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OKR :为什么你用不好?

 倪云华新知 2022-08-04 发布于上海

当1998年,曾在intel任职,后成为google早期投资人的约翰·杜尔将OKR的方法介绍到Google公司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今天OKR变成了如此炙手可热的一个名词。

正是因为Google在过去20年取得的有目共睹的成绩,使得许多公司都在探寻Google的成功之道。人们发现OKR的管理模式在Google的发展中起到了与众不同的效果。

反观过去纯KPI绩效主义的失败案例,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公司开始研究和尝试使用这种OKR的管理方式。随后,国外的硅谷的一众公司都在使用,国内字节跳动、百度、阿里、华为等也在纷纷采纳,渐渐成为了数字时代管理方式的标配。

过去几年,笔者作为较早的OKR的实践顾问。在实际当中,我们接触了大量在使用和推行OKR的企业。然而,我们发现,到目前为止其成功的概率却不容乐观,可能有7-8成的企业在上马OKR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企业的管理者说:

我们公司用OKR,用着用着好像又变成了KPI。

我们实施OKR,开始期望很高,可用了一段时间以后好像没有带来什么变化。

写OKR的过程占用大量时间,但似乎没什么效果。

...

从满心欢喜寄予厚望于OKR,到变成越来越模糊、彷徨和没有方向。如果说过去还知道问题在哪里,那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改变了。


OKR——想说爱你不容易

成功的企业都是相似的,失败的企业各有各的不同。

我想,在实践过程中,基于我们看到的众多失败的案例。一家企业要真正用好OKR,必须要弄清楚OKR的:

What——OKR是什么?

How——OKR该如何做?

Why——为什么要用OKR?

在咨询过程中,当我们问企业:为什么你们考虑开始采用OKR?以下是一些企业给我们的答案:

  • 我们看到国内一些企业在用,比如字节跳,字节的公司发展的那么好,所以我们也要用OKR;

  • 我们公司是传统行业的公司,过去一直用KPI,公司发展比较缓慢,业绩跟不上,所以我们想要用OKR来做出改变;

  • 我是新上任的HRD,希望做一些变革,做一些政绩。所以,我想引入OKR的管理机制。

...

这些答案绝非少数。

当一家企业在采纳OKR之初,是基于以上这些想法,我想说可能上马OKR后,你将会遇到更大的问题和困难。因为,你没有想清楚为什么要用OKR,OKR到底对你是什么价值?

我想和各位一起探讨,要想用好OKR,其核心到底是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OKR的What?什么是OKR?OKR的标准定义是,OKR是一套目标管理的方法。最早起源于英特尔,后在Google公司全面使用并取得很好效果的方法,是由O-目标,和KR-关键任务所组成。

这就是OKR的定义,这个定义是如此简单,其实OKR这三个字母就是这个定义的全部了。所以,掌握OKR的定义完全没有门槛。

其次,我们再来看OKR的How。企业该如何实施OKR,我们今天在市面上能看到的关于OKR使用的最权威的几本书,无非是《OKR工作法》《这就是OKR》,当你看完了这些书籍后,其实你发现,关于OKR的操作也并没有一个标准的体系。

而更多关于OKR的How,就是给你很多的的模板,或者告诉你如何去写一个标准的OKR。当然这还是遵守我们过去目标管理的原则SMART原则。其他就是关于对齐、复盘、Review等的一些实践。

如果你想多看几本书,更深入地学习,很遗憾,你会发现其中的内容也大致相似。如此看来,OKR的How也是如此的简单和易于理解,没有任何玄机,甚至也没有完整的体系和使用手册。

当年Google的创始人,作为工程师出生的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接受OKR的时候的一个原因,也正是因为OKR是如此之简单易懂和易于操作。

如果了解Google历史的人,一定会知道Google的著名的耗时数年的内部项目“Google Oxygen(谷歌氧气计划,可见这个项目对谷歌的重要性)”,这个项目就是讨论一件事情:管理在谷歌是否有必要。

因为刚刚开始,作为工程师文化的谷歌团队认知,在谷歌"Manager Doesn't Matter",管理并不重要。公司内部起了争论,但是如何验证呢?作为一家科技公司,他们只相信数据。通过谷歌氧气计划这个项目,进行了大量的数据分析,他们发现有好的管理机制的团队确实为Google带来了更好的业绩成果,最后他们把前面那句英文的not取掉了,“Manager Does Matter”。

