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十年战争:一场披着宗教外衣的争霸,让西班牙从此衰落

 世界历史网 2022-08-04 发布于上海

战争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总是那么巨大,战争对欧洲历史的影响更是巨大。宗教战争是近代第一场波及整个西欧的国家的战争,经历了整整30年,因此也称为“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的内容十分复杂,包含民族独立、宗教改革、霸业对决等,如此多的复杂因此集中在一起,让这场战争对欧洲形成了全方面的影响。

一,披着宗教外衣的争霸

这场战争之所以叫做“宗教战争”,就是因为和宗教改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5世纪到16世纪,西欧各国进行了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建立国家控制的民族教会,脱离天主教会的控制;二是建立“廉价教会”“平民教会”,打破教会对文化的垄断。各个国家在改革方面的侧重点不同,其中英法两国已经形成了民族国家,王权强盛,因此两国的改革主要是建立了民族教会,并没有改变宗教内部的本质。波西米亚、德意志、瑞士、荷兰的改革就比较彻底,建立了“廉价教会”。

此时称霸西欧的是哈布斯堡王朝。哈布斯堡家族起源于法国,发迹于瑞士,成长于德意志,最终立国于奥地利。家族通过和西欧各大王室联姻,逐渐取得了各大王室的继承权。1437年,哈布斯堡家族开始把持德意志皇帝的位置,查理五世时期,又继承了尼德兰、西班牙、西西里岛、那不勒斯、撒丁岛的统治权,成为西欧最庞大的帝国。查理五世之后,哈布斯堡王朝分裂为两部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继承了意大利、德意志的土地,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继承了尼德兰。当时西班牙还是殖民帝国,现在又拥有了欧洲最富裕的尼德兰,成为了近代第一个欧洲霸主。1580年,西班牙又兼并了葡萄牙。

哈布斯堡王朝

西班牙和奥地利虽然并不接壤,但两国都曾经和伊斯兰世界发生了长期的战争,西班牙人和入侵比利牛斯半岛的穆斯林打了800年的战争,最终于1492年光复土地。奥地利长期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作战,是欧洲抵抗土耳其入侵的前线堡垒。因此,两国都是十分拥护天主教的。在西欧各国进行轰轰烈烈宗教改革的时候,哈布斯堡王朝就会干预,对新教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当然,两国镇压新教的目的,也是为了干预他国内政。

此时的英法已经形成了统一国家,国力迅速提高。法国希望摆脱被哈布斯堡王朝两面包围的危险局势,英国想扩大自己的海上殖民势力,于是他们就支持新教国教,逐渐形成了一个新教联盟。两大联盟的对立,还得从尼德兰说起。尼德兰位于莱茵河沿岸,这里是欧洲的金融中心和商业中心,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方,西班牙国库有一半的收入来自于尼德兰。16世纪,尼德兰也爆发了宗教改革运动。1566年,西班牙的腓力二世对尼德兰新教进行了血腥的镇压,这一举动引发了尼德兰的独立运动。1573年,尼德兰北部7省宣布独立,在1581年成立了尼德兰联省共和国,一般称为荷兰。

英国见到西班牙后院起火,于是趁火打劫。伊丽莎白女王不仅支持英国的海盗去抢劫西班牙的船只,还和荷兰结盟。1588年,腓力二世决定讨伐英国。他派遣“无敌舰队”远征英国,但是这支舰队却在英吉利海峡被英国打的落花流水。这场战争被称为“英西大海战”,是英国开始角逐海上霸主的开端。在战争中,西班牙的舰队曾遭遇了罕见的大风暴,人们戏称为“新教风”,这代表着英西大海战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海战过后,西班牙暂时受损,但实力尚在。英国打破了西班牙不可战胜的神话,于是,各国纷纷参与到争霸行列中,酝酿着更大规模的战争。

伊丽莎白女王

二,从德意志烧到北欧的战争

英西大海战后,西班牙的实力暂时受到损害,处于守势。1609年,荷兰乘机进攻西班牙,西班牙被迫和荷兰签订了12年的和平协议。欧洲的局势开始平静下来,但是更大的风浪正在酝酿。这时候,我们又要从德意志说起了。德国在中世纪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成为了欧洲各国逐鹿的场地。德国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后,支持新教的诸侯国于1608年组建了新教联盟,次年,主持天主教的诸侯组建了天主教联盟,德国出现两大联盟对抗的局势。

德意志地图

欧洲各国都想在德意志插一手,于是英法公然支持新教联盟,西班牙、奥地利支持天主教联盟,这就演变为了西欧两大势力的对抗。1617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派遣耶稣教士进入波希米亚,并任命哈布斯堡皇室的斐迪南大公为波希米亚国王,想要在这里复兴天主教的统治。

波西米亚是欧洲最早进行了宗教改革的地方,在15世纪初,胡斯派在这里进行了宗教改革,建立了500座教堂,发展了30万教徒。德意志皇帝此举无异于引火烧身。1618年,波西米亚的新教徒们冲进了王宫,杀死了国王,宣布波西米亚独立,于是,这个火药桶爆炸了。随后,西班牙和奥地利分别出兵帮助德意志皇帝,小小的波西米亚哪里是西班牙和奥地利的对手。1620年,波西米亚王国灭亡,领土被再一次纳入到了德意志版图之内。

