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姐(散文)

 琼瑶阿姨 2022-08-05 发布于陕西

三姐是一个如书的女子,感情细腻,乐观坚强,喜欢写点东西 。她本身中医学院毕业,是大学里的医生,医术也不错。临退休参加了国际医疗队,这一去就是近十年。


   三姐没出国以前,由于医术好,人也不错,担任着医院的副院长。退休时医院要返聘她,被她婉言谢绝了。三姐早就想出国闯闯,也想在退休后,圆了自己这个梦。


   想想三姐打小命运坎坷,五岁的时候,不小心眼睛受了伤,影响了视力。为这事三姐很是痛苦,可是她又很坚强,从不轻易掉眼泪。


   在那个年代里,我家家境又不是很好,根本没有多余的钱,给三姐医治眼睛 。就这样一直拖着拖着,拖到了三姐二十多岁,大学快要毕业的时候,才花钱通过手术,把视力给矫正过来了。


   记得最清楚的是,在给三姐做眼睛手术的时候,是我跟着去的。那时候我刚刚高中毕业,还没有参加工作。


   在三姐的前面,接连进去了几个做眼部手术的。早先就听人们说过,做眼部手术是特别的痛,这次我算是亲自领教过了。


   只听里面的患者,一个个地大声惨叫,呼爹唤娘,听得我是胆战心惊。可是,轮到三姐进去做手术了,里面静悄悄的,我竟没听她吭过一声。


    三姐小时候,得过气管炎,一到冬天就咳嗽,三姐的腿部也受过伤,有时睡觉不能打弯。她在医学院读书时学针灸,很多次拿自己的腿做试验品,有一次不小心扎到了神经,害得腿部留下了病根。


   可三姐是一个乐观的女子,从没有为这些事情烦恼过,也没因这些事影响过学习和工作。


   三姐当过知青下过乡,她下乡的地方,住的是土窑洞,吃的也不是很好,条件很是艰苦。可她在那一待就是好几年,后来招工进了农场。

三姐在农场植过树,种过菜。还帮单位买过树苗,卖过苹果。三姐从小就喜欢学习,在农场利用业余时间勤奋努力,两年后通过自学,考上了医学院,入校后依然孜孜不倦地努力。


   医学院毕业后,被分进了农大医院工作。不久因工作突出,在医院入了党。入党后工作更是勤奋,早出晚归。对患者关怀细心,工作认真,踏踏实实。在医院口碑不错。后来被提拔为医院副院长。

 三姐从小喜欢体育,是短跑健将。还会游泳,可惜我们这些都比不了三姐。三姐有空还喜欢写点东西,如散文随笔,纪实小说等,每次读到三姐的文章,我都会惊奇,都会感动。

在我参加工作不久 ,父亲也退休了。三姐放心不下父亲,就把父亲接过去和她们一起生活。 七年的时间,父亲的吃住衣行全靠三姐打理。父亲患有严重的肺心病,一到冬天就会病情加重,一年要住好几次院,三姐是家里医院两头跑,又要顾小又要顾老。


    八十年代末,父亲病逝,我们心如刀割,肝肠寸断。三姐更是泣不成声,泪水涟涟。父亲走了,三姐也衰老了好多。 三姐为了我们这个大家,可是操碎了心。


  当三姐儿子上了博士,女儿也读完了大学。三姐就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所以退休后,毅然而然地参加了国际医疗事业。


   出国后,三姐很不容易,听说上班的地方老远。来回光走路就得一个多小时,三姐当时一个人出去,姐夫尚未退休。


   三姐说,在外国,她也经常想家,感到孤单。想得最难受的时候 ,就跑到医院外面的河边大哭一场,心里就会轻松一点。她就这么坚持着,坚持到今天。


  现在的三姐和姐夫,在英国绿卡都办好了。三姐说,以后他们可以来去自由。三姐的女儿已经结了婚,儿子一家也移民加拿大,一切安好,都是晴天。


  记得有一次,我问三姐:“三姐,你以前是不是觉得很累啊?你怎么从来就不说呢?”三姐回答:“我又不是铁打的,能不累吗?但即使说给你们又能怎么样?一个个都那么忙。”

看着三姐脸上的皱纹,一天比一天增多,头发也白了一半,我真是心疼。


   三姐是个智慧的女人,她用善良的心灵,转移了生活困苦的流向。在这转化的过程中,她的白发和皱纹,是她人生的财富;她的经历,是她文字的花瓣。


   三姐是一个好女人,好女儿,好母亲。她的乐观坚强,积极向上,得到了身边许多人表扬。也影响着我们,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无怨无悔。


    三姐靠她的善良奋进,结交了许多国内外朋友。她做人和写作的动力,是她踏破苦难的经历。她能让苦难芬芳,让苦难醉透,能够这样生活的人,多让人敬佩。


   这是三姐转发的一首小诗:
   【我很知足】


   我的健康是一面清脆的小鼓
   历经坎坷仍敲打春天的胸脯
   没有华丽的外表和鞋子怎样
   谁说此刻的我不够幸福……
   


 作者 笔名踏雪闻香   真名韩静 陕西武功某航空企业  武功县作协会员  西安杨凌示范区作协会员 陕西省散文协会会员  出版了散文集《岁月深处》,散文《妈妈再爱我一次》获咸阳市母亲节比赛三等奖,散文《漆水河之恋》在"秋韵杨凌"全国游记文学征文大赛中荣获优秀奖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