,后足越过前足,至前足前,后足变前足。

交叉,由同一足完成一进一退。

三角,两足轮换进退三点,前点为一点,后点为左右两点,成三角形式。

腾跃,孙氏拳中的腾跃步与田径跳远不同,要求纵跃时身体中轴正直平行运动,身式不变,身体仍能自如地做出应变动作。又如龙形,身架不变,整体起落。

擦跳,身形架构不变,双脚起跳,整体位移,擦跳时两脚几乎贴着地面身体整体位移,擦跳过程中,双脚离开地面的高度不得高于站立时脚踝的高度。

步法中的基本劲意有:定、截、趟、踩、碾等。

,指由单足支撑全身时,身体重心在单足上变化,足不动而胯动,中轴稳固不晃动。这需要孙氏三体式的基础。

,起步要含有截劲,要有以足截足之劲意。

趟,落步要含有趟劲,要通过以前足搓趟对手之足,将对手重心打起之劲意。

踩,踩指抢占点位时之踩踏劲,身体重心随着下落之足一同落地。所谓打遍天下老鸡形,即含有此意也。

趟与踩的区别,趟劲向前,踩劲向下。

,身体随着单足转动,而重心不变。

碾与定不同,定是单足落地不动,而身体转动。碾是单足转动时,身体随该足一同转动。

步法是打法的重要基础,同时步法本身就含着相应的打法。

打法,孙氏拳的打法特点是博综贯一,即以内劲为统御的开放体系,踢打摔拿无所不至其极,且不断创生,不断优化,皆以感而遂通、一击制敌为目的。至于具体打法,其基础是起钻落翻、里裹外翻、圜研相合,变化莫测,难尽述。

身法:鸡腿、龙身、熊膀、猿臂、虎抱头五者合为一体。

有人问:在孙禄堂先生的著作中只提到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一气含四象,没有猿臂一说,猿臂是不是你自己的杜撰出来的?

答:我多次强调,孙禄堂先生不可能把拳中所有重要的内容都写在书中。我把猿臂放在这里有很多孙氏拳前辈的实例,这里只谈两个来源,其一是孙剑云老师说:

人家称老先生(指孙禄堂先生)活猴,老先生不仅灵活敏捷、飞腾变化过人,而且两臂如猿。

其二是李天骥师兄对我讲:

我父亲拜在孙禄堂老先生的门下时已经四十岁了,老先生看了看我父亲做出来的功夫后说:'你找我晚了,不过你还能练出一只胳膊。’练出什么样的胳膊?就是猿臂。猿臂是孙氏拳的基本功之一。

果然后来李玉琳先生练出了名堂,在武林中享有“铁臂苍猿”的美称。此外根据我自己的体会的确也是如此。

眼法:一为眼看,二为心看,三位神看。如何看?

未战观其神气,临战观其两肩,交战观其节奏、法度。

手法,手法在于感觉灵敏、轻重随心、灵捷活变,孙氏拳之手法基础有八卦、五行、三才之变化。手法的训练一要熟能生巧,二要广大多变,三要自然创生。孙剑云老师说:

世传有十八趟罗汉手、七十二暗腿、七十二把擒拿,当年先父讲这些数字就是为了让人好记,使前辈的东西不要遗漏,真正实用的手法、腿法乃千变万化,岂止限于十八、七十二。

前面讲了孙氏拳技击技法的特点是博综贯一、感而遂通,以内劲为统御的博采众长的开发性的技法体系,并不拘泥于某几种技法。

上乘的技击武学不仅能打,还要能养,养也是一门大学门。养包括打与养同一、恢复和调养这三个方面。打与养同一,取决于技击技术的合理性,这不是初学者一蹴而就能达到的。因此,练习技击时,恢复性训练是不可缺少的,但是恢复性训练最好又不要与技击脱节,于是桩式和拳架子就要有这个作用。站桩、走拳架子既是技击训练的基础,同时也要起到恢复调养的作用。因此桩式和拳架子的合理性以及如何站桩、如何走架就非常重要。站桩与走拳架子虽然都有养气的作用,但二者是不可相互替代的,对此过去多次论述过,在此不赘。

恢复,除了站桩、走架子有恢复效用,还要有外敷内服的药物。孙剑云老师讲,当年那些师兄弟天天打作一团,经常有人受伤,那时家里常年备有两锅药,一治外伤,一治内伤。但是这些药方以及制作方法现在多已失传,唯郑怀贤先生继承发扬了其中一部分内容。

武艺要想达到最上乘,离不开心性方面修养。故孙禄堂先生在其书中明言“为修身而作”。心性修养是孙氏拳非常重视的一个内容,也是孙氏拳最具独到之处。

孙剑云老师讲:“在拳中修炼心性,在拳外更要修养,恬淡虚无,渐修静悟。

肖云浦先生说:“孙氏拳最讲究锻炼心劲,心劲强大者不战而屈人之兵。其要有五:笃诚、恒毅、枯寂、恬淡、圆融。”又云:“于笃诚中圆融,于枯寂中恬淡,由此得其所以然,才入得心劲之门。

