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4年周恩来受命到张治中家,点名要见保姆:你还记得毛主席吗?

 360QAQ 2022-08-04 发布于河南

1954年的一天,毛泽东得知周恩来要去拜访张治中,特地嘱咐道:“恩来啊,你去文白先生家替我找一人,并给予照顾......”

张治中是蒋介石的昔日旧部,亦是国民党内有名的“主和派”,在抗日战争后期极力主张以政治方式解决中共问题,促成国内和平。

也正因此引来蒋介石的疑心,毛泽东、周恩来不愿看到这位共产党的老朋友成为第二个张学良,动用一切力量将张治中留在北平。

张治中自此开始跟随共产党。

那么他的家中,又有何人令毛主席牵挂至此呢?这还要从重庆谈判说起。

文章图片1

蒋介石的三封电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告无条件投降。

消息传到山城,重庆人民无不欢欣鼓舞。

张治中欣喜之余,却隐隐生出了一丝忧虑,他敏锐地察觉到,外患诚然是得到解决了,但国内的政治斗争还远没有结束。

果不其然,蒋介石很快有了动静——他接连给延安连续发了3封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明眼人都看得出蒋介石此举不怀好意,老蒋此次力邀毛泽东来重庆,玩的就是“真内战假和谈”的把戏,为发动内战做准备。

党中央和毛泽东经慎重考虑,决定前往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

在出发前,毛泽东对党中央作出交代,如果到了重庆,自己被蒋介石杀了或者关了,那就由刘少奇来代替自己。

周恩来得知毛泽东计划后,坚持要陪毛泽东去重庆。

然而得知毛泽东要来重庆后,蒋介石那边却懵了。

他那三封电报原意只是个“政治主动”的幌子,就是为了欺骗人民,为发动内战做准备,前两封电报发出去,从共产党的回电中,都没看出同意来重庆的意思,国民党内大部分人士也都料定毛泽东决计不敢走这一趟。

文章图片2

老蒋很得意,于是又假惺惺发了第三封电报,盘算着事不过三,那边若是再拒绝,那自己就能借机发难了。

结果第三封电报发出去的第二天,毛泽东就迅速发来了回电。

“梗电诵悉,甚感盛意,鄙人亟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之大计......”

毛泽东真要来,老蒋傻眼了。

毛泽东的决定打乱了蒋介石原本的构想,这一出可谓是弄假成真了,蒋介石只好把假戏继续唱到底。

蒋介石派出了张治中、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去延安,接毛泽东等中共代表来重庆谈判,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亲自到延安机场迎接。

文章图片3

自从决定要去重庆,毛泽东的安全问题成了每个人心头的最大忧患,尤其是周恩来。

尽管时刻操劳,但周恩来还是焦虑不安至了极点,生怕哪里出了纰漏,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但当他在机场看到张治中后,心头一松。

周恩来向张治中坦言,如今自己最焦虑的就是毛泽东的安全问题。

张治中沉思了下,然后说:“毛先生住别的地方你不放心,我可以把桂园腾出来,让毛先生出。”

能住张治中的府邸,起码安全有了几分保障,而且桂园的位置也很好,周恩来很高兴,随即又担心张治中一家人该住在何处。

张治中笑了笑:“那好办,重庆那么大,在哪找不出一处房子?”

两人又商讨起保卫人员的问题,张治中说自己的桂园就住着政治部警卫营一个手枪排,都是家乡子弟兵,一个排不够用,就再调人来。

一切商讨妥当后,8月28日,周恩来、张治中等人就陪同毛泽东飞往重庆。

文章图片4

一下飞机,蒋介石的代表就告诉毛泽东,称蒋介石已为毛泽东准备好了专门接待美国客人的招待所,地方好设备全。

毛泽东笑道:“我是中国人,不是美国人,不住美国人住的招待所。”

这话便是婉言谢绝了。

毛泽东的桂园生活

毛泽东住进了张治中的桂园,张治中全家则搬进了一个小院落暂住。

桂园的位置很巧妙,坐落于重庆上清寺马路边,是一栋周围有竹篱围墙的小楼房,周边一排草房是警卫人员的住处,桂园不算多么豪华精致,但胜在交通便利。

文章图片5

而且对面院里就是蒋介石的侍从室和官邸,警戒可不是一般的森严,老蒋自己的地盘都不安全的话,那还有何处安全可言?

