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走了23年

 新用户7019teQl 2022-08-04 发布于湖北

    端详母亲的遗像,我的喉咙哽咽了。

    23年前的七月初一,太阳高照,我在学校给毕业班学生上课,下午两点突然有人通知我“你娘不行了,快点回家。”

     学校离家有一公里远,我跑步踏上回家的里程。上气不接下气,一会儿来到母亲身边。她躺在三弟的堂屋,屋子里你一言我一语,我看见母亲闭上了眼睛,像睡觉似的。

     父亲在一旁哭泣。弟妹告诉我:“娘是突然发病的,中午还吃过邻居家的泡饭,下午给老伴拿眼镜就倒在房门前。”

     刘医生对我说:“你的娘估计是心脏不好,突然猝死。”我放声哭起来,哭得泪水洗面。

     母亲只有66岁,死于酷热的夏天,是一个命苦的人。

     我熟悉母亲的遭遇,1岁没有妈妈,是一个没人疼的孩子。两岁落于门口池塘里,不只是自己落水,还是外祖公把她扔进了水里。多亏一个赶集的大妈看见,下水拉起来母亲。她5岁送到邓家当童养媳,吃剩饭剩菜,受冻挨饿,落下一个慢性支气管炎。每年到了寒冬,母亲就感到呼吸困难。怀三弟那年,半年不能躺下睡觉,自己坐在床头等待天明。三弟出生后,母亲上医院做了结扎手术。那一年母亲只有29岁。

     父亲是一个大队干部,成年累月忙集体的事,家务事完全甩给母亲做。我记得母亲每天既要参加生产队的劳动,还要忙家务,照看3个孩子。到了秋天,出门砍茅草,锄草皮,保证冬季灶台有烧柴。

     母亲每天有干不完的事,晚上在油灯下纺线,纳鞋底,做鞋子,不到深夜不上床睡觉。

      父亲农闲带领社员上水利工地,每个月回家看一次家里,帮不上母亲什么忙。做水利从秋季到春季,一般有4个多月。母亲带三个孩子,还要参加农业劳动,她是一个铁人啊!抚养孩子没有老人帮忙照料,母亲吃苦是一般人不知道的。

      我的祖父在我没出生前两年就去世了,祖母跟着大妈家生活,专门给她家带小孩。

      农民穷,日子苦。母亲说“我与大妈分家过,一口铁锅也没有,用半边铁锅做饭半年。”父亲有吸烟习惯,哪怕吸低价烟,每个月也需要几元钱。家贫如洗,愁吃愁穿,就是他们抚养孩子的亲身经历。

      我到了7岁,一边读书,一遍捡粪挣工分。家里放了一头牛,节假日我替母亲放牛。我记得冬天,牛整天不出门,喂牛户要给牛添草料,牵牛出来喝水。我不知干过多少次这样的活。

      我满10岁,上小学四年级,春天学着下鳝鱼,帮家里挣买盐买布料的钱。我上了高中,下鳝鱼的事转给二弟,放牛的事也交给二弟。

      1972年家里改做土屋,母亲夜晚用牛碾土砖,请亲友切砖盖房。父母操心很多,好不容易让一家人住上了三间土屋。1974年我毕业回家,当了小学老师,家里变成余粮户,从此母亲肩上的担子才轻一点。

     三个儿子的婚事,让母亲操碎了心。住上红砖瓦屋,母亲到了50岁。她到了冬季,老毛病常发作,救治无效。住院两次,还是无济于事。1995年二弟患神经分裂症,随便骂人,夜间不眠,闹得一家人睡不好觉。父母把二弟送到医院三个月,还是治不好那种病。后来找到安陆一位医生,买回一包镇静白粉药,每周服用一次,才让二弟可以干活。但是二弟媳忍受不了丈夫生病的痛苦,她甩下两个姑娘另找了新家。长达4年,母亲当婆婆,又当娘,心里像刀绞,怄气加劳累夺走了健康。母亲真是命如黄连苦,无人能帮助啊!那几年我有三个孩子,压力大,恰好大女儿考上省部中专,拿到了入学通知书,我从庐山旅游回家,母亲就突然去世了。

      那一年地方不许用木棺土葬老人,实行了火化。火葬场还没有冰棺,家里人只有买回三块冰块,放在母亲的遗体下面,母亲在冰块上睡了两夜。守灵的人四人一组,打麻将过夜。蚊子多,点燃蚊香驱蚊。

      母亲与儿子离别,儿子是撕心裂肺的难受。母亲哪里知道儿子面临的经济压力,三个孩子读书,个个要读到高中或大学,我只拿几百元的工资。1999年我的月工资还没有500元呢!

      母亲走了,家乡发生了巨大变化。2007年土地被政府征用,农民不用种田,不用交摊派提留。青年人出门打工,中年人和老年人在附近找活干,收入超过了种田年代。父亲一个人过日子,二弟活到50岁出了车祸,肇事司机逃之夭夭,二弟是我们在腊月底简易安葬的。

      父亲的身体比母亲强,他念过几年书,青年时去供销社干过4年营业员。1954年家乡发洪水,祖父去世了,父亲辞职回了农村。

      他退休后有集体的照顾,生活有保证,活到了83岁,丧事办得比母亲要热闹些,父亲是8月31日深夜去世的,睡了冰棺的。

      父母吃的苦远远比我吃的苦要大,那是时代落后,农民收入低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