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减”,应先从社会、家长减起

 倚竹斋 2022-08-04 发布于浙江
减轻学生负担,光喊口号是没有用的。所以教育部出台了政策,也采取了措施,严禁培训机构开展学科培训,甚至取缔部分培训机构,严查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这些措施都是非常正确,也是非常有力的,但是有一点,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减,对孩子的要求不减,学生的负担就不可能真正得到减轻。

况且,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只是表象,要真正的让学生拥有快乐的童年,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还要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精神压力。前几天上海一女孩自杀,留下一封遗书,她指出的一些现象其实很普遍。正是我们的家长的过高的期望值和极其错误的教育方法,导致了孩子决绝地选择了离开,造成了又一个悲剧。
“这年头就是这么怪,坐在沙发上躺在床上的人,永远有资格指着鼻子骂一个正在读书或写功课的人,不为别的,就因为人家是长辈。”

和信中的家长一样,部分家长因为自己的学生时代没有很好的完成自己的学业,于是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成了他们圆自己梦的工具;还有一部分家长,干脆把孩子当成自己炫耀、攀比的工具,一味责备、高压,99分的要求100分,前10名要求前5名,考了班级第一名就想年级第一,总之孩子永远都不能让他满意。更有甚者,成绩稍不满意非骂即打,信中少女的遭遇绝不是个例。
所以,近几年学生自杀呈上升趋势的根子在家长身上。当然许多家长也会觉得冤,他们说,我是为他好啊。这才是最恐怖的事,“以爱的名义”,打着为孩子的前途着想,行着压榨孩子之事,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
由此看来,根本原因在于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出了问题,若干年前我们说,革命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而现在呢?无论从收入差距,还是世俗眼光;无论从社会资源分配,还是生活质量高低。社会无形的阶层之分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家长说是为孩子好似乎也没有什么错。

有人说,现在不是实行5+2吗?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更长了,一部分家长肯定是一万个赞成的,因为他们省事了,更省钱了;我相信肯定有一部分家长是不赞成的,因为他们知道,缺失的家庭教育的时间是另外一种损失。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学校教育,更应该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参与。老师,是负责学校的共性教育的,而家长,则是负责个性化的教育,两者相辅相成,才能让孩子完整的发展自己。

所以说,把孩子完全交给学校,或者像之前那样,学生放学后直接到老师家,去培训机构,都是家长极其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因为以前跟很多家长交流过,他们无一例外的觉得这样做特别轻松,孩子作业有人管了,就没他什么事了。家长的任务就剩一样,看成绩,比较,然后是炫耀或者责骂。

中国历来重视家庭教育,古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今有袁隆平母亲不也是自己教儿子学英语、背诗词,钟南山父亲在家用小白鼠做实验,让儿子掌握科学知识。你能说,他们的成功没有家庭教育的因素吗?

当下,“双减”绝不仅仅学校和老师的事,那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如果不从社会价值观上入手,如果不改变家长的理念,“双减”完全有可能流于形式。家长和社会均是做好“双减”工作的重要责任主体。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氛围,学校、社会、家庭力量必须形成合力,才能让我们看到光。生命中挫折和压力永远都会在,想要驱赶黑暗,不是要把黑暗挪开、移除,我们只需要让光照进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