正是因为OKR的what(是什么)和How(如何用)都是那么的直白和简洁。对于任何一家公司的管理者来说,都可以轻易的学习上手采用OKR的体系,几乎没有任何的门槛。

而这也就是问题产生的根源,当我们轻易地,不假思索地开始使用一个管理的方法时,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一知半解的开始。

OKR作为一个从实践中产生的管理方法,它不像平衡积分卡等方法,是先有了完整的体系后,再到实践。今天你就是到google的官网中去看goolge对于OKR的介绍,也是如此,也就是寥寥几个网页文字。

而此时,我们对于OKR的使用真正忽略的一个点是OKR的Why?从文章前面我所提到企业使用OKR的一些原因来看,企业对于为什么要使用OKR,这个Why,其实是缺乏深入思考和理解的。

不能仅仅因为企业缺乏增长,我就要拿一个我们认为的救命稻草试图改变一切。用好OKR的前提,需要深入理解OKR的价值以及这个价值是否能赋予我。OKR虽好,但也许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企业。

了解OKR的Why,我们要一起来看看OKR能带来什么价值,以及要产生这些价值的一些必要条件。你想要种出一棵大树,要看看你有没有合适的土壤。

 

1、OKR能带来组织的自驱性。让整个组织和个体,从过去接受任务,执行,转变为主动思考,内在驱动,带来组织的活力。

这一价值如此之好,一定是很多企业想要获得的能力。因为今天老板们都觉得员工缺乏思考,缺乏主动性和自驱力。

OKR是如何实现这一点的?这来自其中的关键实践。比如Google在执行OKR的时候,他要求在制定个人目标的时候,不是单纯的上级制定目标,下一级分解目标,然后接受目标并执行。

而是在制定目标的时候,要求下属先思考和制定目标,再拿着这个目标和上级进行积极的沟通,最后达成一致。这个目标的制定,是由下属先主动思考

这个的好处有两点,一方面,下属对于市场更了解,他思考的目标更能够反映实际情况,动态响应;另一方面,如果这个目标确定后,下属具有归属感,他认为这是他自己制定的目标,所以执行的动力就很强。

因此,很多企业也希望这种自驱力。但是,这种自驱力的要求,其实是对人和岗位有要求的。今天许多企业组织成员,可能还达不到这样一种自我思考的能力,那你在推行OKR的过程必须要循序渐进,才能慢慢让你的员工从从来都不思考,到慢慢开始思考,并且被采纳。

用好OKR,想想你是否具备这样自驱力的员工呢?

2、OKR能带来组织的创新。

OKR如何带来组织的创新?在OKR的最佳实践中,OKR有一个原则,也就是员工OKR的完成分数,和薪酬并不直接挂钩。比如说,一家企业的OKR的评分是0-1分,如果按照我们过往KPI的评估机制,你如果完成只有0.6分,那你的奖金、薪酬等,一定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然而,在OKR的体系中,我们是怎么操作的呢?在OKR中,我们认为你完成0.6分,并不会影响到你的薪酬和绩效。这就是很大的差别,这个差别的背后隐含着什么,和可以带来什么呢?

首先,这一原则的设定是基于我们对于目标设定的思考。在KPI的理念下,我们定的目标的确定的可控的目标范围,所以实现目标100%的完成是一个基本要求,我们还希望你能够超越目标。

而在OKR的理念中,OKR的目标的设定有一个特点,就是这个目标可能是极具野心的,创造性的,没有完全把握的新的目标。基于这样的目标的达成,我们就不能简单衡量其完成度。

比如对于一家公司来说,一个目标是在既定的业务线实现100%的突破,而另一个目标是新的未来业务的实现。因此,OKR评估的不只是纯绩效主义的达成率,而是更加考虑你这件事情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这无疑对于企业来说是有益的。

而OKR的达成分数和薪酬不直接挂钩,还会带来一个好处,那就是带来创新的可能。很多企业都鼓励创新,我在企业做咨询,很多企业的一把手和我说,我们公司和集团很鼓励创新,不信,你去看我们官网,主页最大的那两个字就是——创新。

如果创新只是一种口号,企业永远不会产生创新。

Google为什么能带来如此多的创新,字节跳动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创新产品。OKR功不可没,而OKR的和薪酬不挂钩的机制,则是其核心中的核心。

