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活字印刷术”式的作文素材积累

 与时光对坐 2022-08-04 发布于陕西

活字印刷术,大家一定不陌生,就是以字的个体为单位,根据篇章的具体内容,字与字灵活排列,最终达到能“组装”任何文章的目的。

作文素材的积累也可以运用活字印刷术的思路:学生脑海中有条理地积累若干优秀的片段,在根据具体作文的题目和要求,将片段积累整合成一篇文章。其实,平时学生作文的创作思路就是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整合,进而进行加工再创造,只不过学生没有提前准备阶段,而是根据具体作文题目要求,现场搜肠刮肚,所以写作往往步履维艰。

可见,优秀作文的诞生,日常积累很重要,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作文素材的积累。学生也可以运用这个思路完善自己的作文储备。作文储备要有一个依据,不妨从课本入手。我们学过的课文,文质兼美,经久不衰,都是诸多作品中的典范。我们若能深入地挖掘课文精华,定能提升自己作文的水平。

可以进行这样的尝试。每学过一篇课文,我们从中可以窥探出很多内容和写法上的优点。平时我们可以进行多点模仿,来完成自己日常的素材积累。例如《故乡》中,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对比描写是课文中最突出的写法,学完这篇文章,我们也可以模仿作者的思路,采用对比手法写一段文字:或勾勒一位人物,或描写一座城市,或介绍一种态势。这样练习,一方面,是真真正正地学以致用,化理论为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对课文写法进行了具体的积累,而不是浮光掠影稍有想法便搁置一旁。同样,对语段也可以模仿,还是鲁迅的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于百草园景色的描绘非常精彩,学完这一段,对“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达的皂荚树……”的句式进行模仿,或写一段校园景(自己熟悉的环境),或写自己旅游所见(相对陌生的环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写作的实践中去。哪怕从课文中、阅读中见到的几个佳词丽句,若能够准确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对于写作来说,都是不小的进步。

诸如此类的作文素材积累,会让学生脑子中的作文储备变得丰富起来,等遇到具体的作文题目,我们就能随意提取相关信息,精心地整合成一篇合乎要求的作文。平时写得多了,下笔就不会太艰难。

多年的求学经历告诉我们,识记的知识(如背诵的课文)容易忘记,而化为能力的东西则能长久受用。课文中写法、内容上的优点,如何能化为自己的写作能力,如何能成为自己写作素材的积累,是我们需要长期探讨的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