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还寒。想去爬山,舒活舒活筋骨,更重要的是放飞蛰伏了一个冬天的心情,实在不想浪费大好的春光。于是,跟着一群志同道合的新老驴友,去高骊山。 高骊山是典型的江南丘陵一脉,位于镇江市西南郊,主峰海拔425.7米,整个山脉由东北向西南蜿蜒连绵,长达10公里,似一条静卧的长龙,如果把每一个起伏算作一座山头的话,共有13座山峰,被驴友誉为镇江地区“最难攀爬的山峰”和“最值得攀爬的山峰”,也是驴友拉练之胜地。 关于高骊山,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有一位高骊国的美丽公主,来到镇江西部的一座山,正陶醉于眼前的美景时,忽见一艘船向她靠近。原来是东海海神带着满船的好酒前来,准备聘她为妻,她拒绝了东海海神的请求。东海海神顿时恼怒,将船弄翻,船变成了一座山,这座山被后人称为船山,而高骊国的美丽公主所站着的山被后人称为高骊山。 我们一行30多人,坐了3个小时的车抵达山脚下,拾级而上,到达韦岗战斗纪念碑,拍照留影后,开始正式登山。上山只有一条崎岖的羊肠小道,所经之地几乎都是低矮的带刺灌木和藤类植物。大多地方只能容一个人通过,所以队伍的行进很是缓慢,一路还不时遇到来自上海、南通的驴友。 我们穿越线路基本是在山脊上行走,高骊山的岩石似积木般堆积而成,一点也不规则,山上到处都是砂岩和页岩。砂岩圆棱圆边,大多为一块一块的;页岩则是棱角分明,面积非常大,大都为整块的,异常平整。最险和地方是鲫鱼背,长约百米,似龙脊般削立,无立足处。 爬上顶峰,在春风里席地而坐,视野之内,阳光明媚,暖风拂面。近处是低矮的杂树,远山绵延,山脚下泛绿的麦地分布山间。忽然就想起若干年前,十几个同学一起骑着自行车到江南的一个同学家里,帮她们家插秧的情景,也就是在这重重叠叠的丘陵中的某一个山脚下吧,插完秧,晚上一群人一边骑车,一边大声唱歌的情景历历在目。那时的我们,是多么的青春,那时的岁月,又是多么的美好啊。原来,时间一直随着天上的碎云在流逝,很慢也很快。每个人,在各自的世界里用力的活着。即便旁人看来,若一阵风吹过,了无痕迹,很快成为一粒沙子。但有些美好的瞬间却安放在心里的某一个角落,不经意间就会随风飘过眼前,润泽我们的双眼。就如一路上总要有些瞬间,感动我们,我不小心手挂破了,立刻有美女拿出随身携带的创可贴,在这里说一声谢谢;风中的叶子因久不运动,有些吃不消,几乎要放弃,一路上有着村姑贴心的鼓励和陪伴,顺利抵达山下;还有过垭口的时候,陌生的驴友间的相互扶持…… 经过6个小时的徒步穿越,我们到达山脚下,驱车前往西津渡。以前竟然一直不知道,月迷津渡,说的原来就是西津,它离我是那么的近。 一路走过去,邂逅一树一树的腊梅,层层叠叠,竞相开放,春意盎然,暗香盈怀;一树盛开的玉兰,在春风里摇曳,就那么明媚的灿烂的一树。如同我们期待以久的小清新与小温暖,瞬间击中我们内心的柔软。明白你会归来,跋山涉水归来,风尘仆仆归来,所以,我安心的等。 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会在这个春天开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