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训.学习.收获

 施训洋 2022-08-05 发布于安徽

8月2日上午8:30,培训项目学校合肥师范学院的相关领导和项目负责人来到酒店会议室开了个短会。

会上,领导再次强调了这个项目的意义和目标。

讲座是从9:30正式开始,主讲是廖纯连。廖纯连,安徽省“教坛新星”、安徽省“优秀教师”、安徽省“优秀班主任,蜀山区教体局教研室副主任。我先前听过廖主任的讲座,多是关于初中数学、关于中考,这次他主讲的是班主任。

这,还是第一次,我对这次讲座充满期待。

因为我参加过数次市级教研活动,与廖老师混了个熟脸,自然是主动上前问好,他似乎对我也有点印象。

廖老师开场的一句话很有意思:1991年,我怀揣一个美丽的教育故事从六安出发走向工作岗位。

他并没有直接说自己毕业于何校,参加工作多少年,但这一句就够了。原来,自我介绍可以如此简洁。

31年的教学历程,两个市,四个单位,五个身份。淮南市第十二中学,淮南市龙湖中学,合肥市琥珀中学,合肥市蜀山区教体局。教师,教导主任,副校长,教研员,教研室副主任。

每位成功者,都有一段拼搏历程。廖老师同时在两个学校任教的一段经历,让我震撼。他说在淮南调龙湖中学工作时,上午在第十二中任教,下午在龙湖中学任教。我觉得他今天的成功便来自于当年的付出,他是不甘于平庸的人。

整场讲座,我听得很认真,边听边思考。怎样做让学生信任的老师?怎样做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怎样做让学生愉快学习的老师?怎样做让学生追求上进的老师?……

爱,是一切的根本。爱学生,就是把每个孩子放在心中。这种爱,说到底就是关注。平常的一句话,细微的一个动作,都能表现。

家访,是走近学生的最好方式,但绝不是告状。廖老师说别人在休闲时,他在家访的路上,他总在思考如何改进教学,如何让学生得到发展,教室里总有一面小黑板,一天一道题。正如此,他工作一年就受到了表彰。

很多细节听起来普通,细想却不平常。他说有一次家访,正准备敲门,听到家长争吵的声音。于是,他悄悄退回,给家长打电话,再去家访。这样,就避免了尴尬。他还说有次去清华大学培训,特地买了许多练习本,给班级每个孩子一本,并在首页写上一段话,以此来激励孩子们努力学习。

听着、听着,我仿佛回到了自己刚走上工作岗位时。那些年,也是带着孩子们唱着自编的班歌,排着整齐的路队。那些年,也是趁着闲时挨家逐户家访。那些年,也是一心一意搞教学。

听着、听着,我对今后有了新的打算。全面了解班级每一个孩子,做他们信赖的大朋友,和他们共同成长。可以表现在与他们同劳动,要求他们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全面关爱班级每一个孩子,做他们喜欢的大朋友,帮他们战胜困难。可以表现在不揭短,不告状,及时发现不足并纠正。

廖老师的讲座,多是细节,是生活原汁原味的再现。告诉了我们一个浅显的道理,那便是做优秀的老师贵在坚持。他三十多年如一日,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总是坚持记事。从记事中找不足,从记事中找经验。

他做班主任,坚持让学生填写班级日志,这不是普通的班级日志,而是富有人情味和励志的班级日志。

班级日志成了小论文,为什么?那就是所有的记事,不是用来惩罚学生,而是用来警示和提醒。

班主任不能将值日班干培养成告密者,这对我的触动很大,确实,这样会无形中造成值日班干与普通学生的对立。

一个优秀的班级,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功劳,凝聚了全体学生和授课老师的智慧。廖老师的成功,还在于舍得,他说到学校对班级奖励,给班主任500元,他只要100元,剩下的分配给授课老师,这一点令我佩服,更值得我学习。

不知不觉,时间到了11:30,讲座结束。

我还停留在廖老师设置的情境里,还停留在他所说的如何才是真正爱学生的事例里。

明天,我要努力做廖老师这样的好老师,从细微处做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