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很多人一生奔忙,历经千山万水,阅人无数,到最后却依旧一生平庸?

 读原著 2022-08-04 发布于四川

    衮一生有过多少份工作,做过多少种生意,没有人能算得清,人们唯一看得清楚的只有一点,那就是再多的经历对衮的生命进化都没起多大正面作用,衮依旧是那个平庸小局且得不到多少人敬爱的人。

    生活的苟且还远不在此,衮的婚姻也暗淡无光,跟妻子互相嫌弃已经很多年了。

      眼见着一生就要这样荒诞到头,他不得已,只好去求先生帮忙指点迷津。

      先生道:“你从没做过事业,一直都是在做生意。做生意以利为利,永远是痛苦的。唯有立事业才是大道,坦荡走在大道中也自存至乐。立事业的本质是以义为利,是立徳,而婚姻同样可以说是事业,是立德,往深处说,一切皆然,道即事,事即道。放眼去看,但凡事业不好的婚姻也和谐不到哪里去,婚姻不和谐的也立不起什么大事业。婚姻中不受对方敬爱的人在社会上也受不到多少人敬爱,在社会上做事不能以德服人的人回到家伴侣自然对他也不会敬眼以看。
   《易经·系辞》中说:举而措诸天下之民,谓之事业。这不就是'亲亲而仁民’,'成己成物’的另一种表达吗?人的德首先体现自己的良知润身,自慊,内省不疚上,由此既而让身边的人安,再逐渐集义成渊,成天,美大神圣,福泽万物,身修而天下平,正如老子云: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普。

    你总喜欢怨天尤人,说别人这不好,时勢这不顺,埋汰自己试错成本大,口中老叹什么'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跟你往根本上讲,真正用力在修身进徳上的人根本就不需要路遥才知马力,日久才见人心,而是最初的一眼即能看清所有,这就是孔子说的'唯仁人能好人,能恶人’,老子讲的'自知者明’,'自胜者强’,仁人才能自知,自胜,一明百明;仁人德厚慧足,自然轻易即可准确判断是非,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从容中道。你自己就那么点薄德,还想着能吸引来什么好人顺境,这不是痴人说梦吗?荀子讲得最直接: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蜹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你这大半生都立在利,立在小我的得失上,从不立志,从不立在'志道,据德,依仁’上,这才是你的病根所在,此根不除,再努力辛苦都是白搭,再好的机遇都跟你无关,再好的人都会与你绝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