胡斯雕像

此时法国宰相黎塞留英国、丹麦和法国组建新教联盟,共同对付哈布斯堡王朝。路易十三并未急于出兵,而是给他国提供资金支持,自己则坐山观虎斗。中世纪时期,丹麦是北欧的霸主,统治着瑞典和挪威。16世纪前期,瑞典发生了宗教改革,于1523年独立。丹麦之后也进行了宗教改革。但是两国有许多利益冲突,两国都想在德意志扩张。丹麦夺取了德意志的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又企图占领德意志北部各诸侯国。瑞典希望将波罗的海变成自己的“内海”。

法国邀请丹麦参战,符合了丹麦的利益,于是丹麦欣然加入。1625年,丹麦登陆德意志,正式加入战争。和丹麦同时参战的还有英国。不同的是,英国是节节胜利,丹麦节节失败。1629年,丹麦被迫和德国皇帝签订了《吕贝克和约》,退出了战争,战争的第二个阶段宣告结束。

德意志皇帝胜利后,试图在波罗的海打造一支舰队,这引发了瑞典的不满。于是,瑞典加入了新教同盟作战,战争的第三个阶段开始。1630年,瑞典军队登录德国,一度击败了德国皇帝,攻陷了波美拉尼亚、奥格斯堡和慕尼黑等地。在危机时刻,西班牙军队加入战场,瑞典战败,被迫签订了《布拉格和约》,第三阶段结束。

三,法国和荷兰的崛起

在早期,法国之所以没有直接参与战争,和法国国内的局势有关。当时的法国内部刚刚经历了“胡格诺战争”(1562—1598),法国内部的胡格诺派贵族十分强盛。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法国黎塞留不断镇压胡格诺派和贵族的叛乱,到1632年,法国大量的封建贵族被处死,波旁王朝的统治才算稳定了下来。法国稳定了,英国又陷入了危机。1630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苏格兰推行倒行逆施,引发了苏格兰的起义,随后英国就因为财政问题和宗教问题发生了内战。这使得英国退出了战争,法国成为了战争的主角。

黎塞留

1635年,黎塞留联合瑞典宣布对天主教联盟作战。第二年,西班牙和奥地利从东西两面夹击法国,一度打到了巴黎。但是这些进攻都被法国击败了。随后,分兵四路进攻西属尼德兰、意大利、瑞士、阿尔萨斯和洛林等地区,西班牙的鲁西荣、卡塔罗尼亚和意大利的都灵被攻陷。长年累月的战争引发了西班牙的内部矛盾,出现了加泰罗尼亚大起义。法国则出兵帮助加泰罗尼亚大起义,让西班牙陷入内战中,难以脱身。1638年,法国海军又击溃了举世闻名的西班牙海军,1643年,西班牙的陆军主力在罗克鲁瓦战役中被法国击败,从此法国陆军开始称霸西欧大陆

在北欧方面出现了一点小插曲。1642年,瑞典进入德意志作战,又取得了胜利。但是丹麦国王却担心瑞典坐大,于是直接向瑞典宣战,于是把自己变成了新教阵营的对手。其结果就是,丹麦的海军被尼德兰海军全歼,丹麦坚持三年后,在1645年宣布停战求和。丹麦第一次参战,很快就失败,而这一次又被瑞典击败。从此,瑞典取代丹麦成为了北欧霸主。

三十年战争期间,荷兰迅速发展自己的海上势力。1619年,荷兰派遣军队远征东印度,取代了葡萄牙人在东印度群岛的统治。1621年,荷兰和西班牙的12年和平协议结束,两国开始重新交战。1631年,荷兰摧毁了西班牙在安特卫普的舰队。1939年,西班牙再一次派出“无敌舰队”远征荷兰,但是又在英吉利海峡被荷兰舰队全歼。从此,西班牙的海上霸主地位开始让位于荷兰,荷兰逐渐成为了“海上马车夫”

战争打到最后,双方都无法继续坚持了。尤其是德国的损失最大,德国损失了一半的人口,成为了最大的受害国。西班牙、奥地利遭受长期战争,国内也矛盾重重。法国的路易十三去世后,再次陷入了贵族叛乱的泥潭。于是,战争的双方在1648年停战,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三十年的宗教战争终于结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确立了欧洲在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方面的原则,是国际法的开端。这就使得每一个国家都拥有独立的主权,不容许外国干预。这本来是针对哈布斯堡王朝而规定的,不过却成为了各国共同遵守的原则。条约的签订了,让荷兰和瑞典的独立得到了承认。不过对于德国来说,却不是好事,因为德国的各邦都拥有了主权,在法理上确定了德国分裂的格局。《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也标志着欧洲的民族国家基本形成,从此欧洲进入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时代。

三十年战争,也是宗教改革运动的一部分。战争严重削弱了西班牙和奥地利两个天主教国家,为欧洲的新教运动进一步扫清了障碍。《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后,新教的地位得到了承认,天主教会的权威至此一去不复返。

1648年的欧洲版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