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夕节里说七夕:关于七夕节的那些事儿,你知道多少?

 世界历史网 2022-08-04 发布于上海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又称乞巧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

七夕节普遍认为是中国的情人节,因为它承载着关于牛郎与织女的古老爱情传说。那么这个节日是如何起源的呢?在七夕节到来之际,我们一起来说一说七夕节的由来!

七夕节的起源

七夕节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对时间、对数字的崇拜。早在《诗经》时代,人们就对牛郎织女的天象有所认识,在东汉时就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古人发现,在银河系的两侧各有一颗星星,这两颗星星距离很远但又都非常亮,人们就结合当时农耕女织的特殊生活场景,于是给这两颗星星命名牛郎星和织女星。

图片来源于网络,牛郎星织女星

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民间相传,在每年的七夕夜晚,是天上织女牛郎鹊桥相会之时,女孩们在这天晚上辅以时令瓜果向织女祭拜,乞求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也乞求幸福的姻缘巧配。

图片来源于网络,七夕拜祭

七夕节的来历与民间流传的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有关,它最早的渊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在《诗经·大东》中就有记载:“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不过,那时候的七夕,只是祭祀牵牛星和织女星的。

直到汉代,才引入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并且正式把农历七月初七确定为妇女的节日。东汉应劭撰的《风俗通》记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侨。”唐朝王建有诗云:“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还有白居易《七夕》绝句:“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七夕节”在中国由来已久,它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对爱的承诺。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夕的其他名字

七夕又称乞巧节、女儿节、七姐诞、七娘会等,其主题经历了星辰祭祀、幸福祈求、俗世竞巧、爱情美满等历史变化。

其中,女性乞巧祈福是七夕节最为普遍的习俗。乞巧活动是对女孩们的一次集体性民俗教育,是其道德、情感、心智、技艺不断得以增进与提升的重要时机,也是其实现身份认同、增强角色意识、走向社会化的仪式训练。

在古代,七夕也会放假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演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

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七夕节既是拜祭七姐的节日,也是爱情的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七夕的“牛郎织女”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时代人们将天文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理来说,称作“分野”。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

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在古代,七夕节是靓女们的专属节日。在七夕的众多民俗当中,有些逐渐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七夕节发源于中国,在部分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也有庆祝七夕的传统。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夕节在现代虽然有不少人过,老一辈的人也保留了不少传统习俗,但是却并不是法定节假日,也就是说没得放假。其实在古代七夕节也会放假,放假的朝代就是七夕节达到鼎盛的宋代。根据《文昌杂录》的记载,宋代官府会在七夕节、上元节、寒食、夏至、立春、元日、人日、中秋节、清明、末伏等节日放假。

七夕的习俗

七夕节既是拜祭七姐的节日,也是爱情的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在七夕的众多民俗当中,有些逐渐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

1.对月穿针

“对月穿针”,是指七月初七这天傍晚,家家户户都把庭院清扫干净,年轻妇女和姑娘们先要向织女星虔诚跪拜,乞求织女保佑自己心灵手巧。然后,她们把事先准备好的五彩丝线和七根银针拿出来,对月穿针,谁先把七根针穿完,就预示着将来她能成为巧手女。

2.晒书晒衣

古代,“七夕”节还有晒书、晒衣的习俗,据说是可以避免虫蛀。人们选择七夕晒书据说是因为七月七日,天门洞开,阳光强烈,是龙王爷“晒鳞日”。人们多在此日暴晒衣服、棉被之类,以防虫蛀,读书人也往往在这一天曝晒书籍。

3.为牛庆生

旧时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4.投针验巧

投针验巧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盛行的七夕节俗。所谓投针验巧,即是先准备一只面盆,放在天井里,倒入“鸳鸯水”,即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间取的水混合在一起。但常常把河水、井水混在一起倒入面盆就算成了,面盆和水要露天过夜,再经第二天即七月初七白天太阳一晒,到中午或下午就可以“验巧”了。

5.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将蜘蛛装于盒内或用碗覆盖,并根据一定的标准来判断是否乞得巧来,如有以是否结网为标准的,若结网就得巧;有以所结网丝多寡为标准的,网结得越密表示乞到的巧越多。有以网结得是否有条理为标准的,有条理则谓得巧。

6.种生求子

汉族节日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 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在节日前利用若干种植物,如小麦、绿豆、小豆、豌豆等,放在器皿浸水,生芽数寸后,于七夕即日用红蓝彩线束扎起来,作为一种得子得福的象征。还用蜡塑各种形象,放在水上浮游。

7.拜魁星

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魁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所说的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在古代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在七夕这天拜祭,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闽东一带读书人崇敬魁星,于“七夕”更有“拜魁星”之俗。

8.拜织女

七夕拜织女,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

七夕节与情人节

在我国最早的时候,七夕节的习俗与祭拜活动,多是少男少女举行乞求巧艺、拜七姐、储七夕水等活动,也是七夕最早的传统习俗。

随着历史的发展,七夕又被赋予“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传统习俗也增加了祈祷姻缘、遥看牵牛织女星等活动。

七夕节也被认为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甚至等同于西方情人节的地步。

然而,七夕节是真的等于“中国情人节”么?并不是,因为在传承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关于东方情人节的说法有三种,一说是“上巳节”,一说是元宵节,最后才认为是七夕节。

相较于时间发展来看,元宵节(上元节)、上巳节作为情人节的时间更为长久,主要是元宵节赏花灯,还有上巳节的“拔禊”活动,都是男女老少出游的活动,所以赏花灯也好,外出踏青、拔禊也罢,看起来也更符合情人节的所需要的条件。故而笔者自己是更加认可上巳节是中国情人节的说法。

当然这种说法也许略有牵强,不过我们可以从古人的文学作品或是各种记录中探索一下。

在七夕节,说啥祝福语合适?

贺少雅说,七夕节主要关涉到家庭关系,尤其是夫妻关系,故而传统上人们较少在七夕时节向亲友、同事送祝福。但现在,人们也会将七夕视作一个情感交流的重要节点,朋友之间想说七夕节日快乐,也没什么不对。

而且,在部分地区,七夕本身就是女性交往、儿童成长的节日,当地人也会给自己的亲友送上祝福,祝福他们健康成长、学业进步等。

关于七夕节的意义

根据相关历史考究,七夕节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一个节日既然能够在历经千年以后,依然被人们认可和传承,肯定有其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七夕节以牛郎织女的故事为载体,歌颂了忠贞不渝的婚恋观,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通过这个节日,既能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能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价值观,有利于男女之间爱情关系的稳定与持续。

总之,在七夕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还是希望天下有情人都能够终成眷属。愿:今日七夕相伴,以后朝夕相处……

七夕古诗词鉴赏

《长恨歌》

(唐)白居易

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做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迢迢牵牛星》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行香子·七夕》

[宋] 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今日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三月三是个什么节日?古人为何说三月三不能河边走?

 端午时节说端午:聊一聊端午节的传说由来和习俗,端午节又有哪些别称?

 10首最美中秋诗词,每一首都是千古绝唱,惊艳了整个中秋节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关于五一劳动节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吗?

 教师节的来历及演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