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豆害虫难防治,多种杀虫剂失去效果,农技专家:试试这个配方

 佰秀农业 2022-08-04 发布于安徽

近期,很多大豆种植户纷纷反馈,大豆田间虫害难以控制,像甲维盐、甲维虫螨腈、甲维氯氰、毒死蜱氯氰等常见杀虫剂,即便加量使用,也难见效果发挥,使用进口杀虫剂虽然效果理想,但防治成本高,且极易产生抗性,那么,有没有比较好的施药技巧,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还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呢?

当前危害大豆植株的虫害,主要为甜菜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害虫,同时也是农业主要害虫,该虫的爆发有个特点,干旱少雨的气候适合成虫的爆发,高温高湿环境又适合甜菜夜蛾幼虫的生长,所以,在遇到这样的气候条件时,大家一定要记得提前预防。

就像今年的大豆,由于气候因素,播种期相对推迟一周左右的时间,而甜菜夜蛾的产卵发育却在按时进行,按照往年惯例,在为大豆喷施苗后除草剂时,就要添加防治甜菜夜蛾的杀虫剂防治1-2代幼虫,也就是在这个阶段,是甜菜夜蛾最容易防治的阶段。

今年大家在喷施大豆苗后除草剂时,由于田间虫害不严重,或者没有发生虫害,就忽略了配合杀虫剂预防的习惯,当发现田间有甜菜夜蛾危害时,害虫已发生3-4代,这也是农民朋友感觉甜菜夜蛾刚发生就难以防治的原因所在。

甜菜夜蛾难防治的原因在于四点:成虫卵量大、具有爆发性、抗药性强、中老龄虫蜡质层厚。

当以上四点累加到一起时,就会为甜菜夜蛾的防治,增加无限难度。

对此,基层农技专家、农艺师高捍东表示,农技人员存在的价值,就是不断解决农业种植中的难题,甜菜夜蛾虽然难治,但也不是毫无办法。

当然,科学预防依然是制胜法宝,如田间成虫(蛾子)较多时,就要施药进行预防,此时可喷施菊酯类农药配合具有杀卵效果的虱螨脲,既能达到消灭成虫,又能起到消灭虫卵的目的。

由于甜菜夜蛾喜爱产卵于叶背,农民朋友可时常进田观察,发现虫卵要及时清除,并及时施药进行预防,而不是看到有幼虫开始危害叶片后,再进行补救性防治就已经产生了被动。

既然农民朋友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在面对3-4代或者乱代(3代以后往往就呈多代混发状态)抗性害虫时,农民朋友往往选择价格更高的新型农药进行防治,这样做不难理解,就像如今的感冒药,新药越来越多,治疗成本越来越高,初始治愈率还算理想,但抗药性也随之而来。

对此,基层农技人员通过实践发现,防治田间害虫,不能一味依赖新型化合物,而是要通过合理的农药配比,才是达到消灭害虫的最佳手段。

如甲维盐、甲维氯氰、甲维虫酰肼、甲维虫螨腈等常规杀虫剂失去效果后,这是大家连年使用所造成的害虫抗药性产生所致,而甲维盐+茚虫威这个配方,由于价位较高,往年农民朋友较少选择,害虫尚未对此产生较大抗药性,所以今年药效表现较好。

同时,一些有机磷农药已被农户遗忘多年,如在甲维盐茚虫威配方的基础上,添加辛硫磷乳油,不仅能够提高杀虫速度,还能增加药物的渗透性,老药新用,也能发挥较好的作用。

更有基层农资店老板表示,他当前采用的辛硫磷+甲维盐+虱螨脲+菊酯类配方,在防治3龄甜菜夜蛾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一旦抗药性产生,就调整为辛硫磷+甲维盐+茚虫威配方。

最后,高老师表示,当田间害虫产生抗性时,不妨试试以上配方,像这种循环渐进的用药方式,其实才是科学防治害虫的真正体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