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董生活随笔142】匠心

 与时光对坐 2022-08-04 发布于陕西

匠心

文/董问博

儿子还是四岁多的时候,一天,他神秘兮兮地告诉我:“外公是个修东西的高手!”我笑着摸摸他的脑瓜,故作惊诧状问他怎么知道的。他拉着我的手让我看了刚修好的儿童自行车。好几天前,自行车上的一个辅轮被疯小子磨掉了,车座也坐歪了,车筐的一个侧面也掉了,那自行车简直成了一只斗败的公鸡,垂头丧气地倚在阳台角落。“经过外公的修理,自行车又跟新的一样啦!”说话间,儿子露出狡黠且得意的眸光,这表情,崇拜极了。

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好多年前,在我小的时候,老爸修和做的能力就已经深入民心。不管是高尖精的电视、洗衣机,粗糙的诸如自行车等简单机械,亦或是细法的缝缝补补,他似乎都很在行。家里的直尺、三角板、丁字尺、游标卡尺,不在少数;散步沿途捡回来的木板、木条、木块,堆积在阳台的角落,占有一方天地。闲暇时候,老爸总是用做东西打发时间,今儿做一个小板凳,明儿做一个小桌架,亦或给一些能利用的空间,加一块儿挡板,加一个木条。在阳台上总能看见他大兴土木的身影,不多时,一个精巧耐用的物什便应运而生。家里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屏幕只有摊开的语文课本那么大,别看这个老古董古旧,据说是我出生那一年,老爸和老妈买了元器件自己组装的,当时比买成品便宜200元。能省则省成了那一代人的生活理念,也正因为这种理念,在白手起家的初期,他们积累了尽可能多的财富。

老爸量东西,总爱用游标卡尺,为的就是不差丝毫,当然与他从事精密仪器制造的工作有关。他教导我时,总是千叮咛万嘱咐“零差错”的理念。我小时候,因为审题不清、漏题没做或者抄错行、写错字等低级错误而被老爸责打的次数远比学不懂知识的“错误”多。也大概就是这么几十年一直的教导,我做事的精准度确实比别人高了些的原因吧。

老爸年纪大了,仍改变不了做东西的爱好,可能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他生活中难以或缺的一部分。最近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买书成癖,每讲一篇课文,都把作家的其他书买来看看,看完又没有时间合理归整,就暂时成堆摞在飘窗上。一天下班回家,发现自己的写字台上的书本东西已经被移到了两个纸箱里,而桌子上,有一个四层的大桌面书架,和桌子完美贴合。老爸见我进屋,只淡淡地说:“喏,书可以摆上面。”简净的语言,却让我一时语塞,眼眸濡湿。

老爸那里,总有很多修了又修,补了又补,明明破烂又舍不得丢弃的物什,我越来越知道,因为它们承载了更多的意义和光阴。可能是受老爸的影响,我从小也喜欢做手工,中国结、刺绣、串珠、草编、剪纸……最后把串珠发扬了光大。看着儿子早已成为老爸做东西时得力的小帮手时,或是时常拿着一个报废的游标卡尺(已成为儿子的玩具)这儿量量,那儿量量,俨然一副小匠人模样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了这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家风的传承,一种匠心的体现。

时光流转,岁月匆匆,在我的成长路上,始终不变的,是老爸的匠心带给我的感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