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董生活随笔116】蝉声叩窗

 与时光对坐 2022-08-04 发布于陕西

蝉声叩窗

文/董问博

在最深的夏,让我感触颇多的生命意象竟是隐匿在绿叶深处的蝉。

艳阳高照,在环楼宇而栽的绿意之中,传来或激昂高亢,或似管弦呕哑的蝉鸣声声。给午睡的人一个最绵长,最悠远的音乐背景。人的内心踩着一地夏日的阳光,宛若踩着散落在地上的细碎光阴。顺着日子的脉络,不知心灵又停靠在哪一处记忆的小站,不知脑海中又领略了哪一处细节,心绪又氤氲出哪一抹温情。

想起儿时和妹妹们混迹于奶奶家,百无聊赖之际,便一窝蜂地去友谊路边梧桐树下寻找蝉。那时的友谊路,街道并不宽,两边的法国梧桐好似只只大手,加之路中间的绿化带里有长势较高的植物,足可以把天空遮得严实。盛夏的傍晚,当暑气渐渐消退时,我们一行人早已徘徊于树下,找寻目标——还没长翅膀的蝉。我们知道,这个家伙是得等夜幕降临的时候才拱土出窝。那么我们的任务是,在它出来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在众目睽睽之下的一瞬间,将它擒住。当然,也有比较伶俐的,发现危险就缩回洞穴,我们继续“守株待兔”,伺机捉拿。但等耐心用尽的时候,就不免动一些歪点子:用水灌,用小树枝捅。虽然仍可以将它们捕获,但是还需要费一番周折。每每弄回来的十几只,都被大人们骗去下酒。当然,这些相貌极丑的家伙,即使营养价值再高,我们也吃得如“百爪挠心”,终是下不了嘴啊!我们孩童感兴趣的就是捉它们,大家齐心协力,所有的脑袋扎在一处,所有的目光汇集一点,屏息凝视。每每想到这样的场景,脸上便露出了长久的笑意。

午后起身,暂时关掉空调。当耳边没有空调的“嗡嗡”声,蝉鸣声一下子大了起来,似伴着暑热叩击着窗玻璃,要闯进屋内。五岁半的恩格兴奋异常,拉着我说:“妈妈,快听快听,知了叫。在哪呢?”说着,便爬上飘窗,顺着声音的指引,试图找寻离我们最近那棵树上的某只。看着他撅着屁股,小眼睛像雷达一般搜索的憨样儿,我在一旁掩面窃喜。不一会儿,小朋友无比失望地告诉我:“没看见一只。”我不由地哈哈大笑,说:“下次给你找个望远镜,可能就容易发现了。”为了让他不再纠缠望远镜的事情,我讲了以前《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小思的《蝉》。讲了蝉的生活习性——在地底下呆十七年,才只能活一个夏天。又给他讲了古时候《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小朋友面露惊异的神色,眼中闪着灵动的光。

完了,我说:“你给我讲一个有关蝉的故事呗,这样才公平。”他思索了片刻说:前年夏天,我在小区里捡了一只蝉,外公说给他做一个房子,但是房子还没做完,蝉就死了。“为什么死了?”我故作疑惑状,禁不住发问。“因为不好好吃饭,你看蝉不好好吃饭,连大房子都没住上,真可惜……”说着,恩格的眼神黯淡下来。经过他这么一复述,我也想起了似乎有一年夏末初秋,他确实在路边拾了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气息奄奄的蝉。只是当时大家都没说破蝉的死因,而孩子的脑袋里又加工出一个颇有“教育意义”的童话。让我不禁佩服孩童的记忆力和想象力,同时也感慨:科学真理以后有再学习的机会,相比较而言,这颗诗心更值得我们去维护。

蝉声阵阵,蝉影绰绰,蝉费尽心力来到了这个有阳光的世界,却只是来去匆匆的过客。那些潜藏在我生命深处的有关蝉的故事和对蝉所给予的多种情感,像岁月的书签,似心灵的呼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