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董教学随笔98】寻觅一座桥

 与时光对坐 2022-08-04 发布于陕西

寻觅一座桥①

文/陈思成

那是一座普通的青石桥,古往今来,不知被多少人踩踏过,原本凹凸不平的青石桥面,已被岁月磨得光滑。②远远望去,像一位历经百年沧桑的老人,与自己水中的倒影对视,静默其中,定格在深深的流年里。③

期末考试成绩不佳,信步走到这里,为了排遣不宁的心绪,也为了体验一下平静、祥和之美。④水墨江南,清新淡雅,移步向前,蓦然回首欲寻那石桥,它却倏尔隐于节如碧玉,株如青松的竹林中了。

踏于幽径,穿过竹海,一幅美丽的画卷挂在眼前,此地似桃花源,却多了一丝幽静;像仙宫,又添了一份神秘。在这里,树上的鸟雀也屏住呼吸,忍住啼鸣,生怕惊扰这美丽、静谧的千古之梦。我快步走向前去,一瞬间被清新的空气所包围,沉醉其中,无法自拔,眼前之景亦可称之为“仙境”,正值盛夏,清荣峻茂,心中的郁闷渐渐消散。全身心都投入到了这让人流连忘返的境界中去了。⑤

终于登上了那座桥,古朴的大青石将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它没有断桥那凄美的故事,没有赵州桥的盛名,但就是这份典雅端庄,伫立在此处,梦回千古,神游四方,感觉灵魂和思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升华。我郁闷压抑的情绪早已经散尽了。

兰亭会友已成过往,金谷名园已成回忆,此处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兰亭?昔日有人为阿房作赋,岳阳作序,只惜今日少有人能见此佳景,效仿前贤为此地做赋作序。终是离开那桥,那水,那林,虽然心情已经平复,但不知何时能再见到这般美景,多年之后,物是人非,也不知我能否有机会再品鉴一次?

寻觅一座桥,在最美的年华中,欣赏到最美的景色,并将其镌刻于流光岁月,它并不会随着时光之轮的转动,亘古永恒……⑧

(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  初2021届S12班  指导老师:董问博)

旁批

①题目言简意赅,说出了这篇文章的写作内容,“寻觅”“桥”是主要内容,但是又给人以无尽的思考:桥,寻觅到了吗?到底寻觅到了一座什么桥?作者和桥之前有着怎样的故事?这些都是读者想去寻找的答案。

②文章并没有纠结于这座桥叫什么,而是淡化它的地点和背景(后文只说是江南的桥),着重用舒缓的笔调为我们描摹了桥的外形特点:光滑的青石桥面,并且强调是原本凹凸而后被岁月磨平的。

③由眼前实景生发联想,用比喻的修辞让文章更有文采,更富表现力。“流年”一词用的精彩!

④纯写景写不出深意来,如果景中带情,写景文的内涵会更加深刻。文句直言因考试成绩而心绪不宁,寻找到这座桥来排遣忧愁,为下文再写负面情绪散尽做了铺垫。

⑤文章并没有从站在桥上写起,而是用广角镜头写桥周围的景物。这样处理内容,一方面能够丰富文章内容,另一方面,符合题目“寻觅”的内涵。

⑥移步换景,写自己站在桥上的所见所思,古朴厚重的语言,让读者也不禁生发思古之幽情。特别需要点出的是,情感上“郁闷压抑的情绪早已经散尽”是对上文情感的呼应。

⑦继续写心中所想,写到兰亭会友和阿房作赋,援引历史事实,能使文章具有厚重感。

⑧结尾语言凝练,含意深沉,文近旨远。

总评

小作者用唯美的情思,细腻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寻觅一座桥的过程。看似一个简单的行为举动,却在小作者笔下写的兴味盎然、古韵悠悠。这篇文章的美点具体表现如下:

情感一以贯之,情韵饱满。本文不是单纯的观景,不是一味地将所见之景铺排在眼前,而是把情感线索蕴含在观景的过程中,这种构思让文章有了灵魂。文章以“我”因“考试失利,内心不宁”,到“郁闷渐渐消散”,到“郁闷压抑的情绪早已经散尽”。文章的景就是随着内心情感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语词唯美含情,感染力强。整篇文章读下来,我们为俯拾皆是的优美词句所打动。定格”“深深的流年”“信步”“蓦然回首”“倏尔”“梦回千古”“镌刻”“流光岁月”……这些词都可以称得上文章的闪光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历史内容丰富,底蕴深厚。文章篇幅虽然不长,但是内涵深刻,原因之一就是文章内容加入了一些历史元素。如眼前的桥和断桥、赵州桥进行对比,由眼前的桥联想到了兰亭会友、阿房作赋,这种写作思路很值得借鉴,它能大大增加文章的内蕴。

观景入心方能写出美文,这种“入心”包括对景的细腻观察,观景心境的把控,对历史脉搏的触动,这些都给普通的景增添不一样的生命气息,能让普通的观景变得更有文化内涵。

【语音稿】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进入《作文周刊》有声作文平台。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陈思成同学的《寻觅一座桥》。

文章标题为“寻觅一座桥”,那么要有效捕捉题目的信息,即“寻觅”“一座桥”,寻觅是一个动态过程,文章中要体现出这一过程才是最贴合题目的,“一座桥”是文章的主要写的内容。

行文中,先写远观桥的样子,并生发的联想想象。然后移步换景,慢慢向桥靠近,在绿色掩映中,桥却失去了踪影,这些写,使文章内容迂回,且不显得平板呆滞,文章极尽浓墨重彩,渲染了桥周围的风景,使桥的内蕴更加丰富。当桥重新出现在读者视野当中的时候,已经是小作者站在了桥上,通过描绘桥的古朴特点,与周围环境相对照。更体现出景物的特点。

本文有一条一以贯之的情感线索,即我寻觅桥的初衷。内心因为考试失利而产生的不宁心绪,在观景过程中,这种负面情绪渐渐消散,直至殆尽。这种情感的变化,恰如其分地体现出情和景的交融,体现出情融于景的审美旨归。

眼前这座桥虽然是写作的重点和中心,但是文章在写的过程中还加入富有文化内涵的其它桥,如断桥、赵州桥,以及兰亭会友、阿房作赋的内容,大大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这也是文章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我们平时写文,即使难以想到相关故事,也可以借助引用古诗词的手法增强文章的古意。

本文是一篇读起来非常有感觉的文化散文,从很多细节点中,都能看到小作者在构思上的点点慧心,多留意身边小景,多捕捉内心细微的情感变化,多品读多感怀,并及时用笔记录下来,就能发现越来越多的生活中的美!

(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  董问博)

本文发表于《作文周刊》2020年2月3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