创新必然不可避免会失败,如果当员工失败了,会影响到薪酬和绩效表现,那人们就不敢创新和大胆尝试。OKR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鼓励人们大胆创新,不用担心一次的失利,因为企业关注的不是你的分数,而是你在攻克难关时所拥有的勇气。

OKR会带来创新,那对于很多企业同样需要。但是这样的创新也需要土壤。我曾经遇到一家做跨界电商的企业,CEO和我说,我们公司就有Google的人,我们把Google怎么用OKR都原封不动搬到全公司推行。同样,OKR和薪酬不挂钩。

可是,没想到,半年后,公司的氛围反而差了。因为,有些员工想,反正OKR评分和薪酬不挂钩,做多做少都一样,反而滋生了负面的影响。

这就是OKR虽好,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OKR的这一制度,对人才和文化是有要求,Google的工程师都是志在改变整个世界的人,他们渴望创造和改变。而如果你的员工,本身就有惰性,需要人为管理,那这样的自由度,对于他来说就是放纵。

OKR的创新机制是要有自驱力和渴望改变创新的文化作为基础的。

3、OKR能带来组织目标的聚焦和协同。

有一家深圳的企业的HRD告诉我说,倪老师,我们上马OKR后,突然发现负担很重,大家都在忙着写OKR,改OKR,有些人的OKR有5-10条,任务繁重。

我和她说,你以为你在做OKR,其实你也不知道你在做什么,对吗?她说,的确如此,越走越迷糊。

OKR的设计原则有很重要的两个实践参考,一个原则叫做3-3原则,就是一个员工在一个时间段的O目标的数量不要超过5个,3个为宜,每个O所带的KRs,也不要过多,3个左右,就是3-3原则。

这个原则是告诉我们通过OKR来做目标的聚焦,不要关注太多事情,关注重点核心的事情。

OKR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实践,叫做对齐,纵向和横向的对齐。这是企业目标协同一致的非常重要的环节,叫做上下同欲

但很多企业在写OKR或者做OKR对齐的过程,变得很痛苦,变成了一种文字的游戏,看谁的语法好,才能写出更合乎规范的OKR。

企业的HR组织员工写OKR的过程其实是欠缺的。企业的OKR的整体逻辑是基于对于战略和业务思考的过程,不只是文字上的对齐。

所以做OKR之前,需要做的基础是对于公司战略的解读和解码的过程。这样推导出来的OKR才是有意义的,有内涵的,让更多人理解的OKR。

因此,很多企业的OKR执行完,没有效果。是因为OKR和公司战略业务是两个平行线,而他们应该是一体两面。

4、还有一个方面,导致OKR不能带来真正的效果的原因。很多企业在做OKR的时候,花的主要时间就是组织员工写OKR,然后收集回来,到了期末进行评估。这样的OKR的执行结果完全达不到OKR的效果。

我想说,OKR是一个工具,但它更是一整套管理的方法这套管理的方法要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的点点滴滴,要融入到管理者和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中去,才会体现价值所在。

因此,OKR目标的制定很重要,OKR的过程管理更重要。对于确定的OKR,每周是否要进行OKR的跟踪,过程中对于目标的监控,达成目标策略的制定,甚至对于目标动态的调整都必须是OKR体系内的工作,还包括期末对于OKR完成情况的复盘和总结。

OKR不单单是目标设定的工具,过程中还应当把管理和辅导的思想融入其中。

OKR不单单是目标设定的工具,它还要以企业文化作为依托,没有好的文化也无法孕育出好的OKR。

综上,OKR很好,会给企业带来很多的价值,特别是对于在数字时代的组织的需求。但是用好OKR,你只了解OKR的What和OKR的How是不够的,你需要了解的是OKR如何给你带来,为什么适合你,也就是OKR的Why。

还有一点,有些企业会很纠结,他们常问我说:倪老师,我们公司到底该用KPI还是该用OKR呢?我给的答案是,不要纠结于KPI或OKR的名称,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适合你们公司自身的目标管理体系,这才是我们管理的目的。


OKR实用操作和落地指南

让谷歌、字节跳动实现爆炸性增长的方法

腾讯、百度、小米、滴滴、伊利都在导入的管理方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