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例分享】坏死性淋巴结炎

 懒散的向上 2022-08-04 发布于浙江
病史:

患者男,35岁,低热10天,热峰约37.8℃,轻微咳嗽,无痰,伴寒战,无盗汗,无头痛、咽痛,发热时伴轻微腰部酸痛,右侧颈部淋巴结可触及1*2cm肿大淋巴结,至当地诊所就诊,未行检查,口服感冒药及头孢效果不佳。检查∶(超敏)C-反应蛋白11.88mg/L,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5.10%,淋巴细胞百分比17.80%,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20%,淋巴细胞绝对数1.01x10/L,嗜酸性粒细胞绝对数0.01x10°/L,T-SPOT(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的免疫反应)阴性。体格检查:右侧颈部触及数个肿大淋巴结,触痛,余检(—)。

超声表现:

右侧颈部III-IV区扫见多发肿大淋巴结,最大31*10mm,皮髓质分界清晰,皮质增厚,皮质回声均匀,淋巴门结构大多存在,部分淋巴门结构显示欠佳,淋巴结内探及单一来源丰富中央门型血流信号,淋巴结周围软组织回声增高。

动图1:右侧颈部扫见多发肿大淋巴结,皮质增厚,淋巴门结构存在。

动图2:右侧颈部肿大淋巴结内可见丰富中央门型血流信号。

动图3:左侧颈部II、III、IV区未见肿大淋巴结。

图片

图1:肿大淋巴结皮质显著大于短径50%,但淋巴门结构存在,皮质回声均匀,未见明显液化及钙化,淋巴结周围组织回声增高(白箭头所指)。

动图4:使用16G穿刺针行组织学活检。

图片

图2:HE:10X10镜检为条索状淋巴组织,局部可见大量的核碎片及单核样细胞增生,组织细胞聚集,考虑坏死性淋巴结炎。

讨论: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又称为菊池病(Kikuchi-Fujimotodisease,KFD),是一种相对罕见的、自限性良性淋巴结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细菌或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本病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以不明原因发热和痛性浅表淋巴结肿大为主,大部分常见累及颈部,以Ⅱ区和V区多见,多为单侧受累,也可累及其他全身部位的淋巴结。既往研究表明,HNL通常影响青壮年,好发于学龄期男性儿童及成年女性,且对糖皮质激素反应良好。
超声上多为一侧多发淋巴结肿大,一般径线较小,淋巴门结构可存在,多有中央门型血流,且淋巴结周围回声增高(间质炎性细胞向淋巴结邻近脂肪组织浸润,造成周围水肿所致),但不能仅根据这一征象就诊断为HNL,淋巴结核等也可出现这一征象,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及超声征象做出诊断。

诊断思路:

1、淋巴结可见单一来源的中央门型血流信号及存在的淋巴门结构,基本可以排除恶性(转移瘤、淋巴瘤等);

2、此时应该考虑为淋巴结炎可能,痛性淋巴结、多发淋巴结内均未见明显钙化及液化区域,淋巴结核的诊断不优先考虑,结合T-SPOT阴性,基本可以排除淋巴结核;

3、结合血常规结果(白细胞计数及中性比正常)暂不优先考虑细菌性淋巴结炎,此时结合周围脂肪组织回声环形增强,应该考虑到HNL的诊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