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五个女人就可能有一个中招! 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到底有多常见? 据统计,30岁以上妇女约20%患有子宫肌瘤。 这意味着30岁以上,每五个人就有一个是子宫肌瘤患者,几率非常高。 不过你也别慌,子宫肌瘤基本上都是良性的肿瘤,恶变几率非常小,大概只有0.4-0.8%。 子宫肌瘤是肌肉性良性肿瘤,以子宫肌肉层的某部分为中心产生肿物,向肌肉层内、腹膜内或广韧带内扩大。本病中医又称“癥瘕”。 肿物大小不一,小如拇指,大如小儿头部。 本图来自客户真实病例 子宫肌瘤患病率高,跟现在人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各种食品添加剂、激素滥用。 以及工作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等,致使子宫肌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甚至未婚少女也有。 发病人群多是30岁到绝经期的女性。 子宫肌瘤的主要症状及危害 1、由于发病部位不同,症状也有所不同: 2、危害成隐痛 子宫肌瘤的肿物大小不一,小如拇指,大如小儿头部。 3~4厘米以上的子宫肌瘤能在中极和曲骨之间的部位摸到,较硬的、表而光滑或结节状包块。 如发现肌瘤在短期内迅速长大或在绝期后继续长大,应注意有无恶变!若有以上症状,请尽快就医! 针对子宫肌瘤,临床上西医一般采用两种方法: 一种是肌瘤达到6厘米以上或伴有连续性出血、压迫器官等,直接选择手术切除,但术后极易复发。因为,多发性子宫肌瘤的复发率高达60-70%。 还有一种:是针对6厘米以下肌瘤且患者没有其它不良适应症,往往采用观察随诊的方式。 西医认为,子宫肌瘤的具体发病原因不详,但与雌激素水平的关系最为密切。 根本问题未解决,即体质不变(即只要存在子宫和雌激素刺激),切了还会再长! 而且,在某些特殊情况,如子宫肌瘤大小超过6厘米压迫子宫,或出血量大、难以控制,甚至会直接切掉整个子宫,对女人的伤害就更大了! 子宫肌瘤,难倒了全世界的西医,苦了万千女性同胞。难道真无良方吗? 西医无策,并不代表中医无路! 中医将子宫肌瘤称为“石瘕”,《黄帝内经·灵枢·水胀》曰: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杯以留止,日以益大…… 一句“寒气客于子门”,就已经道出了引起子宫肌瘤的最大根源——寒。 寒则凝,凝则瘀,寒邪入体,导致气滞血瘀,久而久之,瘀血内结,气聚为瘕,形成“瘤”。 “瘤”聚在子宫是子宫肌瘤,聚在卵巢是卵巢囊肿,聚在乳房是乳腺增生。 这一点从现代医学的角度也可以得到阐释:体内寒积致使每个月的子宫膜无法完全脱落,久之便在子宫壁上形成瘀积,进而形成“瘤”。 “寒”随血液运行 ,走到子宫哪里,那里的子宫膜就脱落不了,久之便形成多发性子宫肌瘤。 治病要从根源治,要想与子宫肌瘤绝缘,就得首先化解体内的“寒”。 就好比: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木头特别容易长木耳,若不改变环境,木耳就会摘了长,长了摘。 女人体内的“寒”就相当于阴暗潮湿的环境,子宫就好比木头,木耳就好比子宫肌瘤,不根除体内的“寒”,子宫肌瘤就会循环往复。 此外,气滞则血瘀,气机不畅会影响血液运行,也易导致子宫肌瘤形成。临床上,经常可见因为肝郁气滞导致的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原因就两个字:一个就是虚 ,无生化之源;一个是瘀 ,堵住了,血出不来,子宫肌瘤就是被阴邪瘀住产生的沉淀物。 而这种情况用艾灸效果是很好的,说白了就是以阳胜阴的思路,艾灸是至阳之物,又能温能通,正好对付肌瘤。 胞宫位处人体的深层,普通疗法很难到气至病所,而艾灸却是一个很合适的选择,就近取穴的同时,还具有穿透力,需知艾热渗透力是很强的。 所以,用艾灸来降服肌瘤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 人体有数百个穴位,每个穴位特点不一,功能不一,其中一些穴位,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的能力特别强,能够预防、遏止肌瘤囊肿。 今天就来说一个穴位:八髎穴 八髎属于盆腔所在地,是支配盆腔内脏器官的神经血管会聚之处。 八髎正对胞宫,而任督冲三脉都起于胞宫,任脉主一身之血,督脉主一身之阳,冲脉为经脉之海,所以八髎是调节人一身气血的总开关。 同时,八髎还是膀胱经的穴位,肾与膀胱相表里 ,肾主生殖,故而八髎可以调节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 艾灸八髎,可以从背部温养子宫、卵巢、盆腔,防止邪气从此进入。 艾灸时,艾热温化八髎,调动八髎的营卫之气去充养胞宫,让胞宫有能力去抗击外来侵袭,肌瘤囊肿可以从根本上得到预防,坚持艾灸,即可治愈。 伏前解毒:7月06日—7月15日 初伏驱寒: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清养:7月26日—8月14日 末伏化瘀:8月15日—8月24日 伏后加强灸:8月25日—9月04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