其实孙氏三体式、一根筋等练法就足以就锻炼兼或考验心劲功夫。

有了三体式、一根筋的功夫,接下来就要在步法上下功夫,步法不仅关于闪转腾挪,而且还关乎劲力的质量与运用效果,步法中的步点与劲力的作用效果密切相关。即使仅就最初级的整体发力而言,步点的合理性与整体发力以及打击效果要形成一个整体。故刘子明先生常讲:“步子,步子,还是步子。

连鸡步之提崩弹甩与七星连珠,是刘子明先生拳法之一得,刘子明先生讲(所记大意):

连鸡步需有鸡腿力,常用步法大致有九种:踩、踏、溜、插、旋、闪、滚、趟、颠等,无论那种步法,要领即提崩弹甩。

有内外,在内是精神提起。若精神不能提起,不能交手。在外提起步的足尖,暗含窜出之意,所谓“遇敌好似火烧身”,含有疾步之意。

指全身要崩开,其中有三崩,一为窜步如崩。二为肩胯崩炸。三为起落崩煞,起落要走足胯,由足胯带出周身起落之意。何为起落崩煞?起如掀地,落如天塌。

指弹簧回弹之力。不是身体乱弹,要弹在对手的力点上。一接触对方的身体,即要发出此力。其中有瞬间吞吐之意。

指把劲力甩出去,即放开之意,不能留存一丝在自己身上。

以上提崩弹甩本是一个劲,要用一个动作合成这四个要点。

除此之外,劲力发的好,还要有身法相助,谓之七星连珠:

1、身横意纵。身横,侧身对敌。意纵,攻守皆在中轴一线。

2、两腿虚实分清,何谓分清?实足如老树栽根,虚足如地上浮叶。

3、涵胸松肩。开肩自然涵胸,乃是肩背舒展之意。

4、抱肘坠肘。

5、轻步悬顶。

6、圆裆坐胯,即两胯一侧松塌,同时另一侧横向松开。

7、震步抖梢,以实足暗震涌泉穴,将足下之力送至手指,同时身躯微颤。其中还有讲究,身躯微颤是通过脊骨微摇将足根之力弹送手指,同时手腕松弹,力透指尖。

故散手中的一个连鸡步要有提崩弹甩与七星连珠合为一体才能成为一力。

步法与身法要融合一体,刘子明先生的身法有十三式:

何谓身法十三式?

白猿出洞及入洞、蛇形闪进、大蟒翻身、鹞子旋腾、神仙倒插、鹰捉四平、金鸡抖翎、虎扑、狼缩、猴纵、熊靠、五马奔槽、美人照镜。

因为当时我并未习拳,对这十三式身法只做笔记,未练习掌握。

另有手法(含肘法)十八,腿法(含膝法)十八。可惜当年所记不全。刘子明先生谈当年拳家逸事时,曾示范个别用法。

刘子明先生说:“某某有打法百余手,不及我九步十三式。我虽然能演九步十三式,却不及孙存周龙虎二式变化无穷。龙虎二式实为一气循环,广大精微,运用之妙,存乎其人。”这里刘子明先生所言某某者乃近代通背拳名家,为避免口舌之争,仅以某某代之。

我从刘子明先生那里开始对孙氏拳有了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也是我决定去拜访孙剑云老师的原由之一,至今已40余年矣。

孙氏拳极重视基本功,拳式极简极精,其意极深,仅孙氏三体式如今能知其意甚少。因此当代一些不明孙氏拳之拳意者,有人去站浑圆桩。当年刘子明先生和孙剑云老师都曾明确讲,练习孙氏拳是不站浑圆桩的,并指出站浑圆桩之弊。因此,只有对孙氏三体式不明其意者才去站浑圆桩。有人自称是当今唯一可以解释孙禄堂先生武学的人,但他却大肆鼓吹练孙氏拳站浑圆桩,在孙禄堂先生五部拳著中可有一处提到过浑圆桩吗?没有,书中没有,文章中也没有。老一辈的孙氏拳研修者中更没有人站浑圆桩。当年我辈中的于季芳(曾从胡俭珍先生学拳术和国画)因受其邻居鼓惑,去站浑圆桩。后来孙剑云老师得知,让刘树春师兄与他搭手,使之体会浑圆桩之弊,并对他严肃警告。于季芳为此险些被开除师门。以我的体会,即使仅得孙氏三体式之皮毛,即知孙氏三体式优于浑圆桩多矣。怎么可能去站浑圆桩!孙剑云老师之所以要如此在意此事,是因为所修武艺的基础一旦偏离正轨,则后面所修的技能、技艺必然南辕北辙,误人误己。

刘子明先生在谱系上非孙氏拳传人,他在技击上涉猎多家,通过比较各派,最终以孙氏拳为宗。因笔者外公认识孙存周先生,但从无交往,在北海团城目睹孙存周先生轻取某拳派的创派者。因此,我跟刘子明先生提到孙存周先生。刘子明先生说自己私淑孙存周先生久矣,乃孙存周先生的不记名弟子。

武艺既无门派,亦有门派,言其无,是因武艺皆以制胜为目的,这个是一致的。言其有,是因各家技能基础不同,理法不同,因此技击效能与效率不同。近日我在网络上讲授孙氏拳,已使一些练习其他拳派者感受到孙氏拳的这种不同,即在技击效能与效率上之卓绝。我无功夫,不过借此文再次强调基础之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