张家举家短暂搬离桂园,只留下小儿子张一纯、小女儿张素久住在桂园后的平房里,因为小孩子还要在城里上学,去别处住不方便。

张治中专门调派了最可靠的服务人员负责毛泽东的衣食住行等工作,还留下了家里的老保姆照顾毛泽东,并对平时负责护卫自己安全的警卫人员再三叮嘱:“保卫毛泽东,要胜过我十倍。”

文章图片6

当时的重庆鱼龙混杂,毛泽东身边的警卫又很有限,蒋介石得知后,便以“安全保卫”的名义,指定了宪兵司令张震在桂园派驻一个警卫班。

每日,警卫人员都会将毛泽东的动向、何时何地见了什么人等信息,以“工作日报”的形式呈送给蒋介石。

在重庆期间,毛泽东白天在桂园办公、会客,即便是对国民党安插在桂园的警卫人员,也和蔼以待,时常同他们友好地打招呼。

一位同毛泽东握过手的年轻警卫员回到警卫班后,依旧如坠梦中,他见过的国民党大官不少,向来没有一个把底下的人放在眼里,他真是做梦都想不到,毛泽东竟会主动同自己寒暄握手。

适逢中秋,毛泽东还特地嘱咐身边副官,给宪兵们送去一些月饼、香烟等。

国共谈判总共持续了40多天,张治中在其中扮演了极重要的角色,可谓劳心伤神,功不可没。

文章图片7

9月20日,周恩来拜访张治中,与他商洽毛泽东回延安的事宜。

“文白兄,毛主席来重庆已经一个多月了,谈判的协议已基本通过毛主席想早点回延安。”周恩来说道。

张治中便问,预备哪一天走。

“预备10月1日走。”周恩来顿了顿,又道,“让毛主席一个人走,我们可不放心啊!”

张治中让他放心,表示一定会负责安全地将毛泽东送回去,但10月1日程太慢,起码10号后才有空。

文章图片8

蒋介石要派张治中立刻飞兰州一趟,去新疆处理工作。

周恩来希望张治中能亲自陪毛泽东回延安,再去兰州。

于是10月8日下午,张治中得到蒋介石批准,先送毛泽东回延安,再飞兰州。

10月10日,国共签订了《双十协定》,签订仪式就在桂园客厅举行。

协议签订第二天,毛泽东就在就在张治中陪同下赴九龙坡机场,准备返回延安。

离开桂园前,毛泽东紧紧握着照顾了他43天的张家老保姆,感谢这些天她对自己的照顾。

在机场,毛泽东又主动握住了警卫班班长李介新的手,亲切地道:“这次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大家。”

毛泽东回了延安,周恩来则留在重庆。

下午,警卫班人员接到通知,周恩来要请营长、连长、排长和全班警卫人员吃饭,还说毛泽东送了大家每人一些西北毛线和一套西北呢料。

当晚,周恩来在桂园举行了答谢宴,代表中共对张治中一家人,以及所有警卫人员、后勤服务人员这40多天的关照表示感谢。

周恩来温和地摸着13岁的张一纯的头,让她陪自己敬酒。

随后周恩来又端着酒杯来到厨房,亲自给负责为毛主席做饭的后勤师傅们一一敬酒。

对于毛泽东赠送的礼物,在请示过蒋介石后,得到的回复是可以收下,于是大家都高兴地收下礼物,并为此次圆满完成任务而庆幸。

张治中陪着毛泽东安全抵达延安后,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热烈欢迎,大家都对他此次在国共谈判、保卫毛泽东安全方面做出的努力十分感激。

文章图片9

10月12日上午,张治中准备乘机离开延安,毛泽东、刘少奇等人亲自送行。

去机场的路上,毛泽东和张治中同乘一辆汽车,毛泽东感慨道:“你对和平的奔走是有诚意的。”

张治中问道:“何以见得?”

毛泽东幽默道:“这个我调查过,你把《扫荡报》改为《和平日报》就是一个例子......第二件事,你把康泽办的一个集中营撤销了,释放了许多青年,这也是一件大好事。”

张治中没想到毛泽东调查了解得这么仔细,当下心里如同涌入一股暖流,觉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文章图片10

张治中三到延安

1946年,蒋介石悍然发动内战,张治中多番书面、口头恳切陈词,但蒋介石均听不进去。

为了停止内战,实现国内和平,张治中、马歇尔、周恩来组成了“军事调停三人小组”,作为和平使者从绥远飞抵延安,受到延安人民的热烈欢迎。

当晚,中共中央设宴招待他们,毛泽东举起酒杯,向为和平奔走的三位将军表示感谢。

张治中风趣道:“兄弟此次来延安,已是第三次了。”

最后,他又笑着打趣道:“我还要讲一个笑话,我刚才和毛主席谈过,将来你们写历史的时候,不要忘掉写上一句,张治中三到延安。”

张治中落座后,毛泽东笑问,以后也许还要再来延安,怎么只“三到延安”呢?

张治中说,和平实现了,政府就搬到南京去了,延安不会有来的机会了。

毛泽东点点头,说将来确实是要去南京的,只不过南京很热,自己怕热,希望能常住在这边,开会再去南京。

文章图片11

国民党败局已定,1948年初,蒋介石发表元旦文告求和,中共同意与南京政府谈判。

张治中带着南京政府代表团忧心忡忡地到了北平。

毛泽东接见了张治中,自上次一别,两人已有3年多未见,毛泽东同他握手问好,并感谢当年在重庆的接待。

看到毛泽东的笑脸,张治中本来忐忑不安的心情稍微平静下来。

张治中始终以积极的态度,顾全大局,争取达成协议,双方会谈后,最终达成了《国内和平协定》,

可消息传回南京政府,国民党却不买账,看罢这份协定,李宗仁陷入沉默,白崇禧怒然出走,蒋介石气得浑身发抖,破口大骂:“文白无能,丧权辱国!”

