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见误用成语(十六)

 学思践悟必有成 2022-08-05 发布于甘肃

86.卓尔不群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

解释: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误用:易误解为“人性格孤傲,不合群”

典故:《汉书·景十三王传赞》:“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近之矣。”

87.细大不捐

出处:唐朝,韩愈,《进学解》

解释: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所有东西兼收并蓄

误用:易误解为“大钱小钱都不愿捐献”

典故:《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捐。”广泛学习,务求有所收获,不论是无关紧要的,还是意义重大的都不舍弃。

88.投桃报李

出处:先秦时期,《诗经·大雅·抑》

解释: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报答他人的好处

误用:易误解为“报复”

典故:《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一般交往中是如此,男女交往中更是如此。男女交往中的“投桃报李”,已不止是一般的礼节,而是一种礼仪。礼物本身的价值已不重要,象征意义更加突出,以示两心相许,两情相悦。

89.下里巴人

出处:先秦战国,宋玉,《对楚王问》

解释: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今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误用:易误解为“乡下人,地位低下的人”

典故:宋玉是楚国一位有主见的文官,从不随声附和别人的主张。楚王听别人说了他一些坏话,就问宋玉:“你是不是有些地方做得不对啊?为什么有许多人都对你不满意呢?”宋玉答道:“先让我说件事吧!有一个歌唱家在京城唱歌。开始唱的是楚国最流行的两首民间歌曲《下里》和《巴人》,这时围观的人中有好几千人跟着唱。接着他又唱起比较高深的《阳阿薤露》,跟着唱的就只有几百人了。当他再唱起高雅的歌曲《阳春白雪》时,跟着唱的就仅剩几十人了。最后他唱起五音六律特别和谐的最高级的歌曲。能跟着一块唱的人就仅仅几个人了。可见歌曲越是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啊!”接着,宋玉又说:“文人之间也是一样。那些杰出的人物志向远大、行为高尚,一般人当然不会理解了,我的情况正是这样的啊!”楚王听了宋玉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就没有再追问下去。成语“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由此得来。“阳春白雪”后来就用来代表高雅的文艺作品,而“下里巴人”则代表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

90.义无反顾

出处:西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

解释:指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毫不犹豫

误用:易误解为“义不容辞”

典故:司马相如是西汉有名的才子,深得汉武帝赏识,因此汉武帝便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做官。有一年,鄱阳令唐蒙奉汉武帝的命令去修治西南蜀道,开辟夜郎国与巴蜀的交通。到了当地后,唐蒙大量征召民工,开始修道。但是,由于唐蒙征招民工规模太大,而且用军法管理,诛杀了一些平民,引起民怨,后来还发生了骚乱。汉武帝得知后,立即派司马相如去安抚民众。为了给巴蜀人民一个交代,汉武帝还要司马相如写一篇文告,向他们好好做一番解释。

司马相如照汉武帝的吩咐写了一篇文告,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夫边郡之士,闻烽举燧燔,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流汗相属,唯恐居后;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仇。”意思是说,那些守卫边疆的士卒,每当烽火燃起的时候,都携着兵器奔向战场,汗流浃背仍然紧紧相随,唯恐落后,即使迎着刀刃和箭镝,依然勇往直前,宁肯战死也不愿转身逃跑。人人怀着愤怒的心情,如报私仇一般,只知奋勇前进。这篇文告在巴蜀地区的百姓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骚乱很快就被平息了,修路的工程又得以顺利进行。

司马相如所说的“义无反顾”是指为正义的事业而勇往直前。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好的士兵就该为国家冲锋陷阵,保家卫国;生活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我们就应该刻苦学习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