这份凝结张治中与共产党心血而成的协定被南京政府拒绝。

和谈破裂后,张治中打算回去复命。

毛泽东、周恩来都纷纷挽留,劝他留下。

蒋介石此时已经对张治中极度不满,认为他叛投了共产党,张治中若再回去,下场势必惨烈。

上一个囚禁了蒋介石发动西安事变的张学良,在事情结束后,心怀愧疚地送蒋介石回到南京,到了南京后,反手就被蒋介石关起来了。

这还是宋美龄、宋子文极力求情的结果,蒋介石最终没有痛下杀手,但也把张学良永生软禁了起来。

文章图片12

张治中若是回了蒋介石身边,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张治中难忘蒋介石对他的知遇提拔之恩,又向往新中国光明,百般纠结。

周恩来却已下定决心要将张治中留下来,他没办法看着这位老朋友如飞蛾扑火一般,去赴一场注定的死局。

几天后,国民党派来专机,要接他们的代表团回南京。

飞机请求在北平机场降落,指挥台直接拒绝了这一请求,以“飞机跑道正在修理不便降落”为由。

这是周恩来的指示。

国民党飞机只好又飞回南京。

文章图片13

两天后,消息传来,南京有客人来了。

周恩来把张治中叫上一起去迎接,不明所以的张治中看到飞机上走下的人后,立时红了眼眶。

那是他的妻子和孩子,还有家中的老保姆!

为了坚定张治中留下来的决心,也为了保护张家人的安全,周恩来特意派人去南京把他们接了过来。

张治中含着泪,笑着感叹,周先生你可真会留客。

最终在毛泽东、周恩来的开导下,张治中毅然决定留居北平,不再返回蒋介石身边,开启新生,跟随共产党走上光明之路。

文章图片14

张治中一家就此定居北平,住在中共为他们安排的房子里。

此后毛泽东和周恩来也始终牵挂着张家人,时常上门挂怀看望。

后来新中国成立,毛泽东百忙缠身,去得不再频繁,但心里还是记挂着。

毛泽东牵挂桂园保姆

1954年,毛泽东托周恩来去张治中家里找当年那个桂园保姆,他还没好好感谢过她。

周恩来来到张家,看到张一纯,便问他,当初那位重庆的那位保姆现在在哪里。

文章图片15

张一纯说,就在家里。

周恩来让他把人请来。

张一纯马上叫人去喊保姆过来。

保姆匆匆赶到,周恩来连忙起身同她握手,问她:“你还记得毛主席吗?”

保姆有些吃惊,周恩来又道:“毛主席托我来看望你!在重庆的40多天麻烦你了,我替主席谢谢你!”

保姆闻言感动不已,她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主席身居高位,始终记得她。

周恩来又拉着保姆聊了会儿,问她现在有什么困难没,需不需要他们帮忙。

保姆闻言,面上浮现忧虑之色,嗫嚅着道,自己儿子之前参加了新四军,至今没有音讯下落,想请总理帮忙打听打听。

周恩来又问保姆儿子的参军时间、最后联系时间。

保姆说是在皖南事变前在安徽参军的,之后就杳无音讯了,如今是生是死,她这个做母亲的都不知道。

周恩来让随行秘书把具体信息记下来,并指示道:“务必要认真仔细地查一查。”

文章图片16

之后,周恩来回到中南海向毛泽东汇报保姆情况,毛泽东欣慰地点点头。

一个月后,一通电话打进总理办公室,周恩来接起,对方告知他保姆儿子已经找到,如今是解放军的一个排长。

周恩来万分欣慰,立即让工作人员将这个好消息传达给保姆,顺便征求下她的建议,是希望儿子转业,还是继续当军人。

保姆得知儿子安然无恙后,喜极而泣,连连向总理和工作人员道谢。

思索许久后,保姆告诉工作人员,家里还有几亩地,希望儿子能回乡下种地。

一旁的张一纯一听,赶忙劝阻,对保姆说,留在军队里当军官多好啊,家里的几亩地还比不上当兵么?

但保姆还是希望儿子能回乡下种地。

周恩来得知后,二话不说,给保姆儿子转了业,让母子俩安安稳稳回到乡下生活了。

张治中与共产党肝胆相照,同毛泽东、周恩来的情谊持续了大半辈子,毛周也始终给予张家援助。

1969年,张治中病逝于北京,临终也不忘挚友,在遗嘱中赞扬了毛泽东的丰功伟绩。

张治中从未后悔过留居北平,那是他一生中做出的最正确的决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